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門懷古
回首東隅嘆已遲,奔潮澎湃亦云疲。延平地下應遺恨,錦繡河山付與誰。
七鯤一舸下遲遲,東望頹垣力已疲。牽犬終羞過上蔡,河山今日屬伊誰!
回首東隅嘆已遲,奔潮澎湃亦云疲。延平地下應遺恨,錦繡河山付與誰。
七鯤一舸下遲遲,東望頹垣力已疲。牽犬終羞過上蔡,河山今日屬伊誰!
回首東方感慨時光已晚,奔騰澎湃的潮水似乎也已疲憊。延平郡王鄭成功地下應有遺恨,這錦繡河山交付給了誰呢?乘坐小船緩緩從七鯤出發(fā),東望那殘垣斷壁已覺氣力疲憊。像李斯牽犬出上蔡東門那樣的自由終究是奢望而感到羞愧,如今這大好河山又屬于誰呢!
東隅:東方,這里可能暗指臺灣。
延平:指延平郡王鄭成功,他曾收復臺灣。
七鯤:地名,在臺灣。
牽犬過上蔡:典出秦丞相李斯臨刑前,對兒子說想和他再牽著黃狗出上蔡東門追野兔而不可得,表達對自由生活的懷念和失去的悔恨。
此詩創(chuàng)作背景可能與臺灣的歷史變遷有關(guān)。鄭成功收復臺灣后,臺灣經(jīng)歷了諸多變故。詩人可能在看到臺灣的現(xiàn)狀,山河易主,有感于歷史的滄桑和國家命運的變化而創(chuàng)作此詩,表達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歷史英雄遺恨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歷史變遷和山河易主,突出特點是情感悲憤、用典恰當。它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人們對國家命運的關(guān)注,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文學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作用。
莊生化蝴蝶,幻身不自知。
葛翁作蜂子,吐哺驚且疑。
想公之口甘如蜜,出爾反爾紛煩滋。
世人吃飯脊梁過,安能糟粕出神奇。
嗚乎謫仙咳唾九天外,縱有珠玉不療饑。
憑高情不淺,盡日倚胡床。
云散他山雨,風來古殿香。
一川橫晚照,重閣枕秋光。
欲寫無窮意,詩凡不擅場。
廟功方論定,朱紫半朝堂。獨踐監(jiān)司要,還馀漢署香。
客程山雪霽,鄉(xiāng)夢浦云長。盤結(jié)殷憂在,江湖詎爾忘。
水部詩名舊,論交復此筵。清才真不易,佳句盡堪傳。
石竹含煙細,江花泥露駢。必逢知己問,得俊與忘筌。
下相勞行役,歸舟趁晚風。
櫓搖蒙水碧,帆映夕陽紅。
隔浦炊煙起,沿堤麥穗豐。
篷窗相對飲,項井話英雄。
曾聞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蜀道難何以,嵯峨劍門關(guān)。
未抵鄱陽湖,無風浪掀船。
脫身其早歸,無污蛟鱷涎。
十年真悔識君遲,咫尺仙源繫夢思。
北海縱橫推妙筆,東坡澹蕩有新詩。
幽蘭縱為孤芳棄,明鏡何曾屢照疲。
爭那牙弦生澀甚,竟無流水動鐘期。
養(yǎng)花時節(jié)種愁天,
心事如潮夢似煙。
薄薄湘簾遮不住,
芭蕉滴雨減春眠。
自從騎馬出莆陽,倒指流光二載將。華發(fā)每驚人世短,黃塵無柰客途長。酒沽竹葉排新悶,詩賦梅花添舊裝。回首故鄉(xiāng)轉(zhuǎn)迢遞,何時戲綵向高堂。
客中幽興二人兼,和盡新詩韻轉(zhuǎn)嚴。山雪撲衣春后薄,溪風吹面晚來尖。帶圍舊眼頻頻換,鬢腳新霜故故添。何處人家堪買醉,近橋楊柳綠纖纖。
認丹崖翠巘影鉤連,別有洞中天。恰秋空云凈,斜陽一抹,紅掛峰前。樓閣玲瓏不斷,只合住飛仙。何處晚鐘起,敲破蒼煙。
重倚松亭佇立,指水流花淡,泉噴珠圓。忽怒濤風卷,暝色上松巔。有沖寒、兩三來雁,寫新愁、欲下又回旋。低回處、再來蠟屐,知是何年。
窈窕吾山好,
欄桿我屋宜。
胡然名未著,
不得謝公詩。
聞道江邊起柁樓,欲將吾道付滄洲。
三年惡瞰盧仝屋,一日輕裝范蠡舟。
蹈海高懷欣獨往,濟川好手蹇難留。
檣陰舸下能容我,雨笠煙蓑傲白鷗。
記得風荷喧夜雨,燈前偷譜香詞。初吟未妥怕人知。人來佯弄筆,推畫海棠枝。
惆悵彩鸞工寫韻,一方丸帕曾遺。真珠密字手親題。怕開金鎖匣,不忍見卿詩。
走馬離違日,黃花正晚秋。君心宜自適,莫為妾多憂。
遠逐風塵路,遺書滿目愁。思君不成寐,月上看牽牛。
寂靜聞天籟,愁眠覺夜遲。遙憐江海別,殘月夢君時。
因緣嗟不偶,永別事堪傷。縫緝多辛苦,君看莫易忘。
季秋封地雨,寒月減同云。
忽見峰頭白,那看樹杪雰。
眾方矜藻繢,我獨念耕耘。
未卜來朝慶,田疇積幾分。
青云射策重名儒,競爽誰如二子殊。
杞梓荊南千歲干,驊騮燕北五花駒。
荀郎表里知家學,韋相傳經(jīng)在帝都。
遙想曲江春醉后,應隨革履闕庭趨。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