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姨翁韻寄煙霞,嗜耽松石,丁卯春雪中,手植六松于庭,斸自幽崖,選其奇秀,遂使軒窗宛若巖阿院落,居然物外臥游而快之,時座客各陳詩,余亦題贈二首
看竹栽桃事已慵,尚余幽賞愛松風。登樓爽籟陶弘景,畫壁蒼煙陸士龍。俯視春妍終歷落,飽嘗冰雪倍菁蔥。奇姿合作高人伴,日日苔階卓瘦筇。
飛蓋疏條秀十尋,月廊燈沼接輕陰。霜暄翠粒洪厓飯,風裊微音叔夜琴。入戶尚搴云外勢,逢時不換歲寒心。只應白鶴安巢穩,長見騷人跪石吟。
看竹栽桃事已慵,尚余幽賞愛松風。登樓爽籟陶弘景,畫壁蒼煙陸士龍。俯視春妍終歷落,飽嘗冰雪倍菁蔥。奇姿合作高人伴,日日苔階卓瘦筇。
飛蓋疏條秀十尋,月廊燈沼接輕陰。霜暄翠粒洪厓飯,風裊微音叔夜琴。入戶尚搴云外勢,逢時不換歲寒心。只應白鶴安巢穩,長見騷人跪石吟。
觀賞竹子、栽種桃樹之事已讓我感到倦怠,唯有對松風的清幽賞愛仍在。登上高樓,那清爽的風聲如同陶弘景所感受的;壁上畫作里的蒼煙,好似陸士龍的意境。俯視春天妍麗的景色最終顯得零亂,而松樹飽經冰雪后愈發青蔥。它奇特的姿態正適合與高人相伴,我每日在長滿青苔的臺階上拄著瘦竹杖欣賞。華麗的車蓋般的枝葉和稀疏的枝條秀麗挺拔達十尋,月光下的走廊和燈影下的池塘連著淡淡的陰影。經霜后松籽如同洪厓仙人的飯食,風吹松樹發出的細微聲音好似嵇康彈奏的琴音。松枝伸入屋內還帶著云外的氣勢,遇到合適的時節也不改變它耐寒的本性。只有白鶴能安穩地在上面筑巢,長久地看見詩人跪在石上吟詩。
慵:倦怠。
幽賞:清幽的賞愛。
爽籟:指清爽的風聲。陶弘景:南朝齊梁時期道教學者、煉丹家、醫藥學家,常隱居山林,喜愛自然。
陸士龍:西晉文學家陸云,有文才。
歷落:零亂、錯落。
菁蔥:青翠茂盛。
卓:直立,這里指拄著。瘦筇:瘦竹杖。
飛蓋:形容松樹的枝葉像車蓋一樣。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
霜暄翠粒:經霜后的松籽。洪厓:傳說中的仙人。
叔夜琴:嵇康(字叔夜)善彈琴。
搴:拔取,這里有帶著的意思。
歲寒心:指松樹耐寒的本性,常用來比喻人的堅貞品德。
丁卯年春天,詩人的姨翁寄情煙霞,喜愛松石,在雪中親手從幽崖移植六棵松樹到庭院。當時座客紛紛吟詩,詩人也題詩二首。當時社會環境雖未明確,但從詩中可看出姨翁及詩人追求閑適、高雅的生活情趣,遠離世俗喧囂。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松樹的品格,借松表達詩人的志趣。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意境清幽。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和審美情趣,體現了當時文人對自然和高雅品格的追求。
永嘉昔潰亂,南渡馳五馬。長江畫天塹,九廟扇灰灺。豈無運甓人,亦有誓江者。眢池不揚波,靈物棲曠野。哀哀黍離淚,空向新亭灑。
飄零已覺二毛侵,且向西風問苦吟。蜃雨蠻煙十年夢,龍韜豹略一生心。星垂鐘阜知天近,水入秦淮似海深。不是秋帆連夜發,典衣呼酒共登臨。
南北隨人有重輕,出門何必問春明。莫言游宦非鄉土,須識留都是帝京。色養少酬平日愿,官銜不減舊時清。三千里路看山去,忘卻乘舟觸熱行。
孤舟江上宿,秋夢耿難成。片月中流影,千帆夜半聲。地鄰桃葉渡,山近石頭城。倚舵聞吳詠,偏令旅思生。
妖嬈百種宜,總在春風面。含笑又和嗔,莫作丹青現。問著卻無言,覷了還回盼。底處奈思量,卷了還重展。
君王元尚儉,臺殿忽瓊瑤。環素凝宮沼,飛花綴苑條。坊雞驚曙早,仗馬喜寒驕。金扇開時看,丹墀掃后朝。臺司呈賀表,樂部奉仙謠。須信陽光近,都先別處消。
能書能畫又能詩,除卻蕓窗別數誰。只是霜毫冰繭紙,才經拈起便新奇。
遠拂青霞軟簇茵,壞宮荒寺一時新。謝家詩句王孫賦,不解迎春是送春。
因風眠起怨風吹,露葉凝煙故故垂。莫道鳳城頻點染,惹人終古恨成絲。
看花曾共曲江游,憲府才華羨獨優。久肅霜威峨豸角,新承天語下螭頭。香分殘菊都門酒,影動征帆潞水舟。兵政有成來獻績,經綸事業屬嘉謀。
尚書好畫江南住,寄與題詩兩翰林。千古高情俱妙絕,至今春樹暮云深。
舟橫水曲綠層層,接葉低陰借未能。肉蒜雞魚留佛性,歡呼調笑印迦陵。推蓬破浪何妨道,把酒看山不二僧。解道飛菱期翠水,無如錙錫后和凝。
遁跡窮山年復年,交風友月綠溪前。野花兩岸閑開謝,柔草一床供恣眠。茅結青崖廬足寄,煙浮碧落腹堪填。庸才休去問當世,短褐糟糠聽自然。
江湖如此兩閒人,除是玄真與季真。長笛自吹皆古調,短篷相并即比鄰。科頭不異今漁者,托跡空聞古逸民。亦有淥陽湖上客,買舟來約理絲綸。
案體無尊骨,畦丁有賤蔬。鳧鹥憑岸泛,云海占空虛。婦老能論舊,兒癡尚帶吳。旁人如見問,老子即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