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云嶺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嶺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盞乃行 其四
朱顏使者黃金帶,鐵面將軍紫罽袍。
會道因緣非一日,忘懷彼是即忘勞。
朱顏使者黃金帶,鐵面將軍紫罽袍。
會道因緣非一日,忘懷彼是即忘勞。
面容紅潤的使者佩戴著黃金腰帶,神情嚴肅的將軍身著紫色毛氈袍。都說這緣分并非一日之功,忘卻彼此的差異就能忘卻辛勞。
朱顏:紅潤的面容,這里指使者年輕有氣色。
黃金帶:用黃金裝飾的腰帶,顯示使者身份尊貴。
鐵面:形容將軍面容嚴肅、剛毅。
紫罽(jì)袍:紫色的毛氈袍,罽指毛氈。
會道:領會、說。
因緣:緣分。
彼是:彼此。
此詩創作于南北使者交流的背景下。自古北口至云嶺是南北使者往來的必經之路,雙方在此會有一定的交流儀式。詩人可能在參與這種交流活動時,有感于使者和將軍們的往來,以及彼此之間的緣分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南北交流中緣分的珍視和超脫辛勞的豁達態度。其特點是通過人物形象描寫和議論相結合來抒情達意。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反映了當時南北交流的一個側面。
竹溪深處猿同宿,松閣秋來客共登。封徑古苔侵石鹿,城中誰解訪山僧。
雪后空山一棹過,新年草色送離歌。心知別后登臨少,福地重來感慨多。谷口飛花看薄暝,澗門啼鳥掩垂蘿。知君亦有東山屐,歸去云林近若何。
海濱避人如出奔,世亂愈甚越九年。草木同腐正可吊,俯仰六十休問天。侍郎嵚崎善自遣,遨游物外兼逃禪。登高一呼忽四應,何異舉義揮先鞭。我生偶爾同月日,星宮魔蝎殊迍邅。向來萬事不信命,祇信人定須頑堅?;绎w煙滅在一瞬,中興赫赫歸周宣。橋邊日者私許我,為問諸子然不然?
忽憶先人涕泗垂,百年骨肉半分離。忍逢今日干戈起,幸抱平生篋笥詩。地僻云埋松下石,日斜水護竹邊籬。癡兒未遂光揚志,何以終身表孝思。
軒后邈已遠,漢武亦雄哉?;暮鼍胖萃?,百年過煙埃。變化庶長久,臨海筑層臺。黃金靡鏤飾,喬林摧斷裁。樂通竟先死,孫卿殊未回。不知作者意,空令來者哀。奉盤泣繁露,馳道殷奔雷。志氣昔所在,風云恒往來。
好山倒合詩人管,新出東巖付此公。略向畫圖曾半面,石床定許聽松風。
非熊詩社辟疆園,垂老逍遙隔世喧。家有賜書從柏府,閒來種樹此桃源。名留湖海稱高士,身閱滄桑悟道言。為壽正鄰圓月候,霜輪卻應聚星繁。
一人各有一安居,方寸歸藏盡有馀。顏子一春常不出,他人日日去其廬。
兩邊髯鬢雪交明,一笑何期在客京。此會向來隨是夢,相逢喜定卻還驚。清吟自足配嚴瀨,狂語常憂沈石城。我定先還故山去,先生恰有北燕行。
一卷黃庭日未移,跏趺坐處篆香遲。兒曹問我新官職,順適堂中老住持。
鶴伴前溪栽白杏,人來陰洞寫枯松。蘿深境靜日欲落,石上未眠聞遠鐘。
武夷山里一溪橫。晚風清。斷霞明。行至晞真、館下月華生。仙跡靈蹤知幾許,云縹緲,石崢嶸。羽人同載小舟輕。玉壺傾。薦芳馨。酣飲高歌,時作步虛聲。一夢游仙非偶爾,回棹遠,翠煙凝。
矯矯趙司成,風槩自天植。胸腹羅星辰,肺肝秉鐵石。輪埋御史亭,座首司寇席。蔚為文士光,寧彼九鼎力。
十八巖前羅漢竹,百千洞里老龍泉。山僧約我重來日,花落花開五百年。
可憐臥病一春馀,何異浮云點太虛。次第當虞丹鼎熟,尋常錯把酒杯疏。階無系馬應遭罵,家有籠鵝為換書。斑竹近生無數筍,傍人疑是子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