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籌筆驛
江東矜割據,鄴下奪孤嫠。霸略非匡漢,宏圖欲佐誰。
奏書辭后主,仗劍出全師。重襲褒斜路,懸開反正旗。
欲將苞有截,必使舉無遺。沈慮經謀際,揮毫決勝時。
圜觚當分畫,前箸此操持。山秀扶英氣,川流入妙思。
算成功在彀,運去事終虧。命屈天方厭,人亡國自隨。
艱難推舊姓,開創極初基。總嘆曾過地,寧探作教資。
若歸新歷數,誰復顧衰危。報德兼明道,長留識者知。
江東矜割據,鄴下奪孤嫠。霸略非匡漢,宏圖欲佐誰。
奏書辭后主,仗劍出全師。重襲褒斜路,懸開反正旗。
欲將苞有截,必使舉無遺。沈慮經謀際,揮毫決勝時。
圜觚當分畫,前箸此操持。山秀扶英氣,川流入妙思。
算成功在彀,運去事終虧。命屈天方厭,人亡國自隨。
艱難推舊姓,開創極初基。總嘆曾過地,寧探作教資。
若歸新歷數,誰復顧衰危。報德兼明道,長留識者知。
江東孫權自恃能割據一方,曹操在鄴下逼迫獻帝與后妃。他們的霸業并非為匡復漢室,如此宏圖到底是輔佐誰呢?諸葛亮上書辭別后主劉禪,持劍率領全軍出征。再次走褒斜道進軍,高舉正義之旗。想要統一天下,行事必定周全。深思熟慮策劃之時,揮筆就能決定勝負。如同用圓規方尺規劃,如張良用筷子謀劃。山川秀麗烘托他的英氣,河流奔涌融入他的妙思。本已勝算在握,只是時運不濟事情終有缺憾。命運受挫是上天厭棄,人亡則國也隨之覆滅。艱難扶持漢室舊姓,開創帝業奠定基礎。總是感嘆曾經過的地方,哪能探究作為施教的材料呢。如果順應新的天命,誰還會顧及漢室的衰危。他報答劉備恩德又弘揚道義,永遠讓有識之士知曉。
江東:指孫權割據的江南地區。矜:自恃。
鄴下:曹操的根據地,在今河北臨漳。孤嫠:指漢獻帝的皇后。
匡漢:匡復漢室。
后主:指劉禪。
全師:全軍。
褒斜路:古道路名,在今陜西眉縣西南。
苞有截:指統一天下。
圜觚:圓規和方尺,比喻規劃。
前箸:西漢張良用筷子為劉邦籌劃策略。
彀:圈套、范圍,這里指掌握之中。
籌筆驛是諸葛亮出師伐魏時駐軍籌劃之地。李商隱途經此地,有感于諸葛亮的事跡而作此詩。當時唐朝政治腐敗,藩鎮割據,國家動蕩不安,詩人借對諸葛亮的追思,抒發對國家命運的憂慮。
此詩主旨是對諸葛亮一生功業的評價與感慨。突出特點是將史實、議論、抒情相結合。在文學史上,它是李商隱詠史詩的代表作之一,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高超的藝術技巧。
老來楷法不如初,試向閑齋習草書。
落筆何曾見飛動,雕章早已過吹噓。
伯英比圣功難到,懷素稱狂力有余。
若謂伊余堪繼踵,只應緣木可求魚。
與僻偏饒分,蒼蒼稱靜吟。
度階經雨徧,峭壁度秋深。
色冷分禽跡,痕幽入樹陰。
衡門終歲在,車馬絕相侵。
五月茆堂臥,窮秋疾未除。
喬林葉盡落,舊識分皆疏。
講室縈蛛網,書床長蠹魚。
醫王有妙藥,飲了萬緣虛。
嵌空在山半,天設茲閑敞。
清虛生晝白,高回傳遙響。
窮應到真境,憩暫祛煩想。
巖石如可耕,此地堪長往。
造化不可測,分明有所依。
冷和秋葉動,送客暮帆歸。
掃霧離遙岳,飄香出靜扉。
西齋獨吟坐,蕭颯滿禪衣。
時雨灑如膏,萬卉皆滋益。
枯根甘自休,也似春無力。
耕夫曉尚眠,蠶婦夜多息。
從茲家業荒,共落風塵跡。
淡然忘外事,林下自怡情。
室冷秋苔色,軒閑夜月明。
眠云慚道薄,鉺藥覺身輕。
擬學鴟夷子,時時變姓名。
重林冥坐久,引望復遲遲。
煩暑未消日,涼風來幾時。
天云飛積火,巖溜散垂絲。
欲擬相尋去,浮生已共知。
世態如輪轉,勞生豈定期。
否終還受泰,樂極又生悲。
商代尊伊尹,秦庭戮李斯。
未能知幻化,安得證無為。
寂爾歸真界,人間化已成。
兩朝欽至業,四海仰高名。
舊跡存花社,遺編滿帝京。
徘徊想前事,庭樹跪鴉鳴。
南有嘉魚異,常趨四月期。江天專伺至,煙網密爭垂。
乍戲汀蘋末,初循水荇湄。競搖輕舴艋,寛罩碧漣漪。
占浦搜深藻,空波出素髭。數頭余赤質,二色類銀姿。
貨鬻斯為切,鮮腴敢暇知。青錢邀價值,華屋市新奇。
珠沫緣條煦,霜鱗逐刃墮。扣顱瓊聚骨,剖腋錦分肌。
味佐芳菘愜,香參苦筍宜。羮甌融膩玉,膾筯罥寒絲。
湘鱓非吾偶,河魴孰與夷。薦新奚尚鮪,稔毒即殊{魚幾}。
鱸訝休官易,鯖嫌醒酒遲。自當頻佐膳,所惜易過時。
少微星出古風還,匝地聲光不掩關。
三館峻遷同陌路,九華高臥是蓬山。
巖莎步入祥麟穩,海樹飛求白鳳閑。
祗恐致君休未得,蒲輪重到薜蘿間。
道高塵俗住應難,攜錫東歸暑未殘。
紫殿已承新雨露,白云終憶舊峰巒。
孤村路僻牽吟遠,峭壁泉飛入夢寒。
滿篋御詩兼御札,到時松院與誰看。
云根漱野泉,照空復照月。
冷聲曾未消,飛瀾似相別。
巖近生風雷,天遙新冰雪。
演禪乘與知不知,源流依依共澄潔。
削盡浮華念,閑居道已成。
夢幽關水石,門冷掩杉檉。
百衲禪中弊,蒼髭病后生。
何人問真理,笑指葛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