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舅丈秘書彥平主簿兄游慧聚終日小飲上方待月再歷妙峰諸勝處用前人韻得二詩是日嘗微雨作 其一
憑高情不淺,盡日倚胡床。
云散他山雨,風來古殿香。
一川橫晚照,重閣枕秋光。
欲寫無窮意,詩凡不擅場。
憑高情不淺,盡日倚胡床。
云散他山雨,風來古殿香。
一川橫晚照,重閣枕秋光。
欲寫無窮意,詩凡不擅場。
登高憑欄,情思深遠,整日倚靠在胡床上。云散去,他處山間的雨停了,清風吹來,古殿中彌漫著香氣。傍晚的陽光橫鋪在河川之上,重重樓閣枕著秋光。想要寫下這無盡的意趣,可惜我的詩藝不精。
憑高:登高。
胡床: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
擅場:擅長,在某方面技藝出眾。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可知是詩人陪同舅丈等人游覽慧聚山時所作。當時或許是一個微雨初歇的秋日,詩人在游覽過程中被美景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秋日游覽慧聚山的所見所感,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和對自然的熱愛。
誰似當年召信臣,天教來此活疲民。水鄉怕旱相傳古,甘澍隨車總是春。坐看豐登成樂歲,只將愷悌對明神。已聞宣布形歌詠,賓主殷勤用意新。
靈風透骨髓,秀氣盈肢節。抽添離與坎,動靜相交設。符數周天,造聚陰陽氣神結。黃庭錦帳渾孕瑞,變化陽魂,勝地天通徹。細分別。三千真造化,消息玄黃泄。性光無點污,瑩如冰據澡雪。頓超三界真歡悅。歌吟游閬苑,道情清絕。
日月鎮長靈,古今常不改。如何特地新,各要施三拜。及盡無依體自玄,雙六盆中休喝彩。
薊北雪飛十月天,孤村云凍破炊煙。風酸路滑行人絕,猶見老僧驢背眠。
□□春□,□畫□□處。十里紅蓮照歌舞。望鰲山天際,寶篆翻空,看未了,涌出珠宮貝宇。錦江橋那畔,羅綺重重,曲巷深坊暗香度。玉相輝,花并艷,明月隨人,歸去也,零落珠璣翠羽。先如許、風光更元宵,算卻好、圖將鳳城夸去。
孤竹形容立彩裳,赤烏流處便鷹揚。東皇藜火傳天祿,南極芒寒應壽昌。空洞已知心事白,虛名猶覺鬢毛蒼。誰憐兩目眵昏客,射策曾觀上國光。
風流不比賀家狂,瀟灑黃冠意更長。自有武夷溪九曲,鑒湖何必問君王。
一片瑯璈度曲新,社中香火會比鄰。幡幢四繞星壇靜,劍佩遙瞻帝座真。初向玉清充弟子,會從金馬作仙人。踰年病起驚仍健,福酒還看酌數巡。
可怪皇華使,相逢九日過。地偏秋雁少,天迥莫云多。北渚青簾舫,南山白玉珂。未能同一醉,離別思如何。
孺子祠前湖水東,幾回清夜夢吳公。白云何事他山去,不管長封紫極宮。
諸賢盛氣趨華轂,一老閒吟樂考槃。舊友醉鄉祇白墮,新銜散地號黃冠。束芻已了林宗吊,孤石因陪子美看。絕頂洪崖肩可拍,乘風何許覓還丹。
嶂密峰圓不似山,桃花流水做春閑。神仙只在人間世,妄意虛無縹緲間。
飛云天不遠,乘興歲將除。雨凍河山合,風高草木疏。路從千嶂迥,歸及五更初。昏黑藤蘿外,膏肓信不虛。
君家書畫舫,長壓鏡中天。泛泛清溪上,人疑海岳仙。
梅楥幽鳥鳴,山客睡初起。空齋晝無人,寒日在書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