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登北山寺西閣樓馮禪師茶酌贈崔少府一首
開[士](土)相逢暮飲茶,高樓并坐望三巴。
碧嶂不知何劫石,清江流盡幾恒沙。
??煙處處香慈竹,溪雨朝朝潤覺花。
道勝自然長法喜,應令遷客小溈華。
開[士](土)相逢暮飲茶,高樓并坐望三巴。
碧嶂不知何劫石,清江流盡幾恒沙。
??煙處處香慈竹,溪雨朝朝潤覺花。
道勝自然長法喜,應令遷客小溈華。
與高僧傍晚相逢一起飲茶,在高樓上并肩而坐眺望三巴之地。那碧綠的山巒不知是哪一劫難留存的石頭,清澈的江水不知流走了多少如恒河沙般的歲月。香爐的煙霧處處熏香了慈竹,溪邊的雨天天滋潤著覺花。道德高尚自然常常心生法喜,應該能讓被貶謫的人稍感安慰如同置身小溈華。
開士:指高僧。
三巴:東漢末益州牧劉璋分巴郡為永寧、固陵、巴三郡,后又改為巴、巴東、巴西三郡,稱為三巴,在今四川東部地區。
何劫石:不知經過多少劫數留存的石頭,劫為佛教時間單位。
恒沙:恒河沙,佛教常用以形容數量極多。
慈竹:竹名。
覺花:可能是具有佛教寓意的花。
法喜:佛教用語,指聞法、見法而生喜悅。
遷客:被貶謫到外地的官員。
小溈華:溈山是佛教名山,小溈華可能是類似有佛境意味的地方。
由于資料有限,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北山寺與馮禪師飲茶時所作。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寧靜的心境,在與高僧的交流中感悟佛法,同時看到被貶的崔少府,心生安慰之意。
這首詩主旨圍繞佛法感悟與對遷客安慰。其突出特點是充滿禪意,將自然景觀與佛教元素融合。在文學史上雖不太知名,但體現了唐代詩歌受佛教文化影響的特點。
棟風寂寞。又春衫收拾,輕容初著。黛綠誰描,贏得相思玉樓削。不信如年晝悄,被一縷、沉馢消卻。定引亂、媚蝶憐香,尋影度奩角。
腮托。嫩蔥剝。撥宿火溫黁,銷餅焚鵲。湘筠幾薄。六尺屏山自丘壑。膽樣瓶銜雀尾,伴睡鴨、馀熏燈閣。又漸漸、茶煙起,也穿翠幕。
平生結得楮生緣,覓句抄書日費捐。只有夜窗宜暫舍,也須包裹伴幽眠。
瑟縮從渠體尚生,不妨攲擁度天明。書生活計能消底,太息牛衣王仲卿。
度夕陰風吹扊扅,布衾如鐵念嬌兒。夜來例拜奇溫賜,但覺安眠曉不知。
識字誰令勝爛奚,自應無褐更無衣。宵安亦念明朝計,兒報屋檐生早暉。
暮云籠山碧,綠樹沉流影。
中江瀑珠分,孤嶼畫檐整。
團圞紫茸合,森蕭翠光冷。
秀挺既歆別,高涵亦危秉。
煙浦極遠天,槲香吹隔嶺。
凌晨溯兩槳,即目飽幽境。
萬古蒼梧愁,因茲慰孤耿。
赫赫清軍吏,百縣罹疾威。傴僂入公堂,出門無完肌。亦有在中庭,頃刻斃鞭笞。
肫肫涖川子,駿奔立階墀。憫民太無辜,委曲陳哀詞。上官為平反,南海免瘡痍。清風驅溽暑,人今有口碑。
記得春游逐管弦。紅板橋邊。白板門前。閑花野草為誰妍。蜂也喧喧。蝶也翩翩。
風月何嘗負少年?;ǖ赘梵邸A庖黛?。而今回首總凄然。舊事如煙。舊夢如仙。
一抹胭脂艷夕陽。品字兒窗。卐字兒墻。個中光景費端詳。清是花香。濃是花光。
無計能消酒一觴。燕與商量。鶯與平章。五張六角逐年忙。老了秋娘。病了簫郎。
何處紅樓夜月明。樓上吹笙。樓下彈箏。綺窗珠箔最瓏玲。人倚銀屏?;ㄓ车駲簟?
容易游仙容易醒。夢窗瑤京。盼斷云軿。青衫燈下百愁生。紅淚盈盈。綠鬢星星。
誤入仙源亦足夸。飽吃胡麻。飽看桃花。劉郎一去計原差。拋了仙家。負了艷霞。
青鳥沉沉信轉賒。天上靈媧。海外仙槎。莫將幽怨托琵琶。一卷南華。一部楞伽。
當日雙縑直萬緡,
買留柯葉拂星辰。
上巢絕頂饒千鶴,
下憩清陰可百人。
乾坤無處置狂才,只合抽身走夜臺。
筆落鬼神終避焰,哭殘山水為留哀。
塞高雞鹿彎弓出,梁擁黿鼉草檄來。
大府機謀誰倚仗,一樽空自酹蒼苔。
波清日暖足優游,
去去來來總自由。
只為貪心除未得,
竟隨香餌上金鉤。
飛來鶯燕,驚破綠窗殘夢??磶滋幓ɑ枇?,云暗煙籠。望帝春心,枝頭曾否解啼紅。闌干曲曲,游絲細細,愁殺游蜂。
長記那時,成蹊桃李,一樣鮮秾。到此際、風風雨雨,誰寫春容。迢遞仙源,何人尋約到山中。蛾眉休說,入門時候,妒恨偏工。
隴樹收殘雨,江舟帶暮煙??统探褚顾蓿l夢幾宵懸。水接湖南路,山開嶺外天。昔時孤騎繞,過此重凄然。
二水湞陽合,千峰楚甸分。驅車曾鳥道,弭棹此鷗群。作客春多雨,懷人樹有云。江聲緣瀑急,永夜此中聞。
舟楫頻來往,江山自渺漫。風湍聊暫息,旅酌不成歡。舊事追相憶,新愁別轉難。推篷占霽色,羈思稍能寬。
落魄人間不記年,
晚營茆棟鏡湖邊。
室空惟是四壁立,
面瘦漸生雙頰顴。
地僻門無殘客到,
歲豐路有醉人眠。
君看朝市紅塵鬧,
始信吾曹是地仙。
記得花枝各一簪
同門回首愧淵沉
筆枯自覺橫軍澀
綆短焉能汲古深
苦教兒孫如有志
學權子母又何心
談天數及周天度
可獲貞元起自今
忠萬樓中南北望
南州煙水北州云
兩州何事偏相憶
各是籠禽作使君
飛騎將軍入虜庭,
兵機煉得十分精。
誰知敗績緣欺敵,
致使凌煙易姓名。
上壽今何憾,
殷憂昔備嘗。
分燈照鄰女,
畫荻訓賢郎。
石窌將開邑,
隴阡自表岡。
吾衰彤管廢,
短些不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