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偈 九十八
端坐求如法,
如法轉相違。
拋法無心取,
始自卻來歸。
無求出三界,
有念則成癡。
求佛覓解脫,
不是丈夫兒。
端坐求如法,
如法轉相違。
拋法無心取,
始自卻來歸。
無求出三界,
有念則成癡。
求佛覓解脫,
不是丈夫兒。
端身正坐尋求契合佛法的方法,越是刻意求法反而越與佛法相悖。拋開對法相的執著、無心求取,才真正回歸本真的覺悟。無求之心才能超出三界束縛,若有執著之念便是癡愚。刻意求佛尋求解脫,算不得真正有擔當的大丈夫。
如法:符合佛法的修行方法或法相。
轉相違:反而違背、背離。
拋法:拋開對法相的執著,不刻意追求外在形式的佛法。
三界:佛教術語,指欲界、色界、無色界,為眾生生死輪回的世界。
丈夫兒:此處指真正覺悟、有擔當的修行人。
此詩為唐代禪宗偈頌,創作于禪宗興盛時期。當時禪宗強調‘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主張直指本心、見性成佛。作者通過此偈批判執著于法相的修行方式,引導修行人破除對形式與概念的依賴,回歸內在心性的覺悟。
全詩主旨為破除對法相的執著,主張無求無心、自然解脫的禪法,體現了禪宗‘離相無念’的核心思想。語言質樸直白,思想深刻,是禪宗心性論的典型體現,對理解唐代禪宗修行觀具有參考價值。
水國南無畔,
扁舟北未期。
鄉情淮上失,
歸夢郢中疑。
木落知寒近,
山長見日遲。
客行心緒亂,
不及洛陽時。
一興微塵念,橫有朝露身。
如是覩陰界,何方置我人。
礙有固為主,趣空寧舍賓。
洗心詎懸解,悟道正迷津。
因愛果生病,從貪始覺貧。
色聲非彼妄,浮幻即吾真。
四達竟何遣,萬殊安可塵。
胡生但高枕,寂寞與誰鄰。
戰勝不謀食,理齊甘負薪。
予若未始異,詎論疎與親。
夜久聞羗笛,寥寥虛客堂。
山空響不散,谿靜曲宜長。
草木生邊氣,城池泛夕涼。
虛然異風出,髣髴宿平陽。
塞外蕭條望
征人此路賒
邊聲亂朔馬
秋色引胡笳
遙嶂侵歸日
長城帶晚霞
斷蓬飛古戍
連鴈聚寒沙
海暗云無葉
山春雪作花
丈夫期報主
萬里獨辭家
海上移珍木,
樓前詠所思。
遙聞下車日,
正在落花時。
舊綠香行蓋,
新紅灑步綦。
從來寒不易,
終見久逾滋。
永夕臥煙塘,
蕭條天一方。
秋風淮水落,
寒夜楚歌長。
宿莽非中土,
鱸魚豈我鄉。
孤舟行已倦,
南越尚茫茫。
何意重關道,千年過圣皇。
幽林承睿澤,閑客見清光。
日御仙途遠,山靈壽域長。
寒云入晉薄,春樹隔汾香。
國佐同時雨,天文屬歲陽。
從來漢家盛,未若此巡方。
荒壘三秋夕,窮郊萬里平。
海陰凝獨樹,日氣下連營。
戎斾霜旋重,邊裘夜更輕。
將軍猶轉戰,都尉不成名。
折柳悲春曲,吹笳斷夜聲。
明年漢使返,須筑受降城。
櫂女飾銀鉤,新妝下翠樓。霜絲青桂檝,蘭栧紫霞舟。
水落金陵曙,風起洞庭秋。扣舷過曲浦,飛帆越回流。
影入桃花浪,香飄杜若洲。洲長殊未返,蕭散云霞晚。
日下大江平,煙生歸岸遠。岸遠聞潮波,爭途游戲多。
因聲趙津女,來聽采菱歌。
於穆圣皇,
六葉重光。
太原刻頌,
后土疏場。
寶鼎呈符,
歊云孕祥。
禮樂備矣,
降福穰穰。
匈奴邇河朔,漢地須戎旅。
天子擇英才,朝端出監撫。
流星下閶闔,寶鉞專公輔。
禮物生光輝,宸章備恩詡。
有征視矛戟,制勝唯樽俎。
彼美何壯哉,桓桓擅斯舉。
聲華振臺閣,功德標文武。
奉國知命輕,忘家以身許。
安人在勤恤,保大殫襟俯。
此外無異言,同情報明主。
陽鳥南飛夜,陰山北地寒。
漢家征戍客,年歲在樓蘭。
玉塞朔風起,金河秋月團。
邊聲入鼓吹,霜氣下旌竿。
海外歸書斷,天涯旅鬢殘。
子卿猶奉使,常向節旄看。
靈具醉,杳熙熙。
靈將往,眇禗禗。
愿明德,吐正詞。
爛遺光,流禎祺。
魏國山河險,
周王警蹕回。
九旗云際出,
萬騎谷中來。
石路行將盡,
煙郊望忽開。
賞矜垂柳報,
春畏落花催。
興逸橫汾什,
恩褒作頌才。
小臣瞻日月,
延首詠康哉。
扈蹕游玄地,陪仙瞰紫微。
似邁銖衣刼,將同羽化飛。
雕戈秋日麗,寶劒曉霜霏。
獻觴乘菊序,長愿奉天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