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赤松舒道士二首 一
不見高人久,空令鄙恡多。
遙思青嶂下,無那白云何。
子愛寒山子,歌惟樂道歌。
會應陪太守,一日到煙蘿。
不見高人久,空令鄙恡多。
遙思青嶂下,無那白云何。
子愛寒山子,歌惟樂道歌。
會應陪太守,一日到煙蘿。
許久沒見到高人你了,只讓我這狹隘吝嗇的毛病多了起來。我遙想著你在青山之下,真拿那悠悠白云沒辦法(表達對其隱居生活的向往)。你喜愛寒山子,所唱的只有樂道的歌。應該會陪著太守,有一天一起到那煙霧繚繞的山林中。
高人:指赤松舒道士。
鄙恡:即“鄙吝”,指心胸狹隘、吝嗇。
青嶂:青山。
無那:無奈。
寒山子:唐代詩僧,其詩多宣揚佛道思想,語言通俗。
樂道歌:宣揚道家樂道思想的歌。
煙蘿:煙霧繚繞的藤蘿,常指隱居的山林。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與赤松舒道士相識且關系較好,但一段時間未能相見。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的時期,人們對道家思想和隱居生活比較向往,詩人在這種氛圍下,因思念道士而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xiàn)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對精神追求的一種體現(xiàn)。
非晉非唐落魄袍,人生行樂不知他。可曾癡說飛霞佩,那肯吟思疊雪羅。帶眼減多癯已甚,布毛吹盡意如何。溪鄰更有笭箵伴,時整蓑衣共緝莎。
初服能尋恨已遲,便如野鹿脫拘維。閒因解帶迎風處,凍憶穿靴立雪時。老守漁蓑隨分樂,古多蟬冕嘆機危。不知窮苦哦詩相,破帽從前略似誰。
閒身原不是漂零,
睡足東窗鳥喚醒。
三徑何時過二仲,
杜門聊自草玄經。
洛陽城北北邙山,死者葬送生者還。
人生住世誰百年,舊鬼翻為新鬼憐。
高墳累累臥羊虎,松下便房竄狐鼠。
經年翁仲默有靈,夜半游魂哭相語。
嗟爾游魂聽我言,不須涕淚收爾神。
洛陽車馬日紛綸,北邙得葬能幾人。
黃金白璧買歌舞,身后無錢置抔土。
王侯第宅多新主,那得丘山如子所。
君不見三閭大夫葬魚腹,葬爾北邙爾勿哭。
寶鑒初呈,冰輪乍輾,迤邐光生池面。記得西巖欲墮時,喜今夕、來年重見。
一曲霓裳,千年玉斧,誰向廣寒游遍。十二瓊樓皓魄圓,應獨照、丹心一片。
萬頃湖光一鑒中,
瑤池翠水許相同。
錦帆只怕西風便,
打破殘霞幾幅紅。
終日忙忙,
秀支替戾剛。
那事無妨,
仆谷劬禿當。
不動智佛,
長時七出八沒。
憍梵缽提,
對人倒腹傾腸。
問俗周方國,
推賢漢吏師。
立朝天有喜,
仗節(jié)玉無疵。
得自南軒學,
親承北面師。
更無工部句,
可繼八哀詩。
忽漫相逢在眼前,
鄉(xiāng)音乍聽喚爺先。
從頭細認應非夢,
慰我離懷十九年。
策馬出郊坰,
停鞭息小亭。
高樓浮大白,
遠岫挹遙青。
此日宴游地,
當年講武廳。
燕塘年試炮,
隨例役旗丁。
北斗佳人在
東風信此君
看他天意思
深得月精神
百日重尋丑石存,芙蓉照水柳當門。
蝶招裙屐迷荒徑,蝸篆亭臺認斷痕。
亂葉鳴空群籟合,晚江撼坐一襟尊。
秋堂對茗圍寒雨,遺世魂依犢鼻裈。
云外疏鐘響,年光又一輪。
也知魔劫重,不礙日華新。
大廟供多佛,中流剩幾人。
狂車行漸遠,孰與叩前因。
安世威名海嶼傳,
龍泉雖失筆如椽。
二難拮據(jù)尋灰燼,
一代風流入品銓。
枝上鵲巢驚虎豹,
枕邊蠹簡剩神仙。
東山屐齒須珍重,
未了還須望阿玄。
連日非無數(shù)點飛,濱溪底見響舂機。甘霖君已吟成卷,炎赫吾方汗?jié)褚隆@滓匚茨芫鶟墒埦梢鸱狡怼9{天更仗伊誰力,外史臣慚似蟻微。
布谷催耕嘆雨乾,諸賢歡詠我辛酸。瓢分不到田猶涸,琴化雖均天作難。底要歲遺三九食,但為民幾一分寬。未縣龍骨魚無夢,那得新租上送官。
古人非傲吏,
自闕經世務。
偶寄一微官,
婆娑數(shù)株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