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陸迅飲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
喜見幽人會,初開野客茶。
日成東井葉,露采北山芽。
文火香偏勝,寒泉味轉嘉。
投鐺涌作沫,著椀聚生花。
稍與禪經近,聊將睡網賒。
知君在天目,此意日無涯。
喜見幽人會,初開野客茶。
日成東井葉,露采北山芽。
文火香偏勝,寒泉味轉嘉。
投鐺涌作沫,著椀聚生花。
稍與禪經近,聊將睡網賒。
知君在天目,此意日無涯。
很高興見到高雅的友人相聚,初次品嘗山野之人帶來的茶。這茶葉是在東邊井泉旁經陽光滋養長成,在北山帶著露水采摘的茶芽。用文火煮茶,茶香格外濃郁,搭配寒冽的泉水,茶味更加美好。投入鍋中煮茶涌起泡沫,倒進碗里茶沫聚成花狀。這茶漸漸讓人有了接近禪意的感覺,暫且能讓人擺脫困意。知道您在天目山,我對茶的這份喜愛之情無盡無涯。
幽人:指高雅隱者。
野客:村野之人。
東井:星宿名,這里借指東方。
鐺:煮茶的鍋。
椀:同“碗”。
睡網:指困意。賒:擺脫。
此詩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與友人相聚品茶,因茶引發了對在天目山的元居士晟的思念。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閑適的時期,詩人有心情品茶并借茶抒情。
這首詩主旨是通過描寫品茶過程表達對茶的喜愛和對友人的思念。其突出特點是對品茶細節描寫生動,體現了唐代茶文化的特色。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唐代茶文化和文人生活情趣的佳作。
征軺超崱屴,落葉照沙塵。
石險頻驚馬,山空偶見人。
鳴鴻哀曠野,荒草白深春。
此際逢歧路,憑誰一問津。
朱顏使者黃金帶,鐵面將軍紫罽袍。
會道因緣非一日,忘懷彼是即忘勞。
棄甲以歸,處彼北隩。
千斯年兮,永以為好。
邊人其安,養幼送老。
民有肥田,馬有茂草。
威德遠兮,思我圣考。
霰集柏杉霏靀松,
瓦冰鐫畫葉柯葩。
密移裁化鐘纖巧,
梁苑詩盟斲句佳。
男兒生世間,窮達有命不自由。
黃金便使高北斗,能衣晏子幾狐裘。
拂塵下馬卸馬鞍,舉杯自勸歌路難。
路誠難,莫復怪。
故山兒女豈不佳,斷雪斫冰君自愛。
啼烏萬里愴悲襟,薤露西風歲又陰。
九壟松楸兒淚盡,三朝綸綍主恩深。
延陵碑古鐫成玉,石窌封存郁似林。
絮酒何人來下馬,白茅應慰介休心。
鳳樓高映綠陰陰,
凝重多含雨露深。
莫謂一枝柔軟力,
幾曾牽破別離心。
傲霜凌雪到參天,曾見春花幾度妍。光引赤墀朝上日,秀分蒼柏晚來煙。人疑靈物風雷變,我視孤根鐵石堅。何待他年歌蔽芾,大夫新律自超然。
撫遍檐松偃蹇枝,小窗驚見玉參差。卻看塵土無容地,似與琴尊有素期。聲散午風醒客夢,影分涼月動吟髭。虞庭正議簫韶事,莫遣伶倫左右知。
江村猶不夜,月已到高樓。
碧瓦光相射,虛檐影自流。
山山皆在水,樹樹盡成秋。
天迥空無著,西風一釣舟。
坐對高舂放晚衙,舂米和石也穿芽。
鷗邊云闊三千頃,樹杪煙橫數萬家。
貯月未圓松瑣碎,怯風無力竹攲斜。
叮嚀好護湖山景,養得陰成宿莫鴉。
暝雨弄寒,芳塵霏雪,西園花事何許。曲臺歌吹冷,俊約金鞍阻。
簾空燕來又去。蹴殘紅、舊香成土。點屐煙堤,聽箏蘭苑,秉燭夜難補。
濃陰暗,歸高樹。柰樊川怨晚,吟遍愁句。玉蘭凝佇久,墜夢無尋處。
傷春剩有垂楊瘦,忍折盡、柔條千縷。判酒醒,今宵數、城頭畫鼓。
天風吹海珊瑚濕,瓊樓隱約排云出。曙色微茫曉露濃,霓裳一隊凌波立。
同躡青鸞拜玉皇,五銖衣暖綴明珰。白榆歷歷鶯聲滑,碧水迢迢蜃氣涼。
雙成憨坐蓬萊島,花落嵰山紅不掃。笑擲明珠戲鳳凰,星眸下覷塵寰好。
才動塵心上界知,一篇真誥降彤墀。廣寒齊奏鈞天曲,折贈芙蓉當柳枝。
璇宮人去蒼苔鎖,世味深嘗無一可。回首紅墻粉漢遙,青天碧月情無那。
桃開桃落歲華賒,重叩瑤池阿母家。乞返玉真清冷地,不司符箓只司花。
擘除軍餉顧長夫,北上南來愁直沽。十只畫船如屋大,火忙飛票報前途。
垂楊覆水晚湖平,箬笠蓑衣一棹輕。何處官船初解纜,抄關給廩唱花名。
滿船簫鼓載春歸,燕子銜泥掠岸飛。楊柳風多黃鳥健,桃花水漲白魚肥。
拍拍襟懷潑潑身,南來北去盡通津。何如平地千層浪,無影無形愁殺人。
船頭青雀碧紗幃,檣上黃旗獵獵飛。中貴少年紆蟒玉,南京差遣進龍衣。
一溝黑馬百泉東,萬里黃河五月終。南運未離淮海岸,北船難上呂梁洪。
白日長空一鳥飛,晚云歸去石無衣。
何人清世登臺鼎,老我空山采蕨薇。
酒醉解冠眠軟草,詩成散發對斜暉。
新寧有客梅溪裔,瀟灑高懷共息機。
龍堆千里道,極目望茫茫。
草木窮寒麓,風云慘大荒。
地鄰箕子國,居近管寧鄉。
有客懷南土,魂驚牧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