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冢宰王公二首 其二
青云射策重名儒,競爽誰如二子殊。
杞梓荊南千歲干,驊騮燕北五花駒。
荀郎表里知家學,韋相傳經在帝都。
遙想曲江春醉后,應隨革履闕庭趨。
青云射策重名儒,競爽誰如二子殊。
杞梓荊南千歲干,驊騮燕北五花駒。
荀郎表里知家學,韋相傳經在帝都。
遙想曲江春醉后,應隨革履闕庭趨。
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的是聲名遠揚的大儒,誰能像這二人一樣出眾呢。他們如同荊南千年的杞梓良木,又似燕北的五花驊騮駿馬。荀郎內外兼修知曉家學,韋氏家族在帝都傳授經學。遙想他們在曲江宴春醉之后,應該會穿著官靴在朝廷中奔走。
射策:漢代選士取士之法,后指科舉考試。
競爽:指爭勝,媲美。
杞梓:兩種優質木材,比喻優秀人才。
驊騮:駿馬名。
五花駒:毛色呈五花紋的良馬。
荀郎:這里可能用荀氏家族子弟有才華的典故,指精通家學的人。
韋相傳經:韋氏家族以傳經著名,這里指家族學術傳承。
曲江:唐代長安游覽勝地,新科進士常在此宴集。
革履:皮鞋,這里指官員的鞋子,代指官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在科舉放榜之后,詩人看到兩位才華出眾的人在科舉中嶄露頭角,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對他們的贊美。當時社會重視科舉,文人以科舉入仕為重要途徑。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兩位賢才,突出他們的才華和家族學識傳承。其特點是善用比喻和典故,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人才的重視和科舉文化。
桂香深處,傾蓋嶺之西。云南外,曾指點,是攣鞮。酌玻璃。??帶江山里,揮銀筆,摛綺句,湖海氣,羞篷弱,吐虹霓。
回首煙塵碌碌,公家事、自笑癡兒。盍田園歸去,耕釣侶黔黎。月夕花時。恣吟題。
悵荊州路,同北望,剡溪興,又東馳。雄邊上,夸前躅,壯新基。燦宸奎。
客問西陲事,公莫惜,語教知。秋城夢,笳卻騎,舞聞雞。
休作中年離恨,聊拼取、一醉如泥。梅邊佳致,逸興與逋齊。人在蘇堤。
梅片作團飛,雨外柳絲金濕。
客子短篷無據,倚長風掛席。
回頭流水小橋東,煙掃畫樓出。
樓上有人凝佇,似舊家曾識。
水晶宮里。有客閑游戲。溪漾綠,山橫翠。柳紓陰不斷,荷遞香能細。撐小艇,受風多處披襟睡。
回首看朝市。名利人方醉。蝸角上,爭榮悴。大都由命分,枉了勞心計。歸去也,白云一片愁空外。
家園十畝屋頭邊。正春妍。釀花天。楊柳多情,拂拂帶輕煙。
別館閑亭隨分有,時策杖,小盤旋。
采山釣水美而鮮。飲中仙。醉中禪。閑處光陰,贏得日高眠。
一品高官人道好,多少事,碎心田。
石屋勢平曠,峭壁幾巉巖。妙哉天造地設,誰復謂神剜。
疇昔涪翁題品,曾說人寰稀有,豈特冠湘南。趁取腳輕健,相與上高寒。
避秦者,君莫問,意其間。祖龍文密,至今草木尚愁顏。
贏得功成丹鼎,久矣乘風而去,跨鶴與驂鸞。猶有白云在,鎮日繞禪關。
買扁舟、載月過長橋,回首夢耶非。問往日三高,清風萬古,繼者伊誰。惟有茶煙輕揚,零露濕莼絲。西子知何處,鴻怨蛩悲。
遙想家山好在,正倚天青壁,石瘦云肥。甚拋奇亸秀,猿鶴互猜疑。歸去好、散人相國,迥升沈、畢竟總塵泥。須還我,松間舊隱,竹上新詩。
換譜伊涼,選歌燕趙,一番樂事重起。花新笑靨,柳軟纖腰,濟楚眾芳圍里。年年佳會。長是傍、清明天氣。正魏紫衣染天香,蜀妝紅破春睡。
一簇猩羅鳳翠。遍東園西城,點檢芳事。鈴齋吏散,晝館人稀,幾闋管弦清脆。人生適意。流轉共、風光游戲。到遇景,取次成歡,怎教良夜休醉。
淮山隱隱。千里云峰千里恨。
淮水悠悠。萬頃煙波萬頃愁。
山長水遠。遮住行人東望眼。
恨舊愁新。有淚無言對晚春。
垂楊裊裊蘸清漪。明綠染春絲。
市橋系馬,旗亭沽酒,無限相思。
云梳雨洗風前舞,一好百般宜。
不知為甚,落花時節,都是顰眉。
睡馀拋倦枕。憶篆鼎香銷,起來慵整。晴光破清冷。正柳黃梅淡,染金勻粉。茶甌雋永。試經行、桐花舊井。記前回、未綠鷗波,近日燕芹青盡。
因省。春風如舊,人面何歸,對時傷景。樓高望回。潮有信,雁無準。任相如多病,沈郎全瘦,都沒音塵寄問。便做無、阿鵲頻頻,可能睡穩。
問訊故園,今如之何,還勝昔無。想舊耘蘭蕙,依然蔥茜,新栽楊柳,亦已扶疏。
韭本千畦,芋根一畝,雨老煙荒誰為鋤。難忘者,是竹吾愛甚,梅汝知乎。
茅亭低壓平湖。有狎鷺馴鷗尚可呼。把絳紗準擬,新官到也,寒氈收拾,賤子歸歟。
略整柴門,更芟草徑,惟有幽人解枉車。丁寧著,與做添棋局,砌換茶壚。
柱杖凌高絕。望千山隱隱,波瀾動搖天末。下有白云平遠壑,涌起潮頭噴雪。浸絕島、孤峰出沒。赤縣神州何處是,但風煙、杳杳迷空闊。呼不見,古人物。
碧松枝下青瑤石。舉頭看、長空湛湛,淡琉璃色。上界屋辰多官府,夸父忙鞭日月。任兔走、烏飛超忽。宇宙茫茫如許大,百年間、何用爭優劣。身世事,一毛發。
雨歇花梢月正明。映簾人靜繡燈昏。鴛鴦成字便停針。
笑啟玉奩明酒暈,緩尋金葉熨香心。一春情緒此時深。
扁舟昨泊,危亭孤嘯,目斷閑云千里。
前山急雨過溪來,盡洗卻、人間暑氣。
暮鴉木末,落鳧天際,都是一團秋意。
癡兒呆女賀新涼,也不道、西風又起。
秋滿孤篷,翠蒲紅蓼留人住。一簾香縷。邊影驚鴻度。
小據胡床,舊事新情緒。憑誰訴。蠟燈犀塵。擬共西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