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之給事挽歌辭二首 其一
昔溯黃牛峽,曾經白鷺洲。
從容參步武,談笑極風流。
晚預蓬萊客,時從禊祓游。
揮毫看半醉,追想只添愁。
昔溯黃牛峽,曾經白鷺洲。
從容參步武,談笑極風流。
晚預蓬萊客,時從禊祓游。
揮毫看半醉,追想只添愁。
過去曾逆水而上經過黃牛峽,也曾經到過白鷺洲。那時與您從容同行,談笑間盡顯風流。晚年您成為蓬萊館的賓客,還時常參與禊祓之游。想起您半醉時揮毫潑墨的樣子,如今追憶起來只增添了許多哀愁。
黃牛峽:長江三峽之一,因岸邊山石如黃牛而得名。
白鷺洲:地名,在不同地方有多處以此命名的地方。
參步武:跟隨、同行。步武,指腳步。
蓬萊客:指在館閣任職的人。
禊祓:古代于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一種祭禮,以消除不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在王成之去世后,詩人回憶與他交往的經歷而創作。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穩定,詩人與王成之有過一些交往,王成之在文學或社交方面有一定的影響力,他的離世讓詩人感到哀傷。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王成之,突出特點是通過回憶往昔與友人的交往來表達哀思。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真摯情感,具有一定的情感價值。
風力尖纖酒力微,
重添脫下薄綿衣。
心忙愈覺蘇堤遠,
趁得漁船載得歸。
景陵東奠接蓬瀛,
長憶宣皇致太平。
弓劍閟嚴龍氣合,
樓臺環瑣斗杓橫。
地高海岳依依見,
天闊風云冉冉生。
萬歲千年隆禮典,
群官偏許夜深行。
爐香欲盡細如絲,幾度孤吟得句遲。
滿院花陰人靜后,半窗月色烏啼時。
胸中郁結誰能釋?世上炎涼我自知。
長嘯一聲歌一闋,卷簾風定夜凄其。
中庭兩佳樹,密葉如翠帷。
擢干一何高,鋪陰被前墀。
清風自翩翻,正晝無炎曦。
拱揖在我前,我常往參之。
隱幾旦復暮,卷書坐忘疲。
安知非華屋,聊以庇蔭為。
瑤室隕帝辛,璧臺喪周姬。
由來滅亡禍,不為草野施。
偃仰更何顧,欣歡方在茲。
山凈泉甘草樹香
書楹茶具酒壺觴
故家南渡衣冠少
前輩中原文獻長
朝野從先終較別
衰榮到底未須忙
高風且作閑言會
時寄連篇復斷章
軫,四星似張翼相近,中央一個長沙子。
左轄附兩星,軍門兩黃近翼是。
門下四個主司空,門東七烏青丘子。
青丘之下名器府,器府之星三十二。
以上便為太微宮,黃道向上看取是。
五云深處寸心懸,
掖外垣西尺五天。
每見諸公調玉燭,
也曾一日侍經筵。
賡歌直憶千年上,
致主須歸一德前。
誰道有虞非此日,
明朝更理南風弦。
布帆無恙,是獨往獨來,不同漂泊。越鳥尋巢歸翼,健送喜聲傳乾。鵲辟蠹香,濃浮蛆?滿,竟把虛舟縛。無心出岫,依然去臥巖壑。
憶我當日歸舟,也會畫取,白舫青油幕。不道十年成罪案,人罵樊川輕薄。事等煙云,君攜圖史,檢點波濤惡。時來風送,明年還到京雒。
室中是阿誰,嘆息聲正悲。
嘆息亦何為,但恐大義虧。
大義同膠漆,匪石心不移。
人誰不慮終,日月有合離。
我心子所達,子心我所知。
若能不食言,與君同所宜。
葭灰吹律動初陽,
壽酒新開漢殿旁。
鐘阜祥煙來幾席,
燕磯明月引壺觴。
梅花早綻羅浮玉,
竹葉寒傾上苑香。
故國有人遙獻祝,
嶺云溪雨憶相將。
攬轡平臨萬壑秋,四山渺渺片云浮。夕陽無限黃昏候,偏戀荒城一角樓。
杮葉丹黃村徑斜,耕樵安樂羨田家。無端撩撥行人意,流水寒煙送陣鴉。
輪鐵憑將歲月磨,日斜原上斷行歌。萬重峰嶂回環處,只有青天數雁過。
石泉飲馬溜瓏玲,照我塵容酒欲醒。十載不堪回首憶,空馀兩鬢對山青。
躑躅秋霖歷幾程,摧輪怪石阻人行。世間多少崎嶇境,漫向窮途感不平。
日觀靈巖高并寒,頻經曾未解征鞍。平生佳處常辜負,不獨秋江一釣竿。
車里看云不待尋,雨馀流水泛蹄涔。閒蹤出岫無心者,豈料人間待作霖。
松楸新壟手親栽,驅馬重尋市駿臺。慚愧薄游無一事,此行端為看山來。
元龍減盡舊時豪,
尚落湓江枕怒濤。
月下聽歌情浩蕩,
燈前支病發蕭騷。
少年偶負投機愧,
今日徒工煮字勞。
歸興已濃秋思壯,
垂虹亭上問三高。
元氣始北坎,
入西為至清。
融之岷江中,
凜欲成水晶。
三蘇戲落筆,
萬口爭嚼冰。
天未喪斯文,
流風在云礽。
紫藤花發送君行,
惜別龍溪暗悵神。
目斷歸帆何太疾,
風吹柳絮正愁人。
高僧住畔有方池,
片片慈云映碧漪。
長日誦經臨水坐,
鳥啼花落不曾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