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二十四首 其一一
三禮崇容,八鑾警衛。
有來辰儀,闡徽媯汭。
璇宮肅雍,藻景澄霽。
文子文孫,本支百世。
三禮崇容,八鑾警衛。
有來辰儀,闡徽媯汭。
璇宮肅雍,藻景澄霽。
文子文孫,本支百世。
以三種禮儀彰顯尊崇,八匹馬拉的車駕有警衛護持。辰時迎來儀典,在媯汭之地闡揚美好的德音。華麗的宮殿里莊重和諧,景色清朗。文王的子孫,本支綿延百世。
三禮:古代的三種禮儀,這里泛指隆重的禮儀。
八鑾:八匹馬拉的車駕,鑾是車鈴。
辰儀:辰時舉行的儀典。
闡徽:闡揚美好的德音。媯汭:傳說中舜居住的地方,后泛指后妃所居之地。
璇宮:華麗的宮殿。肅雍:莊重和諧。
藻景:美麗的景色。澄霽:清朗。
文子文孫:文王的子孫,泛指皇室后裔。
慶元二年(1196 年),朝廷為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后上尊號,此詩當作于此時。當時南宋政權相對穩定,舉行尊號儀式以彰顯皇家威嚴和家族榮耀。
這首詩主旨是為尊上尊號儀式歌功頌德。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展現皇家氣派。在文學史上雖文學價值不突出,但反映當時皇家禮儀文化。
第一玄,直透威音前。第二玄,曾不落正偏。第三玄,照用兩俱全。
合璧熔金天欲暮,大舸迎風,載夢迢迢去。紅蓼灘頭雙白鷺,遠山高巘迷蒼霧。家借三吳深宅住,聽罷清歌,來訪三巴舞。問訊巫云生處路,仙姬識得凡人否。
平生樂游觀,幾欲遍區宇。足力有限量,勝處空默數。馀杭舊名邑,相距才步武。蘇翁綠野詠,方冊每欣睹。朅來始經行,解擔日蹉午。招提略憩倦,爐熏散云縷。上人別累年,省識但能祖。應憐憂患跡,官路還踽踽。將勤設瓜果,就蔭指柵楰。少焉湯浴罷,作意訪奇古。相從到鄰寺,儒宮換堂廡。揆昔列鐘魚,俄此登簋簠。萬法迭成壞,紛紛競誰主。旋陟陂上亭,傾摧幾風雨。老柳不復見,危闌試憑俯。青山幸縈繞,寧暇問秦禹。水流天接處,桑塍間蔬圃。種蓮止坳塘,炊煙莽村聚。咨嗟雜慰快,擬去還眷憮。一笑詩已成,馳奔遽忘苦。
銅壺送客歸家去,玉漏催人好坐禪。何事金吾不惜夜,心燈遍界為君燃。
月下坐聯肩。絮語雙心互惜憐。何似團團花錦簇,嬋娟。秋水晴霞照晚妍。哀樂感中年。歡淚宮商五色鮮。恰羨南塘清夢好,常圓。不是鴛鴦也是仙。
幽幽流水咽香溪,中有子規啼。胡沙千里,湘江九曲,喚汝來歸。絕才絕色生荊楚,日月兩輪飛。琵琶是怨,離騷是血,萬古同悲。
一片荒橋綠水流。夕陽鴉噪甚時休。野煙低度等云浮。莫怪迂倪林下笑,應知顛米雨中愁。江山今古幾春秋。
兩重問答絕聱訛,趙老于中卻勘婆。若不全身探虎穴,安能徹底驗仙陀。
地遠風聲小,山深日影重。一江秋水淡溶溶,過了黃陵祠廟又巴東。屋宇層層出,川原脈脈通。涉江誰為采芙蓉。往矣秋風亭上寇萊公。
片刻歡娛百計溫。蟲沙猿鶴自紛紛。醉醒風雨付閑論。可許蛟龍橫海夢,幾多鶯燕斷花魂。江山底事為誰存。
百丈堂前驗野狐,還如水上捺葫蘆。而今到處全機入,便好當場捋虎須。
巴艇去如飛,巴女明如月。一片巫溪古棧情,商略秋時節。峽雨忽然生,云水都騷屑。惶恐灘頭惶恐風,四面吹涼葉。
道是清夢重尋,滿眼瀟湘來去。宿霧散,初陽曉,露華煙渚。十洲云涌,三山樓起,碧浪天臺,縹緲跡,迷仙塢。環佩藉,冉冉綺霞軒舉。如旅。便覓縈懷香海,斷魂蓮浦。回看畫舸人歸,群玉才調,粉奩吟處。一時月影朦朧,迢迢無奈缺圓,天涯近,佳期阻。誰問訊、春風飄忽難據。千辛萬苦。怎得共、合歡朝暮。從今后,好注定、有情心緒。
蘇州粉箋美如花,萍文霜粒古所誇。近年專制淺蠟色,軟玉瑩膩無纖瑕。盤門系纜高橋住,呼僮徑訪孫華鋪。雕鎪紅碧任成堆,春膏且問如何去。乃知剡溪桃花黃,褚君同譜生殊鄉。買來論擔不計數,直候東風花草香。其時霢霂吹微雨,潤物無聲略膠土。展開千幅向曉空,漬染都勻始輕杵。搗成一色堅且明,幽具本豈鉆公卿。要供海內覓句客,覓句只今誰有名。月湖老仙居胄監,詩好工夫到平淡。寄分聊當野人芹,莫充諫藁恐被焚,便將演綸登北門。
千古清聲老大隨,機鋒壁立杳難窺。未能直下超凡圣,只道將鞋蓋卻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