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六
西風裊裊凌歌扇,秋期正與行云遠。
花葉脫霜紅,流螢殘月中。
蘭閨人在否,千里重樓暮。
翠被已銷香,夢隨寒漏長。
西風裊裊凌歌扇,秋期正與行云遠。
花葉脫霜紅,流螢殘月中。
蘭閨人在否,千里重樓暮。
翠被已銷香,夢隨寒漏長。
秋風裊裊吹拂著歌扇,秋天已至,與佳人的約會卻遙遙無期。經霜的花葉變得嫣紅,流螢在殘月的微光中飛舞。她是否還在閨房里呢,在那千里之外的暮靄中的高樓之上。翠綠的被子已沒了香氣,我的夢隨著寒夜的更漏聲變得漫長。
裊裊:形容微風輕輕吹拂的樣子。
秋期:秋天的約會。
行云:指代佳人。
脫霜紅:經霜后變紅。
蘭閨:女子的閨房。
翠被:翠綠的被子。
寒漏:寒夜的更漏聲。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詞的情感來看,可能是詞人在秋季思念遠方的佳人時所作。在秋季這個容易引發愁緒的季節,詞人觸景生情,寫下此詞以寄托自己的情思。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對佳人的思念。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營造出濃郁的情感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體現了傳統詞中常見的相思主題,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仙子分根白鹿檀,定知高峭出巖端。
濃云借色曾無變,初日移陰漸可觀。
風外共成蒼鶴舞,夜深齊作翠幢看。
人今俟爾為梁棟,慎勿輪囷取自安。
今日王朝士,多稱賢大夫。
恩榮隨幾杖,官職上蓬壸。
行路嘆或泣,都城畫有圖。
他時辟雍問,惇史記訏謨。
馮公郎隱髪蒼蒼,撥棄塵煩得醉鄉。
富貴兩行安用圣,滄浪獨醒詎非狂。
顧慚宿釀能千日,遠愧深衷頌短章。
當就天公借北斗,更傾東海益君觴。
吾丘不樂直承明,固請分符關外行。
賜冊最榮批鳯尾,離群獨恨出龍城。
壯謀欲負腰間組,愁思空搖塞外旌。
塵土滿衫頭半白,一聞班馬不勝情。
長夏淮天郤似秋,居人未解白貂裘。
云起岱山時漲雨,風迎滄海欲橫流。
日邊渇問長安使,天際頻瞻賈客舟。
自是七哀宜寫望,不關非土故登樓。
七月荊人亦具裘,朔風颯颯動昭丘。
巫峽出云杳無定,洞庭飛月絕堪愁。
長歌濯足滄浪水,回首開襟西北樓。
宇宙歊蒸暫瀟灑,小山青桂與淹留。
仆本時名薄,君胡雅顧偏。
聞弦賞流水,望氣覓龍泉。
談笑心相得,逢迎禮率然。
樵蘇從不爨,詩賦許深傳。
墨石巴山硯,魚鱗蜀客牋。
寵分通縞帶,慕用比先賢。
知我春秋貴,論交金石堅。
誰能憚先進,自古有忘年。
山下回溪溪上峰,清輝相映幾千重。
游魚出沒穿青荇,斷蝀蜿蜒奔白龍。
盡日浮云橫暗谷,有時喧鳥語高松。
欲忘旅思行行遠,無奈春愁處處濃。
未曾相見已相知,自許聞弦可識微。
毎信白頭于義得,豈將青眼向君違。
坳堂仍滯三年蟄,寥廓方看萬里飛。
誰謂夜光投道路,莫因長鋏起思歸。
肅承朝命謁穹廬,郤臥空床涕滿裾。
不敢復論天下事,更能重讀篋中書。
男兒戰死自無恨,國勢倒懸誰為攄。
我本不來人強我,百年空使愧相如。
華清宮殿映春暉,未醉三晡莫遽歸。
人事廢興猶可記,風光流轉不相違。
歌臨灞岸朱弦脆,走度章臺汗馬肥。
自是秦川貴公子,城隅相望不能飛。
合抱生毫末,無為厭小官。
政成心更逸,道勝意常寛。
野迥山形秀,云疏雪意闌。
離杯如不盡,何用御祁寒。
春風正豪怒,夜雪復飄揚。
勿使羈愁亂,自知清興長。
簾疏聲淅瀝,燈冷暈微茫。
此夕牛衣客,成名不可忘。
靈根逐漢臣,遠自河源至。
流離徧中壤,今茲盡苗裔。
畏日助殷紅,凍雨滌濃翠。
宜攜避暑客,花下縱橫醉。
上人工書世所稀,于今散落無復遺。
君從何處獲數幅,敗絹蒼蒼不成軸。
云流電走何縱橫,昏醉視之雙目明。
烈火燒林虎豹栗,疾雷裂地龍蛇驚。
須臾掛壁未收卷,陰風颯颯來吹面。
秪疑神物在暗中,寶秘不令關俗眼。
嗟余平生不識書,但愛意氣豪有余。
欲求數字置座側,安得滿斗千金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