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變 山花子 其二十六 變三字令
橫釵玉隊綺羅叢。蘭麝熏殘試粉融。初聞歌艷人何奈,墜珠紅。
魂消欲斷燕樓空。屏翠分香鬢影秾。留春誰倩昏黃月,透簾重。
橫釵玉隊綺羅叢。蘭麝熏殘試粉融。初聞歌艷人何奈,墜珠紅。
魂消欲斷燕樓空。屏翠分香鬢影秾。留春誰倩昏黃月,透簾重。
女子們頭戴橫釵,身著綺羅,置身于華麗隊伍中。蘭麝香氣消散,她們試著把香粉揉勻。剛聽到那美妙歌聲,人們不知如何是好,感動得淚如紅珠落下。人去樓空,令人魂消欲斷。屏風翠影中散發著香氣,鬢發濃密。要留住春光,誰能請得動那昏黃的月亮,讓它透過重重簾幕呢。
橫釵:橫插的發釵。玉隊:形容女子隊伍美麗如玉。綺羅叢:穿著華麗絲綢的人群。
蘭麝:蘭草和麝香,泛指香料。熏殘:香氣消散。試粉融:試著把香粉揉勻。
墜珠紅:形容女子感動落淚,淚如紅珠。
燕樓:唐張建封之妾關盼盼所居之樓,后常用來指代女子居所,此處表示人去樓空。
屏翠:屏風的翠影。分香:散發香氣。鬢影秾:鬢發濃密。
倩:請。
由于“詞變 山花子 其二十六 變三字令”并非廣為人知的經典作品,具體創作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可能創作于作者看到女子們的熱鬧場景后,因美好易逝、時光流轉而觸發感慨,在某一特定時期、特定地點有感而發。
這首詞主旨是感慨美好事物的消逝。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美,通過場景轉換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展現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文字駕馭能力。
云壓孤城勢漸低,昏昏臺榭雪霏霏。
人游兔苑何妨醉,使適龍沙未得歸。
夜館月明交素影,曉涂霜重借嚴威。
風前似慰征軺意,先學楊花二月飛。
萬卉趁枯死,香金鬭晚葩。
甘名應得露,野色豈如家。
俗態惜遲暮,芳情誰怨嗟。
重陽樽酒伴,不見牡丹花。
柳際一蟬鳴,停樽忽自驚。
所傷非節物,未立是功名。
默默悲時事,區區狥世情。
不須爭噪急,衰鬢舊霜莖。
顆顆裝成藥灶牙,日邊開處近彤霞。
真宜相閣栽培物,更是仙人種植花。
高行出群猶仰慕,香名超格合洪夸。
諸賢繼有尋芳會,欲奉歡游決自差。
余兄天圣中,尚抑齊安守。余遭所生憂,得歸侍左右。
孤煢獲茍存,朝夕賴誨誘。兄材無不宜,吏治孰可偶。
公庭常寂然,所樂在文酒。臨江三四樓,次第壓城首。
山光拂軒檻,波影撼窗牖。原鸰款集間,萬景皆吾有。
兄詩豪且奇,氣燄摩星斗。優游預賡和,惟自愧荒丑。
于今四十年,日月甚奔走。當時相聚者,十已喪八九。
嘗為春亭記,烏敢示不朽。孫君里中來,云亭廢已久。
徒有舊文在,況足失其手。兄后見曾孫,弟老成衰叟。
一身雖寵榮,百慮鎖紛糾。何如昔日歡,抆泣念愛友。
庇身名邑得嘉禾,銅墨猶嗟滯俊科。
前席未期宣室召,聞弦還繼武城歌。
酒旗穿柳春堤迥,魚艇藏花夕唱和。
對此不勞披縣譜,且求新句解詩魔。
丈夫少也不富貴,胡顏奔走乎塵世。
予年已壯志未行,案上敦敦考文字。
有時愁思不可掇,崢嶸腹中失和氣。
倚官得來太行顛,太行美酒清如天。
長歌忽發淚迸落,一飲一斗心浩然。
嗟乎吾道不如酒,平褫哀樂如摧朽。
讀書百車人不知,地下劉伶吾與歸。
