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允兆太學歸吳 其二
春明門外草芊芊,有客歸乘范蠡船。
云夢胸中藏八九,孟嘗門下識三千。
縱橫橐剩書裙筆,羞澀囊空賣賦錢。
若問生涯君亦得,一溪明月一溪煙。
春明門外草芊芊,有客歸乘范蠡船。
云夢胸中藏八九,孟嘗門下識三千。
縱橫橐剩書裙筆,羞澀囊空賣賦錢。
若問生涯君亦得,一溪明月一溪煙。
春明門外春草茂盛,有友人要乘坐如范蠡歸隱的船只回鄉。他胸中藏有許多謀略,在孟嘗般的賢主門下結識眾多人物。他帶著縱橫之書,筆能在裙上書寫,可惜囊中羞澀,賣賦也沒賺到錢。若問他的生活,他也有所收獲,有一溪明月和一溪輕煙相伴。
春明門:唐時長安城門名,后泛指京城城門。芊芊:草木茂盛的樣子。
范蠡船:春秋時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后,乘舟泛五湖歸隱,這里指友人歸鄉之舟。
云夢:古澤藪名,在今湖北、湖南一帶,這里形容人胸懷廣闊,有謀略。八九:表示多數。
孟嘗:指孟嘗君田文,戰國時齊國貴族,門下有食客三千。
縱橫橐:裝著縱橫家書籍的袋子。書裙筆:有才華能書寫。
羞澀囊空:指錢財匱乏。賣賦錢:漢代司馬相如曾賣賦得錢。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是送別友人吳允兆歸鄉,當時友人可能在京城未取得理想的功名,懷才不遇,詩人寫下此詩表達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友人的才華和懷才不遇的處境。其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表達細膩。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當時送別詩的一種風格。
落木包生意,來鴻定去期。 如何蕭瑟氣,有許楚臣悲。
妝樓初下自傾成,冉冉香生繡戶清。 厭說廣陵春色暮,胭脂和淚雨中傾。
才經賞月時,又度菊花期。 歲月東流水,人生遠別離。
深院塵消散午炎,篆煙如夢晝淹淹。 輕風似與荷花約,為送香來自卷簾。
昨夜佳期初共。鬢云低、翠翹金鳳。尊前和笑不成歌,意偷轉、眼波微送。 草草不容成楚夢。漸寒深、翠簾霜重。相看送到斷腸時,月西斜、畫樓鐘動。
銀缸夜永影長孤。香草續殘爐。倚屏脈脈無語,粉淚不成珠。雙粲枕,百嬌壺。憶當初。君恩莫似,秋葉無情,欲向人疏。
凄凄還切切,戍客多離別。何處最傷心,關山見秋月。 關月竟如何,由來遠近過。始經玄兔塞,終繞白狼河。 忽憶秦樓婦,流光應共有。已得并蛾眉,還知攬纖手。 去歲照同行,比翼復連形。今宵照獨立,顧影自煢煢。 馀暉漸西落,夜夜看如昨。借問映旌旗,何如鑒帷幕。 拂曉朔風悲,蓬驚雁不飛。幾時征戍罷,還向月中歸。
征人去年戍遼水,夜得邊書字盈紙。揮刀就燭裁紅綺, 結作同心答千里。君寄邊書書莫絕,妾答同心心自結。 同心再解心不離,書字頻看字愁滅。結成一夜和淚封, 貯書只在懷袖中。莫如書字故難久,愿學同心長可同。
陰云凝朔氣,隴上正飛雪。四月草不生,北風勁如切。 朝來羽書急,夜救長城窟。道隘行不前,相呼抱鞍歇。 人寒指欲墮,馬凍蹄亦裂。射雁旋充饑,斧冰還止渴。 寧辭解圍斗,但恐乘疲沒。早晚邊候空,歸來養羸卒。
落日暝云合,客子意如何。定知今日,封六巽二弄干戈。四望際天空闊,一葉凌濤掀舞,壯志未消磨。為向吳兒道,聽我扣舷歌。 我常欲,利劍戟,斬蛟鼉。胡塵未掃,指揮壯士挽天河。誰料半生憂患,成就如今老態,白發逐年多。對此貌無恐,心亦畏風波。
共酌屠蘇酒一尊,春隨人也到閑門。簾前桃李笑黃昏。 何限去年悲喜事,東風吹夢了無痕。碧紗窗下剪燈論。
和氣作春妍。已作寒歸塞地天。歲月翩翩人老矣,華顛。膽冷更長自不眠。 節物映椒盤。柏酒香浮白玉船。捧勸大家相祝愿,何言。但愿今年勝去年。
今夕定何夕,今夕歲還除。團欒兒女,盡情燈火照圍爐。但惜年從節換,便覺身隨日老,蹤跡尚沈浮。萬事古如此,聊作舊桃符。 任東風,吹縞鬢,戲臞儒。韶顏壯齒,背人去似隙中駒。杯酌猶傾臘酒,漏箭已傳春夜,何處不歌呼。惟愿長窮健,命酹且歡娛。
樓觀數南國,煙雨壓東州。溪山雄勝,天開圖畫肖瀛洲。我破瀛洲客夢,來剖仙都符竹,樂歲又云秋。聊作幻師戲,肯遺后人愁。 趁佳時,招我輩,共凝眸。君侯胸次邱壑,意匠付冥搜,刻日落成華棟,對月難并清景,千丈素光流。老子興何極,小子趣觥籌。
上馬趣攜酒,送客古朱方。秋風斜日山際,低草見牛羊。酩酊不知更漏,但見橫江白露,清映月如霜。平睨廣寒殿,誰說路歧長。 醉還醒,時起舞,念吾鄉。江山爾爾,回首千載幾興亡。一笑書生事業,誰信管城居士,不換碧油幢。好在中冷水,擊楫奏伊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