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鰲頭浪蹙掀天白,
鯨目光燒半海紅。
(見宋吳坰《五總志》)
(按:《全唐詩》卷八五一據《增修詩話總龜》卷八收“唐末蜀沙門”爾鳥逸句二,與此二句全同,惟前后互乙。今考僧爾鳥未見唐人記載。“鸞”字離作“、鳥”二字,與“爾鳥”二字字形極相近。可知“僧爾鳥”必為“僧鸞”之形訛,非另有其人。)
鰲頭浪蹙掀天白,
鯨目光燒半海紅。
(見宋吳坰《五總志》)
(按:《全唐詩》卷八五一據《增修詩話總龜》卷八收“唐末蜀沙門”爾鳥逸句二,與此二句全同,惟前后互乙。今考僧爾鳥未見唐人記載。“鸞”字離作“、鳥”二字,與“爾鳥”二字字形極相近。可知“僧爾鳥”必為“僧鸞”之形訛,非另有其人。)
鰲魚在浪尖上翻騰,掀起的浪濤像天空一樣白;鯨魚的目光似火燃燒,映紅了半個海面。
鰲頭:傳說中海里的大鰲頭部,這里指鰲魚。
浪蹙:浪濤聚集、翻騰。
掀天白:形容浪濤涌起如天空般潔白。
鯨目:鯨魚的眼睛。
光燒:目光似火燃燒。
此詩創作背景不詳。推測可能是詩人看到大海波瀾壯闊之景,或聽聞海中奇事,有感而發。
這兩句詩以獨特視角描繪大海景象,展現大自然的雄渾力量,體現詩人非凡想象力和豪放風格,在文學創作中為后人提供借鑒。
晚步入空翠,
微茫望不分。
水聲流合澗,
山色斷歸云。
塵外昏鐘徹,
林間清籟聞。
移時星月上,
萬木蔭紛紛。
金山玉海舊家聲,
旌節遙臨政治平。
東海洋洋齊大國,
菁莪藹藹魯諸生。
豐功共道如公肅,
慈誡同稱軼憲英。
蔀屋茅檐趨十郡,
一時瞻拜祝長庚。
幕底層陰黯綺櫳。柳枝搖曳怨東風。鷓鴣聲里春將晚,滿地蒼苔糝落紅。
情默默,恨重重。一年芳事惜匆匆。縻蕪遠道無消息,腸斷零煙剩雨中。
人言我不如公。酒頻中。更把平生湖海、問兒童。
千尺蔓。云葉亂。系長松。卻笑一身纏繞、似衰翁。
世俗紛為偽,
躬行率以誠。
拳拳將母念,
侃侃友于情。
濟物豈求報,
得仁非近名。
誰為太史傳,
獨行有宗英。
絲絲垂柳系歸舟,夾岸人家映荻洲。
借間風光何所似,為言往事勝邗溝。
樓閣交加半籋云,管弦嘈風還相送。
合歡橘子人來采,藟草千年應入夢。
桃花水漲青春老,
船尾蒼煙涼不埽。
夢回篷背聽無聲,
細雨蒙蒙入天曉。
客來春事鳥初啼,
客去春情花亂飛。
試對山靈歌水調,
勝教春與客同歸。
江上春山青可憐,角巾同泛過江船。峰光仄起通人徑,海色平鋪到酒筵。煙月光搖洲樹動,風濤聲撼石堂懸。驅馳久恨妨清興,徒倚廢知廢夜眠。
靈峰為愛及春游,冉冉風煙數倚樓。海上帆檣夷夏接,江間臺殿古今浮。行逢嘉樹韶華動,坐傍高云客思愁。鐵甕不孤開大府,紫宮遙拱對神州。
友鶯夢蝶。尋花問柳深相結。教春去后群芳歇。零落朋游,辜負好時節。
眼邊愁緒多于發。迢迢一水通吳越。舊歡新恨都休說。坐暖殘紅,沈醉碧天闊。
髣髴依蠻室,林端鳥道縈。煙疑云異色,松接澗同聲。樹古龍蛇蚴,巖嵬虎豹獰。野花舞狂蝶,栩栩夢莊生。
塢闊廜蘇小,奇峰疊翠屏。巖頭通鳥跡,山脊走龍形。峽斷風偏勁,林幽天欲冥。流泉不知處,虛谷響泠泠。
寂寞無塵事,茅茨秀嶺連。密蘿蒙灌木,亂石隱流泉。蟬噪云間樹,鳥飛山外天。孤云自明滅,應達主人玄。
大江驅蜀下海門,東陵中扼禹所云。洞庭北貫江橫分,極望長沙空白云。
華亭宗伯畫死杰,家在江南臥黃葉。夢游賈杜傷心地,萬古湖南自清絕。
扁舟上溯縱所之,千巖萬壑皆生姿。遙睇衡山泊湘渚,應是先生閣筆時。
三百年來如逝水,斷縑玉碎埋燕市。亂云脫壞隨卷舒,殘樹迷離半生死。
吾師筆法華亭傳,一一點染還天全。少陵脫字真可補,道子破佛嗟無緣。
公今付我傳孫子,他日南歸水云里。呼兒展畫對瀟湘,再拜謝公不敢忘。
高臺欲上雨濛濛
虎踞龍盤在眼中
萬古青山還洛下
一丘黃壤自江東
謝公著屐何曾到
梁武談經亦已空
好是五陵歌酒地
年年芳草恨春風
銅轂轔轔向虎溪。
迎眸漸漸綠煙迷。
為伊未醉卻如泥。
填海不愁無怨鳥,
通心差幸有靈犀。
千山萬水會相依。
閒伴曉云籠淺瀨
半和秋雨羃寒沙
溶溶泄泄拖輕素
遮盡漁蓑與釣槎
倒冠一笑,華發玉簪折。陽關自來凄斷,卻怪歌聲滑。放浪兒童歸舍,莫惱比鄰鴨。水連山接。看君歸興,如醉中醒、夢中覺。
江上吳儂問我,一一煩君說。坐客尊酒頻空,剩欠真珠壓。手把魚竿未穩,長向滄浪學。問愁誰怯。可堪楊柳,先作東風滿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