東軒花時將過感懷二首 其二
社雨晴時燕子飛,園林何許覓芳菲。
江山良是人誰在,天地無私春又歸。
殘史有期成汗簡,修門即日掛朝衣。
人生念念皆堪悔,敢效淵明嘆昨非。
社雨晴時燕子飛,園林何許覓芳菲。
江山良是人誰在,天地無私春又歸。
殘史有期成汗簡,修門即日掛朝衣。
人生念念皆堪悔,敢效淵明嘆昨非。
社日雨后放晴燕子飛舞,園林里哪里還能尋覓到芳菲花朵。江山依舊美好可故人何在,天地無私春天又回來了。我修史有期限要完成著作,不久后就要辭官歸隱。人生每個念頭都有可悔之處,不敢效仿陶淵明感嘆昨日之非。
社雨:社日之雨。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
何許:何處。
汗簡:指史冊。古代用竹簡記事,制簡時先用火烤,使其冒出水分,便于書寫并防止蟲蛀,稱為汗簡。
修門:楚國都城門名,后泛指京都城門,這里代指朝廷。
朝衣:大臣上朝時穿的禮服,掛朝衣表示辭官。
淵明嘆昨非: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有“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之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掛朝衣”等內容推測,此時詩人可能在官場經歷了一些事情,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產生了辭官歸隱的想法,在東軒花時將過之際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時光與人事,表達對人生的悔意和辭官歸隱之念。其特點是情感深沉,借景抒情與直抒胸臆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
搖落天涯七尺身,臘殘猶作旅途人。
百年有盡青山老,十日無歸白發新。
銀燭影寒風寂歷,野梅香冷雪逡巡。
含情未盡杯中酒,海國辰雞已報春。
素商吹景,西真賦巧,桂子秋借蟾光。
層層翠葆,深隱幽艷清香。
占得秀巖分種,天教薇露染嬌黃。
珍庭曉,透肌破鼻,細細芬芳。
應是月中倒影,喜馀葉婆娑,灝色迎涼。
移根上苑,雅稱曲檻回廊。
趁取蕊珠密綴,與收花霧著宮裳。
簾櫳靜,好圍四坐,對賞瑤觴。
淡水悠悠天盡頭,東連傀儡遍荒丘。
云迷樹隱猿猴嘯,鬼舞山深虎豹愁。
野寺疏鐘煙瘴路,黃沙白露泬寥秋。
不知談笑封侯者,冒險沖寒似我不。
踏雪尋春計亦優,不如去款魏君侯。
雪裘風帽臺州去,豈是無才入蔡州。
大雅離騷不入時,反騷變雅又奚為。
天臺好處休提掇,只詠寒山拾得詩。
學道初從此處修,斷除貪愛別嬌柔。
長守靜,處深幽,服氣餐霞飽即休。
瑤草琪花遍地生,
青禽紅果不知名。
層層列岫天如束,
人在翠微深處行。
別浦潮生花夢寒,
片紅飛下粉痕乾。
預知妾面如花面,
泣向西風不忍看。
偶將讕語抵清狂,底事前盟苦索償。
極婉轉時心自許,暫通融處眼猶防。
茶甌密度櫻桃味,衣扣牢緘豆蔻香。
傾吐蘭胸豈無意,玉樓何日去梯桄。
總宜船中載酒波,雁兒舞罷近前歌。日斜莫拗青荷葉,心似藕絲頭緒多。
菱角鉤衣為出尖,蓮心苦口卻回甜。妾生不恨郎緣薄,自恨春波日夜添。
芙蓉花面藕絲裳,柳葉眉尖恨最長。嗔道王孫金彈子,朝朝來打野鴛鴦。
湖上春來郎未歸,青青楊柳想郎衣。郎今走馬章臺路,切莫顛狂作絮飛。
家住西湖湖岸頭,十三吹得樂官愁。連環欲結同心事,只怕郎心似水流。
禽父始宅奄,猶未荒大東。周王有名祀,名山止龜蒙。
尚父賜履海,泱泱表大風。時無神仙言,不睹金銀宮。
春秋貶宋父,坐失玉與弓。祊田富湯沐,季旅何懜懜。
秦穆作西畤,帝醉終可逢。恒無三脊茅,遂輟登山蹤。
頑哉魯與齊,靈氣不牖衷。孤負介海岱,海深岱徒崇。
素王張三世,元始而麟終。文成號數萬,太平告成功。
其文富滄海,其旨高蒼穹。于是海岱英,盡入孔牢籠。
熙朝翠華至,九跪迎上公。厥典盛謁林,漢后無茲隆。
惜哉有闕遺,未舉金泥封。小臣若上議,廷臣三日聾。
首謁孔林畢,繼請行升中。繼請射滄海,三事碑三通。
古體日霾晦,但嗤秦漢雄。周情與孔思,執筆思忡忡。
斗柄危樓揭。望中原、盤雕沒處,青山一發。連海西風掀塵黯,卷入關榆悴葉。尚遮定、浮云明滅。烽火十三屏前路,照巫閭、知是誰家月。遼鶴語,正嗚咽。
微聞殿角春雷發??傠y醒、十洲濃夢,桑田坐閱。銜石冤禽寒不起,滿眼秋鯨鱗甲。莫道是、昆池初劫。負壑藏舟尋常事,怕蒼黃、柱觸共工折。天外倚,劍花裂。
春明門外草芊芊,有客歸乘范蠡船。
云夢胸中藏八九,孟嘗門下識三千。
縱橫橐剩書裙筆,羞澀囊空賣賦錢。
若問生涯君亦得,一溪明月一溪煙。
極目炊煙斷,傷心道殣望。
埋輪避徭役,墐戶走他鄉。
火赭旗亭壁,灰飛梵宇梁。
何時安百堵,垂意戢流亡。
浭水溶溶接上方,欲袪塵累扣禪房。
清鐘響落諸天月,老樹寒經五國霜。
臺勢浮紅扶塔勢,山光含翠間湖光。
偶然隨喜溪頭立,洗缽僧來話夕陽。
畫本詩篇,喜相逢異鄉,又是輕別。
飆輪碾夢,悵一聲嗚咽,頻催孤客。
海天煙水碧,剩幾點晨星曉月。
三疊陽關里,臺澎在望,飛電照離席。
驚心怕談今昔。指天東雁影,飲恨潮汐。
何時握手,共暮云春樹,臨風浮白。
送君從此去,看富士山頭古雪。
更倩生綃寫,新橋柳橋新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