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 七夕
記摘小園瓜李,七夕年時花底。
呆女嫁癡牛,嫁到良宵十四。
彈指,彈指,好事已成虛事。
記摘小園瓜李,七夕年時花底。
呆女嫁癡牛,嫁到良宵十四。
彈指,彈指,好事已成虛事。
記得往年七夕,在小園里采摘瓜李,在花影下共度時光。如今織女要嫁牛郎,卻拖延到良宵十四。彈指之間,彈指之間,原本的好事已成空。
呆女:指織女,民間傳說中織女為天帝之女,此處以“呆”形容其執(zhí)著。
癡牛:指牛郎(牽牛星),民間傳說中牛郎憨厚癡情,故稱“癡牛”。
良宵十四:指農(nóng)歷十四的夜晚,與七夕(初七)形成時間對比,暗示婚期拖延。
彈指:佛教用語,比喻時間極短,此處強調時光飛逝。
此詞或為詞人借七夕傳統(tǒng)題材,結合個人回憶創(chuàng)作。七夕本是牛郎織女相會之日,詞中卻寫“嫁到良宵十四”,可能暗喻現(xiàn)實中美好約定的延遲或破滅,反映詞人對生活中遺憾的感慨。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與背景無明確記載,推測為詞人對日常瑣事或情感經(jīng)歷的藝術提煉。
全詞以七夕為引,從回憶舊景到感慨現(xiàn)實,通過神話與生活場景的結合,用通俗語言表達對“好事成虛”的無奈,既保留七夕傳說的浪漫,又注入生活真實感,體現(xiàn)小令含蓄雋永的特色。
宋有明德,天保佑之。
以壽繼壽,以慈廣慈。
聲文宣昭,福祉茂綏。
神孫之休,燕及華夷。
三禮崇容,八鑾警衛(wèi)。
有來辰儀,闡徽媯汭。
璇宮肅雍,藻景澄霽。
文子文孫,本支百世。
午困俄驚囀栗留,東風獨立思悠悠。
蜂搜花醴勤王事,燕拓芹巢為子謀。
白發(fā)愁邊添漸密,青春忙里去如流。
無言猛拍欄干曲,恰喜長須薦茗甌。
羽衛(wèi)有嚴,寶書有輝。
昭衍尊名,鋪張上儀。
出其端闈,由于康逵。
比屋延瞻,歌之舞之。
天地不磈立,人為天地心。世無經(jīng)濟學,何以任彌綸。
沛興園綺隠,淵啟虬髯驚。漢唐造草昧,數(shù)子留其名。
我非煙霞徒,息養(yǎng)離世氛。我非云水客,眼空觀劫塵。
有身必有用,用世非榮身。善性自孟子,惡性由荀卿。
氣質誠有駁,良心乃其純。荀卿言治氣,孟子言養(yǎng)心。
治如治稊稗,惡去善自生。養(yǎng)如養(yǎng)佳谷,善長惡亦亡。
善善而惡惡,孟荀同臭馨。安用泥口耳,紛紛爭異名。
寥寥數(shù)千載,塵跡汗簡青。麟死不可作,紀例存其文。
世無公是非,安得真勸懲。西漢豈無人,氣節(jié)冰雪清。
東漢豈無人,長厚性質淳。特立違時好,心事竟埋堙。
紛紛瀾倒徒,空贏身后名。
甬東有異獸,俗名訛曰歆。其形類猴玃,或謂虎之精。
逐人求口食,咿啞小兒聲。滿望乃謝去,不遂輒生嗔。
利爪捥人目,烏喙啄其身。膏血盡且死,適意方欠伸。
行道足一跡,深山晝掩門。眾疑心是獸,何乃面如人。
不知椎剝吏,人面而獸心。
地據(jù)襟喉重,城依雉堞堅。
東漸鄰楚分,南望帶夷邊。
舟楫三川會,封疆五郡連。
人煙繁峽內,風物冠江前。
溪自吳公邑,園由妃子傳。
許雄山共峻,馬援壩相聯(lián)。
灘急群潴沸,崖高落馬懸。
石魚占歲稔,鐵柜驗晴天。
地煖冬無雪,人貧歲不綿。
巖標山谷字,觀塑爾朱仙。
禮神頌祇,福祿來下。
不有榮名,孰緝伊嘏。
千乘萬騎,魚魚雅雅。
皇扉洞開,鞠躬如也。
因地方丘,濟濟多儀。
樂成八變,靈祇格思。
薦余徹豆,神貺昭垂。
億萬斯年,永祐丕基。
欲說賓城好,先夸方物妍。
金羹收稻后,紅臘落梅前。
照座梨偏紫,堆盤荔更鮮。
清州如斗大,盛事數(shù)從前。
崖日神留傳,山高子得仙。
何詩春夢草,張諫力回天。
人物宜旌表,蟲魚不足箋。
重尋佳景冠南州,天與邦人作勝游。
百尺臺成偏得月,四時花放不知秋。
當軒疊嶂高還下,傍檻長溪咽復流。
只道史君能共樂,有誰能會史君憂。
談笑能令國勢強,一時忠義凜秋霜。
挽回騩馭還長樂,直把鴻勛紀太常。
問寢東朝宮殿曉,來庭北使塞垣長。
輔成孝弟光寰宇,竹帛仍傳萬世芳。
慈烏反哺古所稱,不聞乳狗能效顰。
鹿坡王氏世吉人,乞得乳狗于良鄰。
良鄰家貧并日食,狗母長饑骨柴立。
乳狗食竟掉尾歸,嘔食喂母使母肥。
朝餐歸嘔暮復續(xù),獸類之中潁考叔。
紛紛養(yǎng)志多缺如,慚愧四足之韓盧。
當年禁履上星辰,便合登庸秉國鈞。
蓋海旌幢紆出鎮(zhèn),濟川舟楫已知津。
但從渤澥清沂泗,肯把關河自越秦。
醞釀早成六月雨,一朝翻手洗炎塵。
俗臘知多少,龐眉擁毳袍。
看經(jīng)嫌字小,問事愛聲高。
暴日終無厭,登階漸覺勞。
自言曾少壯,游岳兩三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