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荅張說扈從南出雀鼠谷之作
魏國山河險,
周王警蹕回。
九旗云際出,
萬騎谷中來。
石路行將盡,
煙郊望忽開。
賞矜垂柳報,
春畏落花催。
興逸橫汾什,
恩褒作頌才。
小臣瞻日月,
延首詠康哉。
魏國山河險,
周王警蹕回。
九旗云際出,
萬騎谷中來。
石路行將盡,
煙郊望忽開。
賞矜垂柳報,
春畏落花催。
興逸橫汾什,
恩褒作頌才。
小臣瞻日月,
延首詠康哉。
魏國故地山河險峻,帝王出行警戒返回。九種旗幟從云端出現,萬千騎兵自山谷中來。石路即將走到盡頭,煙霧籠罩的郊野忽然展開。欣賞感嘆垂柳報春,春日害怕落花催暮。興致超逸如武帝《橫汾》詩,蒙受褒獎愧為作頌之才。小臣仰望日月光輝,伸長脖子詠唱太平之世。
警蹕(bì):帝王出行時清道戒嚴的儀仗。
九旗:多種旗幟,代指帝王儀仗。
橫汾什:指漢武帝《秋風辭》,因武帝曾泛舟汾水作此詩,故稱。
康哉:出自《尚書·益稷》“庶事康哉”,指天下太平。
此詩為奉和唐玄宗應張說扈從南出雀鼠谷之作而作。雀鼠谷位于今山西介休,為南北交通要道。唐玄宗開元年間國力強盛,帝王出巡彰顯威儀,張說作為扈從大臣作詩,玄宗賜和,作者奉命應和,詩中既頌帝王之威,亦贊春日之盛,反映盛唐氣象。
全詩緊扣‘扈從南出’主題,前半寫山河之險與出巡儀仗的壯觀,后半轉寫春景變化與創作靈感,尾聯表達臣子頌揚之情。語言工整,用典自然,既體現應制詩的莊重,又不失細膩,是盛唐歌頌帝王與盛世的典型作品。
樂哉侯之堂兮,高門桀兮蘭锜。切云冠之峨峨兮,四牡矯兮戾止。夜悠悠其未晨兮,紛侯庭之徙履。云容容而承楣兮,日澹澹兮階戺。雨雪晛其將流兮,黃宮動乎子美。爰俶生之煌煌兮,又尚茲夫介祉。嚴若植其姣服兮,侯何須兮堂際。進蕙幬予稱觥兮,芬予席之蘭茝。朱顏忽其滿堂兮,五音昌兮來會。藐姑射之綽約兮,愿愨保而為使。洵侯堂之可樂兮,與日月其無圮。
岸曲紛紛已弄煙,園林點點欲爭然。何人折取歸深院,兩樣風光在眼前。
珍重江南庾子山,詩名晚歲滿江關。應須剩讀書千卷,始在班揚伯仲間。
□□□□濯塵纓。嚴瀨磻溪有重輕。多少事,古今情。今人當似古人清。
鳳兮鳳兮德未衰,九苞耀采垂天來。倏然鵬程翔九萬,不比孔雀五里一徘徊。又如行空騰驥足,無勞風人我馬歌虺隤。是鳳是仙是夢影,但覺云光叆叇青旻開。我方神游兼目送,鹢退豹隱胡為哉。生當喪亂今何世,丹崦日暮紅桐死。鶴鸛猶羞雞鶩爭,鳳麟豈兆河圖瑞。文翥和鏘一笑逢,付與華胥為游戲。色相匆匆轉瞬消,飛艎天末遙相繼。我猶列子曾御風,前塵入夢原非異。憶昔揚舲駛太空,朝發羅馬夕奧匈。俯瞰邦國如結衲,橫掠山岳如轉蓬。上界下界白云海,千朵萬朵碧芙蓉。豐隆肆威曜靈灼,光使目瞇聲耳聾。機聲一葉能遒勁,捭闔浩蕩穿鴻濛。當時疏懶無詩紀,今摭殘夢為補未竟工。或云斂翮墮艇非佳讖,我聞斯語瓠犀粲。前賢籀理齊彭殤,況屬幻夢難憑驗。縱教鎩羽甘為鳳,便使摧機甘為艦。但期天上駐精魂,豈向人間論修短。
風雨來時獨倚欄,綠荷池上?微瀾。試看瑟瑟蕭蕭處,無數明珠走翠盤。
彈指虛空不夜城,市煙海氣漫縱橫。更無燈火闌珊處,卻與何人共月明。
梁王宅里參差見,山簡池邊爛熳栽。記得九霄秋月上,滿庭清影覆蒼苔。
一物周天至,洪纖盡晏然。車書無異俗,甲子并豐年。奇技皆歸樸,征夫亦服田。君王故不有,臺鼎合韋弦。
東湖高士有云孫,句夢池塘論過秦。海內故人流落盡,病夫杯渡不嫌頻。
拖露摶風海嶠來,觚棱寂寂自樓臺。春光不比承平日,淚眼看花薦一杯。
娑婆苦,長劫受輪回。不斷苦因離火宅,祗隨業報入胞胎。辜負這靈臺。朝又暮,寒暑急相催。一個幻身能幾日,百端機巧袞塵埃。何得出頭來。
□卯灣頭屋數間。放船收盡一溪山。聊適興,且怡顏。問天難買是真閑。
日斜投宿古禪扉,老宿過同東院西。到處葛藤無用處,試尋梅萼亞疏籬。
海天空闊九皋深,飛下松間聽鼓琴。明日飄然又何處?白云與爾共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