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處士歸亳州
白發麻衣破,還譙別弟回。
首垂聽樂淚,花落待歌杯。
石路尋芝熟,柴門有鹿來。
明王下征詔,應就碧峰開。
白發麻衣破,還譙別弟回。
首垂聽樂淚,花落待歌杯。
石路尋芝熟,柴門有鹿來。
明王下征詔,應就碧峰開。
你白發蒼蒼,麻衣破舊,從譙地與弟弟分別后歸來。低頭垂淚,像是聽樂時觸動了情思,花兒飄落,你還拿著酒杯等待歌聲。你會在石頭小路上尋找成熟的靈芝,柴門或許會有鹿兒前來。賢明的君王若下達征召詔書,你應該會在青山碧峰間應詔出山。
譙:今安徽亳州。
芝:靈芝,古人認為是仙草。
明王:賢明的君主。
征詔:征召的詔書。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詩人送友人姚處士回歸亳州,友人可能是一位隱居的賢士,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將離別之情與對友人隱居生活的想象相結合。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情感和對其才德的認可,在送別詩中具有一定的特色。
神駿不受羈,豈知日千里。小試秋風前,爍爍電光起。
何須金絡腦,不用珊瑚鞭。徐看血汗沫,透出青連錢。
飛去度赤水,橫行抹燕山。持歸獻天子,高列十二閑。
渴飲水底月,饑餐草頭珠。輕搖玉麈尾,側碾青氍毹。
振鬣長鳴謝伯樂,千秋萬古八駿圖。
又是春歸,杜鵑啼綠江南樹。楊花馭夢到天涯,暗識愁來路。
心事沈檀寸炷。奈灰寒、中心更苦。輕陰庭院,薄暝簾櫳,細商簫譜。
紅雪西樓,金鈴不為飛英護。玉奴容易嫁東風,偷寫閒心素。
哀樂能禁幾度。怕相逢、梨園舊雨。罷絮光陰,澡蘭時節,不如歸去。
碑同峴首千年石,
詩到夔州十絕歌。
他日巴人懷叔子,
時時解著手摩挲。
拂劍當年氣吐虹,
喑嗚坐覺朔庭空。
早知壯志成癡絕,
悔不藏名萬衲中。
援琴對飛瀑,相和聲淙淙。
抱得出塵想,不知秋又冬。
金山看罷看銀山,
宮殿崔巍紫翠間。
領略江南好風景,
散花人去老僧閒。
古人有良規,不可去斯須。隱微密自燭,非為外貌拘。束己若不足,束人貴有馀。茍非大圣心,惡能從勿踰。
豈不聞哲言,水清則無魚。根實枝乃茂,源深流自長。方寸茍自正,立世大堂堂。
人譽我胡親,人毀我胡傷。浮云一千里,難掩赫日光。大象踏兔徑,達人略小節。大本但勿渝,安能事瑣屑。
硁硁然小人,閉口休辨別。大道如平砥,人自向高山。不知千萬程,近在足趾間。出戶復入戶,何用苦煩難。
粗糲亦充腹,破衲亦遮寒。身口本無多,知足又何難。紛紜世上人,至死不得閒。
古人身上肉,今人足下塵。塵為人所賤,昔時曾自珍。幻軀何足論,所貴得其真。
龍亦不在天,龍亦不在淵。飛潛信有時,神物無一專。莫為葉公好,頭角空自懸。
我從物則奴,物從我則主。物我本無分,茫茫失所據。反照識獨尊,混然在一處。雖與物去來,不共物來去。
人生各有病,深淺惟自知。百草不能至,扁鵲空攢眉。佛祖入膏肓,此病最難醫。
言亦不可甚,行亦不可極。行極無馀地,言甚無馀旨。大人處世間,常留不盡意。
處安且毋喜,處危且無患。得失無定形,禍福掌一反。三復塞翁言,此心常坦坦。
逆流易自持,順流多失措。人世陷其身,不以危險故。君子慎平康,一步一回顧。
