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 其三十八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贊仲尼。
大事既去止可嘆,皇綱已墜如何追。
由茲春秋無義戰,所以定哀多微辭。
絕筆獲麟之一句,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贊仲尼。
大事既去止可嘆,皇綱已墜如何追。
由茲春秋無義戰,所以定哀多微辭。
絕筆獲麟之一句,堯夫非是愛吟詩。
我并非喜愛吟詩,這詩是我用來贊頌孔子的。重大的事情已然過去只能嘆息,國家的綱紀已經崩塌又如何挽回。因此春秋時期沒有正義的戰爭,所以在定公、哀公時期多有隱晦的言辭。孔子因獲麟而絕筆這一典故,我并非喜愛吟詩。
堯夫:作者邵雍的字。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皇綱:指國家的綱紀。
春秋無義戰:出自《孟子·盡心下》,指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沒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
定哀多微辭:定、哀是魯定公、魯哀公,孔子作《春秋》,在記定、哀時期的事多有隱晦的言辭。
絕筆獲麟:相傳魯哀公十四年獵獲麒麟,孔子認為這是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的編寫。
邵雍生活在北宋時期,當時社會面臨著內憂外患,政治、經濟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他通過這首詩回顧春秋時期的歷史,借古喻今,表達對社會秩序和文化傳承的關注,同時也是對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和文化價值的肯定。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孔子及其著作《春秋》,突出特點是借歷史事件表達對現實的思考。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邵雍詩歌將哲理與歷史相結合的創作風格,對后世以史入詩有一定影響。
子有君與母,死別復生離。寒月空相照,白云殊未知。驅車出庾嶺,歸里正秋期。望望商丘路,徘徊系所思。
眼前生死日紛紛,天地無心亦斷?。此事難平誰料理,劫灰中有玉俱焚。
西郊下木葉,商意殊不惡。舟輿滯虎阜,言覓方外樂。招?心所歡,日暮倚高閣。沙彌事簡澹,菜飯謝杯勺。云霞閣外留,野興忻有托。相期無奈何,歲晏與俱作。
星郎步履在清禪,雅結新庵賦大圓。譬喻河沙終未盡,含弘法界外無邊。渾成獨轉離諸相,不立中間絕兩偏。聞說毗耶在方丈,眾人欲問卻茫然。焚香置榻拂氍毹,困倚蒲團坐結趺。丈室曾瞻一居士,臺山豈有兩文殊。信心自得超三界,明眼何嘗滯四隅。伯雪相逢能目擊,電機已笑涉泥涂。
十萬山中欲買樓,滇南只隔幾峰頭。秋來兄備一壺酒,更泛撫仙湖上舟。
玄都南畔構幽居,隔斷紅塵俗轍疏。瑤草生香秋榻暝,銀蟬流影夜窗虛。延齡早得還丹訣,味道恒觀太古書。我亦生平慕閒雅,幾時相訪命巾車。
里俗相傳有九龍,昔年棲隱此巖中。煙霄一去□□隔,石戶雙開舊徑通。月影日光東北近,泉聲山色古今同。何當便脫卑凡累,來伴僧閑論苦空。
層巒疊嶂幾重重,萬頃煙波浩渺中。釣艇未歸饒夕照,耳邊蘆葦戰寒風。
斧鉞嚴清禁,風霜動紫霄。向推聊試鯀,終殛豈慚堯。逆黨謀全折,驕兵氣欲消。普天欣止戰,吾計可漁樵。
知子云天義至高,相逢每念筆耕勞。養親未有彫胡飯,慚愧山陰一顧翱。
古來持律讓宣公,何事貪它天食供。身后擬歸慈氏院,眼前不見西來宗。
日斜下北閣,高宴出南榮。歌清隨澗響,舞影向池生。輕花亂粉色,風筱雜弦聲。獨念陽臺下,愿待洛川笙。
十年不到家,到家便辭去。安得作大石,塞斷前頭路。
皎潔瑤臺樹,開花近東觀。素影臨玉階,孤芳入幽幔。
牡亡誰為守關門,激矢虻飛晝亦昏。羞與深仇同日月,不妨孤注擲乾坤。狐裘謀國三公鬨,鼠穴容身四海奔。太息神州傾覆后,猶持黨局付兒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