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山即事
吏情臨老盍偷閑,異縣人風倦往還。
古屋半摧元是冢,重岡相帶不成山。
升平是處容糊口,應接非心祗強顏。
早晚騎鯨跨滄海,欲拋簪笏寄人間。
吏情臨老盍偷閑,異縣人風倦往還。
古屋半摧元是冢,重岡相帶不成山。
升平是處容糊口,應接非心祗強顏。
早晚騎鯨跨滄海,欲拋簪笏寄人間。
為官之情到了年老之時本應偷閑,身處異地對人情往來感到疲倦。古老的房屋大半坍塌,原來竟是墳墓;重疊的山岡相連,卻不成真正的山巒。太平盛世處處能勉強維持生計,應接人事并非出自真心,只是強裝笑顏。遲早要騎鯨遨游滄海,想要拋下官職寄身于人間。
盍:何不。
異縣:指他鄉。
元:同“原”,原來。
相帶:相連。
升平:太平。
祗:只。
騎鯨:指隱遁或游仙。
簪笏:代指官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晚年,在異地為官,面對官場的應酬和生活的平淡,心生倦意,渴望擺脫束縛。當時應處于相對太平的時期,但詩人對這種按部就班的生活感到不滿。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歸隱的愿望。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與直抒胸臆相結合,語言樸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著名詩篇,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官場中的一種普遍心境。
黃牛遇虎南山下,夜見白石心中怕。牧童牧犢畏虎欺,挽弓邏之不敢離。削竹為簇蒿為箭,射虎恨不穿虎皮。嗟汝虎爾勿欺我犢,我犢有日頭生角。
久戍天山著鐵衣,朔風獵獵雪霏霏。昨來聞下輪臺詔,知是夫君不日歸。
湖上春光接貴游,湖陰山水獨宜秋。林泉老我雙蓬鬢,風雨還家一釣丹。望遠時登黃葉寺,采芳多佇白蘋洲。相看獨有南州士,高臥孤山百尺樓。
嬿婉倏已捐,室廬亦蕪漫。遺器經手澤,狼籍任漂散。束素妥冥魂,虛位陳遺玩。鏡臺永謝影,蕙草空依幔。凄凄風動壁,沈沈秋方晏。盤餐徒在茲,無人來舉案。
輦金治陵三涉春,樓臺朱邸爭嶙峋。寶城未半玉步改,殯宮涕淚來孤臣。當年貶官坐少戇,晚被召對還批鱗。擊奸不中掛冠逝,留得板蕩酬恩身。瓦鐙雪屋凍徹骨,自況廬墓山中人。朝晡上食從拜下,哀動陵戶喧州民。馂馀籩實遠見餉,感念疇昔滋悲辛。先皇初政媲元祐,卅載誰造淪胥因?受遺一老卒祈死,可惜此座天無親。近聞雄文誄沙麓,譽以堯舜卑宣仁。一抔合窆縱稍殺,要勝醵葬思陵貧。春冰既解趣將作,誠感忍吝司農緡?山泉生癭詎可久,準擬復土及霜晨。世人莫漫嘲顧怪,此義一發今千鈞。
吁嗟此日不再得,今古幾人持道脈。先賢講學舊東林,明府得朋新麗澤。四子言如萬斛珠,二泉說與千金易。絳帳清風拂子衿,黃堂化雨潤丘陌。一旦歸輿賦隨初,吾道雖南馬首北。仲尼歸魯是何年,泗水泉林并增色。田間遺老頓無主,使我攀車淚沾臆。草深一丈講堂前,吁嗟此日不再得。
春風麥隴連蠻芊,細雨梨花問海棠。
千村奔走浪塵沙,又報西兵沸鼓笳。厄會有誰知死所,危途無處問生涯。孤鐙閉戶一山雨,遠夢當書三處家。最怕入深饑莫忍,難逢流水出胡麻。
造物寧非念老生,池亭幽事悉施行。群魚聚散忽無跡,孤蝶去來如有情。小硙落茶紛雪片,寒泉得火作松聲。曲肱假寐翛然寤,不為敲門夢不成。茅舍蘆藩枕小灘,蕭森那復畏炎官。醉床酒解香初過,懶架書橫夢未殘。饞愛流匙菰米滑,渴便滿杓粟漿酸。兒孫幸有團欒樂,未覺浮生一笑難。
朝來雨不止,薄暮晃新晴。萬壑泉爭赴,千峰云亂行。鳥擎林葉重,鴨泛水花輕。吏隱真投跡,篇章取次成。
不系萍蹤任往還,偶然西蜀踏千山。山川磊落云天迥,風雪騎驢出劍關。
歇盡真空透活機,兒孫相接命如絲。今無倒指空腸斷,杜宇血啼花上枝。
云暗少城東,看夕陰昏處,新綠初顯。惆悵獨歸路,送天邊春眼。湘水泛舟何時,早燕子、分明檣上見。算別后、便佳期誤了,垂楊如線。七載西山看暮云,料舊夢無跡,郡齋苔暖。游屐更迢遙,獨啼鵑相喚。有些殘剩山川,對暮色、付教天管。客里放春歸,訝道楚江潮滿。
桂樹何蒼蒼,秋來花更芳。自言歲寒性,不知露與霜。幽人重其德,徙植臨前堂。連拳八九樹,偃蹇二三行。枝枝自相糾,葉葉還相當。去來雙鴻鵠,棲息兩鴛鴦。榮蔭誠不厚,斤斧亦勿傷。赤心許君時,此意那可忘。
披圖如見錦袍仙,正詠銀河落九天。百疊云屏煙霧里,石梁聽雪定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