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閒記園池草木五首 其四
醉憐金盞齊側,
臥看玉簪對橫。
腥水留灌末利,
結香旋薰素馨。
醉憐金盞齊側,
臥看玉簪對橫。
腥水留灌末利,
結香旋薰素馨。
沉醉中憐惜那金盞花齊齊傾斜,躺著觀賞玉簪花兩兩橫對。用帶腥味的水澆灌末利花,剛熏過結香花的香氣又彌漫到素馨花上。
金盞:金盞花,一種花卉。
玉簪:玉簪花,花白色,香氣濃郁。
末利:即茉莉,“利”通“莉”。
結香:一種植物,有香氣。
素馨:素馨花,花白色,芳香。
目前資料難以確切知曉創作具體時間和地點。但從詩中閑適的氛圍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初秋時節,于自己的園池邊,悠然自得時所作,體現其對生活中細微美好事物的關注。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初秋園池的草木之景,突出詩人閑適的生活狀態。其特點是語言質樸,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對日常小景的獨特審美。
簾捲秋光里。正黃花、亭亭冉冉,移來眼底。超出紅塵如此淡,始信陶潛歸矣。為料理、明窗凈幾。醉后幾回難采摘,費參詳、幻跡知誰寄。倩窄袖,欲扶起。
蕭疏骨格煙云氣。盡拋辭、蜂忙蝶鬧,香清色膩。彷佛騷人成落魄,瘦到十分難比。剩一片、凄涼滋味。要向西風留小像,傍闌干、月冷霜華細。寫不盡,個中意。
行裝收拾又登鞍,十載風沙甘與酸。
田野欣看黍稷茂,中南遙望白云端。
鐵肩擔道心常熱,棘手成文血不寒。
桃李盈門多韻事,何須惆悵話邯鄲。
有鳥生炎海,飛鳴歷中洲。似鵩形不祥,況乃惡聲如鵂鹠。
朝鳴但?耳,暮鳴增人憂。霜凝日落百草死,更聞此鳥鳴啾啾。
縱橫四野間,歷亂呼其儔。嗟汝身雖微,厲欲凌九州。
老鶴知時寒,低飛尚垂頭。汝獨聲呀呀,妄語叢愆尤。
道傍蒼應應秋始習,一擊不中為爾羞。居然聲氣徹閬苑,造作百怪無時休。
百鳥奔春陽,汝獨凜凜催窮秋。成形受氣安可化,汝誰有口不自由。
周公誅妖鳥,遺教不可求。千年遺孽死不盡,坐令日月慘黷、天地為悲愁。
我欲請王母,天網忽下收。東海求鳳凰,西山鸞鷲鳴相酬。
翛然六合間,眾聲和且稠。此鳥聞之大恨死,馀者驚竄,一日卷舌盡入喉。
巷南敲板報殘更,
街北彈絲行誦經。
已被兩人驚夢斷,
誰家風鴿斗鳴鈴。
息存東澗三湯老,
文我平生盡見之。
身到黃龍山幾度,
卻慚欠讀惠璋碑。
去年瓜大今年小,今年瓜遲去年早。
去年瓜好雨亦好,今年雨澇瓜苗夭。
拖泥帶水補種瓜,秋來的的瓜初花。
風露清微日光爽,蜂腰鶯脰交籬笆。
先生顧之色亦喜,晚食得少味應美。
但莫秋雨復秋田,打落瓜花兼瓜子。
城外園丁一萬家,可曾翻覆泥瓜車。
曙河低,斜月淡。簾外早涼天。
玉樓清唱倚朱弦。馀韻入疏煙。
臉霞輕,眉翠重。欲舞釵鈿搖動。
人人如意祝爐香。為壽百千長。
翠欄清淺柳如帷,
帷外煙光遠可窺。
夜榻晚窗誰是伴,
暑風秋月最相宜。
大度由來說漢王,
疑團千載費猜詳。
轢羹原是尋常事,
何至終身恨不忘。
高遁愛山深,仙蹤詎可尋。
遍行芳草路,方到白云林。
石設巖邊榻,泉鳴澗下琴。
不聞朝市事,應見出塵心。
冒雪沖霜已十程,
狂風乃敢厄吾行。
無人說向江神道,
莫待明年卻世情。
剸劇推才刃,臨機妙斲輪。
傳家得清白,滿腹是精神。
未上金閨籍,空留花縣春。
善人陽報在,蘭玉正詵詵。
舊榻凝塵歲屢更,秋風一雁又南征。弟兄離合情無限,萬里淮天共月明。
南望家山有所思,十年誰共菊花卮。不堪遠雁傳書處,又是重陽送別時。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贊仲尼。
大事既去止可嘆,皇綱已墜如何追。
由茲春秋無義戰,所以定哀多微辭。
絕筆獲麟之一句,堯夫非是愛吟詩。
極目風濤愴夢思,故山迢遞雁書遲。渡江文士成傖父,歸國降人謗義師。老淚縱橫同甫策,雄心消耗稼軒詞。月明海上勞相憶,凄絕天涯共此時。
抱石申屠劇可憐,一庵待死伴枯禪。湛身難訴遺民苦,殉義誰彰故部賢。碧血縱埋非漢土,赤心不死尚唐年。扁舟但益飄零感,過海何曾便是仙!
歸來誰與話酸辛,滿目茫茫劫后塵。末俗囂凌欺客戶,長官尊重薄流民。本無曠土容安插,難恃高文濟困貧。冷守平生心跡在,朝衫零落泣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