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昌宮
龍虎旌旗雨露飄,
玉樓歌斷碧山遙。
玄宗上馬太真去,
紅樹滿園香自銷。
龍虎旌旗雨露飄,
玉樓歌斷碧山遙。
玄宗上馬太真去,
紅樹滿園香自銷。
皇帝的儀仗旌旗在雨露中飄揚,華麗樓閣中歌聲已歇,青山顯得那么遙遠。唐玄宗騎馬帶著楊貴妃離去,滿院的紅樹花香也自然消散。
龍虎旌旗:指皇帝的儀仗,龍和虎是皇權的象征。
雨露:既指自然界的雨露,也有皇恩之意。
玉樓:華麗的樓閣。
太真:楊貴妃原名楊玉環,被度為女道士時號太真。
連昌宮是唐代皇帝行宮,安史之亂后逐漸荒廢。此詩創作于安史之亂后,當時社會動蕩,國家由盛轉衰。詩人目睹連昌宮的破敗景象,回憶起昔日的繁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連昌宮的興衰反映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變遷。其特點是通過典型場景的描寫和今昔對比,生動展現歷史滄桑。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時代變遷的佳作,為后世了解唐代社會提供了形象資料。
征人去年戍遼水,夜得邊書字盈紙。
揮刀就燭裁紅綺,結作同心荅千里。
君寄邊書書莫絕,妾荅同心心自結。
同心再解心不離,書字頻看字愁滅。
結成一夜和淚封,貯書只在懷袖中。
莫如書字故難久,愿學同心長可同。
吾愛山中樹,繁英滿目鮮。
臨風飄碎錦,映日亂非煙。
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
豈知幽獨客,賴此當朱弦。
出谷才浮芥,中園已濫觴。
逶迤過竹塢,浩淼走蘭塘。
夜靜聞魚躍,風微見鴈翔。
從茲東向海,可泛濟川航。
九月夜如年,幽房勞別夢。
不知別日遠,夜夜猶相送。
玉床暗蟲響,錦席寒淚凍。
明鏡失舊人,空林誤歸鳳。
新年堪愛惜,錦字亦珍重。
一念皎皎時,幽襟非所用。
溪上藥苗齊,豐茸正堪掇。
皆能扶我壽,豈止堅肌骨。
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陽蕨。
豈如甘谷士,只得香泉啜。
菱歌罷唱鹢舟回,雪鷺銀鷗左右來。
霞散浦邊云錦截,月升湖面鏡波開。
魚驚翠羽金鱗躍,蓮脫紅衣紫菂摧。
淮口值春偏悵望,數株臨水是寒梅。
東南舊美凌霜操,五月凝陰入坐寒。
煙惹翠梢含玉露,粉開春籜聳瑯玕。
莫令戲馬童兒見,試引為龍道士看。
知爾結根香實在,鳳皇終擬下云端。
綠荷舒卷涼風曉,紅萼開縈紫菂重。
游女漢臯爭笑臉,二妃湘浦竝愁容。
自含秋露貞姿結,不競春妖冶態秾。
終恐玉京仙子識,卻將歸種碧池峰。
聞有三株樹,惟應秘閬風。
珊瑚不生葉,朱草又無叢。
未若凌云栢,常能終歲紅。
晨霞與落日,相照在巖中。
金氣白日來,疎黃滿河關。
平居乏愉悅,況復身險艱。
一憶故鄉居,一望客人還。
兩心四海中,誰不傷朱顏。
雙燕不巢樹,浮萍不出山。
性命君由天,安得易其間。
休悲砌蟲苦,此日無人閑。
雞鳴日觀望,遠與扶桑對。
滄海似镕金,眾山如點黛。
遙知碧峰首,獨立煙嵐內。
此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
江城霧歛輕霜早,園橘千株欲變金。
朱實摘時天路近,素英飄處海云深。
懼同枳棘愁遷徙,每抱馨香委照臨。
憐爾結根能自保,不隨寒暑換貞心。
人煙不隔江城近,水石雖清海氣深。
波動只觀羅剎相,靜居難識梵王心。
魚扃晝鎖龍宮寶,雁塔高摩欲界金。
近日尤聞重雕飾,世人遙禮二檀林。
龍荒變露色,燕鴈南為客。
游子聲影中,涕零念離析。
四時如車馬,轉此今與昔。
往嘆在空中,存事委幽跡。
翩翩日歛照,朗朗月系夕。
物生春不留,年壯老還迫。
天機杳何為,長壽與松柏。
海邊佳樹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
瓊蘂籍中聞閬苑,紫芝圖上見蓬萊。
淺深芳萼通宵換,委積紅英報曉開。
寄語春園百花道,莫爭顏色泛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