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宮寺
浭水溶溶接上方,欲袪塵累扣禪房。
清鐘響落諸天月,老樹寒經五國霜。
臺勢浮紅扶塔勢,山光含翠間湖光。
偶然隨喜溪頭立,洗缽僧來話夕陽。
浭水溶溶接上方,欲袪塵累扣禪房。
清鐘響落諸天月,老樹寒經五國霜。
臺勢浮紅扶塔勢,山光含翠間湖光。
偶然隨喜溪頭立,洗缽僧來話夕陽。
浭水緩緩流淌連接著天宮寺,我想去除塵世煩惱叩響禪房之門。清脆的鐘聲回蕩,仿佛把天上的月亮都震落了,古老的樹木歷經五國的寒霜顯得十分寒冷。高臺的氣勢帶著紅光烘托著塔的氣勢,山間的翠色與湖水的波光相互交融。我偶然間懷著隨喜之心站在溪頭,看到洗缽的僧人走來談論著夕陽。
浭水:河名。溶溶:水流動的樣子。上方:指天宮寺。袪:去除。塵累:塵世的煩惱。諸天:指天空。五國霜:可能指經歷了漫長歲月或多個朝代的變遷。隨喜:佛教指見人做善事而樂意參加,泛指隨著眾人參加集體活動。洗缽僧:拿著缽盂去清洗的僧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游歷過程中來到天宮寺,被寺廟的清幽環境和禪意氛圍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對遠離塵世、追求寧靜心境的渴望。
這首詩以游天宮寺為主題,描繪了寺廟周邊的美景和寧靜氛圍。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禪意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禪理的感悟。
臘中得雪春宜麥,
甕里無糟寒惱人。
未暇樽罍伴佳客,
先將餅餌許比鄰。
客來斗酒不須謀,
剪韭治蔬盡適喉。
雅喜金鱗烹宋嫂,
家家艷說是魚球。
繡嶺鐘靈秀,巴山系去思。好音賡鹿野,吉羽應鴻逵。
特達蜚聲早,崢嶸琢句奇。興來能刻燭,公退幾拈髭。
沈郁開生面,清新發妙辭。已飛王子舄,猶下董生帷。
化協彈琴雅,才覘制錦宜。秋風諸葛壘,春草杜陵祠。
吊古情逾激,耽吟夜未疲。那知邊月迥,忽奉羽書馳。
叱馭馀風在,磨崖大業垂。志原殊燕雀,氣早卻熊羆。
義重身何計,功成節不虧。崇褒天子詔,遺跡路人悲。
哲嗣光前緒,明禋肅舊儀。一編心向往,遙憶蜀江湄。
昔日曾聞李謫仙,
飲酒一斗詩百篇。
感君慨賜無慳吝,
貧衲何嘗出口涎。
視師海上久留銘,
一劍東來氣已橫。
何日化龍天外去?
至今爭說鄭延平。
殘書開積雨,高枕對重林。非爾乘幽興,無人惠好音。
分寧雞黍薄,交自布衣深。不改青松色,堪知白雪心。
諸生貧嗜酒,多病老抽簪。何必論丘壑,金門總陸沈。
當時河朔飲,未必勝陶家。古井層陰合,虛亭落景斜。
敲棋來凍雨,散帙映明霞。樹囀雙文鳥,盤浮五色瓜。
清談開暑氣,白發瑩冰華。更有忘憂草,能回隱士車。
長夏村居景最幽,溪聲清似雨聲稠。
柴門未許閒人到,竹榻能容好夢留。
得意鳥啼臨水樹,忘機蝶入有花樓。
晚來一片斜陽影,都在遙山頂上浮。
簡討吟詩地,江門匝海濤。
淵源洙泗遠,磊落楚云高。
近世無真氣,斯人也自豪。
文章本情性,笑汝小兒曹。
關山云冷笛聲秋,
一曲南征感舊游。
滿地月明雙鬢雪,
斷腸今夜望鄜州。
最是關心處,算年年、重陽時節,凄風苦雨。一自三秋分雁字,忍把茱萸重數。便剪紙、招魂來否。寂寞夜臺塵土隔,問黃泉、可有悲涼句。參不破,幽明路。
眼前事事添愁緒。況天邊、幾行征雁,雁聲凄楚。觸景傷情雙淚落,不道此生難聚。更不道、夢魂無據。轉眼紅顏成白骨,冷清清、一片埋愁土。惟此恨,足千古。
溪石斑斑舞碎光,巖花冉冉馥幽香。當時吳猛逢山處,金闕橫開在上方。
隔崖垂蔓蔚蒼蒼,隱見莓苔舊石床。定有飛仙集其下,月明時復度笙篁。
高松夾道夕陽明,抱葉風蟬引細聲。勸爾行人聊駐足,出山無物更能清。
星渚江邊月已生,石橋歸路夜崢嶸。西風散入松千樹,翻覆銀河秋浪聲。
竹徑柴扉日日開,鶯啼蝶舞共徘徊。
溪頭垂釣石邊石,樹杪看山臺上臺。
市酒小童攜月至,催詩微雨帶云來。
一年三百六十日,一日須教醉一回。
縹緲朱樓浮絳煙,
瀰漫碧酒汎金船。
瓊花滿樹春長在,
知是人間換幾年。
日之夕矣下羊牛,
想見吾廬樹掩幽。
兒自閒行牛自去,
溪頭熟路不須求。
又見高樓燕子飛,江鄉離亂舊巢稀。
春風綠野耕牛盡,落日荒原戰馬歸。
爛額枉矜前箸好,徒薪終與夙心違。
百年未了薺鹽分,老去吾將覓釣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