季子治內難,牙也王堤誅。
緩追逸慶父,二子奚親疎。
探情異無將,歸獄茲何辜。
減量自孟德,抽戈實公閭。
旌旗乘曉出郊原,五馬臨風一慨然。
山勢似屏西限晉,地形如掌北擒燕。
麥含豐澤催齊秀,蠶飽柔桑起大眠。
守帥勉希廉與藺,九重高枕不憂邊。
溪堂月榭幾分杯,暫住三峰約便回。
齋榻忽留青竹去,庭除不待玉棺來。
人間如幻寧同恨,天上修文亦用才。
碧秀煙云無限好,此生勿復望崔嵬。
盛夏日苦永,解帶坐小軒。對案不能食,揮汗白雨翻。軋軋過午景,宛轉無由昏。偃臥一榻上,既覺復夢魂。恬然世慮寂,時被蒼蠅喧。睡味勝仙去,忽怳難具論。晨事如隔日,半雜夢寐言。
人生貴壯健,及時取榮尊。夏禹惜寸陰,窮治萬水源。櫛沐風雨中,子哭不入門。況復庸下者,不出強趨奔。奈何耽晝寢,嬾惰守壞垣。
念昔年少時,奮迅期孤騫。筆下驅古風,直趣圣所存。山子逐雷電,安肯服短轅。便將決渤澥,出手洗乾坤。文章竟誤身,大議誰周爰。捽首下牢獄,殗殗如孤豚。法吏使除籍,其過祗一飧。賓朋四散逐,投竄向僻藩。九虎口牙惡,便欲膏其蹯。上賴天子明,不使鉗且髠。
此身自流浪,豈能濟元元。天下無所歸,泛舟旅江邨。春雨看秧稻,落日自灌園。殊鄉寡朋友,孰辨石與琨。卷藏經濟術,強談奉狙猿。閑困尚有待,不忍沈湘沅。
大暑晝閉戶,一徑惡草緐。出嫌烏啅噪,行見蛇蜿蜒。蠹書徒盈篋,濁醪徒盈樽。談笑誰可共,道義孰與敦。終日對稚立,千里遠弟昆。此心既無用,不寢徒自煩。況茲晝景長,但厭枕簟溫。北窗無纖風,返見赤日痕。
流光何輝赫,獨不照覆盆。會當破氛祲,血吻叫帝閽。爛爾正國典,曠然滌群寃。奸讒囚大幽,上壓九昆侖。賢路自肅爽,朝政不復渾。萬物宇宙間,共被陽和恩。
金銅飾巨扉,其上覆高屋。青石鑿雙轍,其下走雕轂。東西翼危墉,陰以捍攻觸。自昔藩鎮強,尚此存遺躅。
后守營厥居,鄆擬苦迫促。余來亦患之,重改敢輕速。會茲歲月深,朽敗鮮完木。一旦忽傾摧,僣跡詎可復。
余得矯前為,命徒墮舊筑。堂皇遂延袤,興寢適涼燠。廊廡悉舒明,瞻望快耳目。移樓成廣廈,面勢壓平陸。
既忘登陟勞,又遠顛躓辱。外將延賓僚,內足燕親族。乘閑娛詩書,遇節振絲竹。頤真與放懷,動靜獲所欲。
于氣貴能養,在禮思無凟。侯邦謹法度,是克綏遐福。逾制茍幸免,更久猶追戮。吾居已絕嫌,道義斯同育。
八龍長鶩造昆丘,七萃前驅縱逸游。
遇雪自裁黃竹唱,捧觴喜答白云謳。
羽陵廣奏隨風逝,崦阜銘蹤共日留。
惆悵璧臺人不返,樂池遺恨素波愁。
回合空山萬疊蒼,磻溪投釣此開疆。
儒家俎豆連洙泗,戰圖戈鋋接楚梁。
四岳子孫終海嶼,諸田意氣盡尸鄉。
不惟仲父能輕重,形勝由來自霸強。
后寢藏衣冠,前廟宅神主。吾聞諸禮經,此制出中古。
秦嬴蝕先法,乃復祭于墓。漢衣以月游,于道蓋無取。
宣帝尊祖廟,失制徧九土。孝元酌前文,一旦悉除去。
魏帝樂銅臺,遺令置歌舞。昏嗣竟從之,此事狂夫阻。
唐制益紛華,諸陵鎖嬪御。曠女日哀吟,于先亦奚補。
吾朝三圣人,乘云不可覩。威靈已霄漢,嗣皇念宗祖。
繪事移天光,刻象肖神武。徧敕舊游地,輸材起宮宇。
階墄扣以金,墻壁衣之黼。功既即奉迎,法仗疊簫鼓。
玩好擇珍奇,目奪不可數。三京佛老家,已有十數處。
朝家雖奉先,越禮古不許。君不祭臣仆,父不祭支庶。
丹楹豈非孝,圣貶甚蕭斧。大祀當以時,寢廟即其所。
惜哉共儉德,乃為侈所蠱。痛乎神圣姿,遂與夷為侶。
蒼生何其愚,瞻嘆走旁午。賤子私自嗟,傷時淚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