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賀秘監歸會稽詩
遠節忘榮趣,全真悟道微。
登朝四皓客,辭老二疏歸。
圣主欽玄德,臺臣餞羽衣。
丹丘不可接,鳧舄幾時飛。
(見《會稽掇英總集》卷二)
遠節忘榮趣,全真悟道微。
登朝四皓客,辭老二疏歸。
圣主欽玄德,臺臣餞羽衣。
丹丘不可接,鳧舄幾時飛。
(見《會稽掇英總集》卷二)
您有高遠的節操,忘卻榮華,追求本真,領悟了深奧的道。您入朝為官如同商山四皓般賢明,如今辭官歸鄉好似二疏一樣灑脫。圣主欽佩您的高尚品德,朝中大臣為身著羽衣的您餞行。那仙鄉丹丘難以接近,不知您何時能如王喬般乘鳧舄飛去。
遠節:高遠的節操。榮趣:榮華之趣。
全真:保持本性。道微:深奧的道。
四皓客:指商山四皓,秦末漢初隱居商山的四位老者,后被太子劉盈請出山。
二疏:指西漢的疏廣、疏受叔侄,二人在官高位顯時主動辭官歸鄉。
玄德:高尚的品德。
羽衣:道士的服飾,這里指賀秘監。
丹丘: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鳧舄:《后漢書·方術傳》記載,王喬為葉縣令,有神術,常穿雙鳧所化之鞋飛到京城朝見皇帝。
賀秘監即賀知章,他在晚年向唐玄宗請求還鄉為道士。此詩應是賀知章辭官歸會稽時,作者為其送行所作。當時賀知章在朝中德高望重,他的歸隱引起眾人關注,作者以詩表達對他的敬意和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賀知章的高尚品德和灑脫歸隱。其特點是用典精妙,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送別文化和對賢能之士的推崇。
出處從來定,榮華取次休。
嘗看居相府,只似在安州。
不事千金產,能捐萬戶侯。
哀哉天報施,僅免葬江流。
李侯神仙才,宇宙在其手。
古篆夸雄奇,鐵柱貫金鈕。
標榜黃帝祠,字畫氣渾厚。
想當落筆時,云夢吞八九。
每傳風雨夜,蜿蜿龍蛇走。
光怪發巖竇,草木潤不朽。
鬼物煩?訶,一旦忽失守。
隨煙遽飛騰,無復世間有。
因訪山中人,石刻尚仍舊。
誰能一新之,易若運諸肘。
寄岳云,安九夏。
無間綠,實瀟灑。
碧溪頭,古松下。
臥槃陀,晝復夜。
病懶逢春不似春,已衰心力未閑身。
入關勝跡都題漢,度隴方言漫計秦。
人會一時親賈馬,交情千里屬雷陳。
漸知歸計無多事,只待男婚女嫁人。
子學有余力,我生無定居。
與人常不合,謀己一何疏。
酒熟同誰酌,詩成懶自書。
會須還潁水,高枕閉吾廬。
襄陽耆舊足高風,不識州城有德公。
器業我應居眾后,姓名今恥達宸聰。
文章末技知何用,衣食殘年嘆屢空。
朋友贈言當儆戒,恨君虛美一篇中。
杜云姜被每相思,物換星移又一期。
知汝再尋鸚鵡賦,起予深念鹡鸰詩。
山寒久厭猿啼苦,水闊那堪雁到遲。
好約春風共攜手,玉壺沽酒系青絲。
吏情臨老盍偷閑,異縣人風倦往還。
古屋半摧元是冢,重岡相帶不成山。
升平是處容糊口,應接非心祗強顏。
早晚騎鯨跨滄海,欲拋簪笏寄人間。
寺壓高臺最上頭,一亭新就得清游。
天連遠岫交相碧,地枕長江分外幽。
煙際晴光渾不斷,望中詩思浩難收。
公余幸有賓朋樂,聊把狂篇索唱酬。
巖巖寥陽殿,東有蔽牛杉。
下無蘿薜拘,上有云霧參。
靈根不納老,秀色長如天。
已據煙霞都,更帶星斗銜。
成名在圖籍,匠手安得芟。
由來非自謀,時值本不凡。
鸞鶴豈無侶,棲翔倚???。
詎知高古林,大用有所堪。
幽居山霧合,日色曉相交。
凍馬空嘶櫪,癡鴉不離巢。
舊醅澄綠沫,新橘破朱苞。
我豈揚雄比,無須苦客嘲。
墻濕生野蒿,簷低脅嘉樹。
涼飚屋上過,故以逃大暑。
念彼遠戍人,荷戈事軍旅。
而我幸安寧,尚愧林泉主。
教子生前貴,休官物外榮。
居家金節重,開戶玉棺輕。
江水元如舊,松林長未成。
祗應山鳥憾,長向垅頭鳴。
金色成千界,毫光獨萬緣。
堂名斯擬象,法眼示通圓。
座踞軒楹內,明觀善惡前。
吾當除滯見,清信奉周旋。
煙花寒已凝,風色寒猶惡。
路雪愛縈綿,簷澌訝垂籜。
途行想前事,數歲只如昨。
漸欲過陰崖,愁看冰鑿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