入世毋強同,強同多厚顏。入世無強異,強異難獨全。平生默自抱,不即不離間。
少年易使氣,俗物必遭吐。忽遇其中人,胸肝急披露。老大足和平,于世或無忤。涇渭難自渾,時復露其故。
花不與蝶期,花發蝶自癡。世不與人期,而人自干之。遇物茍無心,紛然無是非。
老人莫自傷,白發抵黃金。請看臺下土,盡是少年心。曉起若有待,晚來何處尋。
為惡祇自殘,為善亦有數。善惡皆幻生,勞勞成今古。若識非幻者,無欣亦無惡。
有作必有受,須知無受者。昔日與今時,互換形皆假。稽首獅子尊,癡人徒嗟呀。
山翠亦有色,溪流亦是聲。居心茍不靜,山水是非生。請看金馬門,誰辨濁與清。
形骸暫相托,保護爾何為。一息茍不來,撇之去如遺。君看搗藥人,誰能白晝飛。
日用亦有限,世人重光輝。心計苦不足,倏忽西日頹。勞我一生力,營他眼前為。
江海本無波,飆風不停吹。我心與境接,日夜紛交馳。若了心境幻,彼此不相知。
行止鎮相隨,不識何面口。自古稱上賢,只此無先后。可憐照鏡人,迷頭日狂走。
見人學恭敬,坦率招時嫉。縟節與閒言,涂飾度朝日。安得古初民,相與寶真實。
結交若如初,何必重雷陳。學道若如初,釋尊滿界塵。大法本無多,久長難得人。
丈夫貴立志,萬古只斯須。舉步稍旁顧,寸地阻前趨。壯哉海岸人,蛟龍還其珠。
塵生在毫芒,人鬼莫能窺。勿謂此纖纖,郁勃閉陽輝。不見滄海流,其初涓滴微。
巨魚爭洪波,細鱗集蹄涔。巨細雖各別,共此朝暮心。我生復何營,空林張素琴。
片云起前山,飛來復飛去。日夕眾鳥棲,微風息庭樹。我心與之然,淡寂冥群慮。
子規啼不息,中情諒無極。鮮血流樹枝,入地深一尺。去去復何云,月來山寂寂。
棟宇高開古寺間,盡收佳處入雕欄。
山浮海上青螺遠,天轉江南碧玉寬。
雨檻幽花滋淺淚,風卮清酒漲微瀾。
游人若論登臨美,須作淮東第一觀。
午風吹芒鞋,獨往忘日夕。指點山阿人,衡門在蘿薜。
落景留空山,無人自來往。一片白云中,時聞樵語響。
一缽坐禪床,清齋自朝暮。經年不出門,忘卻前峰路。
探奇興不盡,秋思滿林薄。祇園掩夕陽,小坐曇花落。
波光滿沙際,夜景湛林樾。山僧抱甕來,搖動潭中月。
看竹栽桃事已慵,尚余幽賞愛松風。登樓爽籟陶弘景,畫壁蒼煙陸士龍。俯視春妍終歷落,飽嘗冰雪倍菁蔥。奇姿合作高人伴,日日苔階卓瘦筇。
飛蓋疏條秀十尋,月廊燈沼接輕陰。霜暄翠粒洪厓飯,風裊微音叔夜琴。入戶尚搴云外勢,逢時不換歲寒心。只應白鶴安巢穩,長見騷人跪石吟。
昔與二龍友,同尋九鯉祠。
百身何可贖,一老偶然遺。
萬紅深處一花王,
猶帶姚家宮樣黃。
物物有君還有佐,
殿春須屬召公棠。
佳時臥病更添愁,枕簟涼生覺早秋。
藎篋盡教塵網遍,三年不上曝衣樓。
詩書吟嘯托生涯,他日扁舟去未遲。
千古劫灰游子夢,一床風雨故人思。
知君漸作流東水,嘆我難開向北枝!
自是浮沈過此世,銷磨意氣已無奇。
鄒魯儒風湮,嬴秦強力逞。蘇張舌肆矛,申韓智設阱。
典籍付劫灰,仁義棄荒梗。亭長馬上來,功成亦僥幸。
茍且由蕭曹,因循及文景。卓哉江都相,晁賈非可并。
三策本《春秋》,反覆誡修省。正誼與明道,功利所亟屏。
至今兩廡祀,千秋日星炳。管子霸者佐,思以富強騁。
官海始熬波,國用因不窘。后世桑孔輩,錙銖收幾盡。
淮南百萬租,設使俾專領。趨膻如蟻蠅,處濁同蛙黽。
誰令先生居,一朝作金礦。我茲瞻荒祠,三嘆中耿耿。
幸有遺井存,悠然自清冷。獨來挹寒泉,對之滌心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