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三百三首 十八
歲去換愁年,春來物色鮮。
山花笑淥水,巖岫舞青煙。
蜂蝶自云樂,禽魚更可憐。
朋游情未已,徹曉不能眠。
歲去換愁年,春來物色鮮。
山花笑淥水,巖岫舞青煙。
蜂蝶自云樂,禽魚更可憐。
朋游情未已,徹曉不能眠。
舊歲過去又添新愁,春天到來景色鮮妍。山間花朵對著綠水歡笑,峰巒間青煙裊裊似在舞動。蜂蝶自是說它們快樂,禽鳥游魚更惹人憐愛。與朋友游玩興致未盡,直到天亮都無法入眠。
物色:景色。
淥水:綠水。
巖岫:山巒。
可憐:可愛。
朋游:與朋友游玩。
徹曉:直到天亮。
這首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寒山是唐代詩僧,其詩多寫山林隱逸之趣和對人生的思考。此詩可能創作于春日,詩人在山間游玩時,被春天的美景所感染,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春天景色,表達游玩之樂。其特點是語言自然,意境優美,充滿生活情趣。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寒山詩質樸清新、富有禪意的風格。
謝絕紅塵萬種非,杜門卻掃下書幃。
圣賢若許同仁杰,子弟從教詆竇威。
反復始知經旨遠,沈潛愈覺道心微。
自慚聞見多迂闊,何幸慈親屢斷機。
千峰收宿雨,坐見空翠滴。
攜筇出城隅,試此腰腳力。
竹陰穿窈窕,僧戶扣岑寂。
小軒清樾底,磐礴聊自適。
闖然見幽禽,百囀深拔隙。
即此與晤歌,絕勝眼前客。
幽懷層冰結,屭赑不可釋。
忽如散春風,回首無處覓。
天游失六鑿,真觀了千息。
乾坤鼎鼎中,指馬坐可一。
不知雙清老,何者為心跡。
持問跏趺人,首肯復面壁。
山煙明欲合,歸舸兀深碧。
此心除溪月,炯炯誰復識。
朱門小駐使君車,二老風流入畫圖。
但有觥籌供笑語,從教歲月上髯須。
詩成華燭留殘蠟,客醉高歌叩缺壺。
更起爭棋夸得雋,不應局蹙守邊隅。
普化傳真,七錯八錯。
后人不明,隨邪逐惡。
若是真??,黃金不博。
今人長愛李將軍,一箭離弦雙雕落。
德山師之師,巖頭師之友。
有是師,有是友,而負一千五百人善知識之地,而于法道大成也宜矣。
至若開雪山,則忠懿閩王為之檀越。辦眾事,則興圣國師為之服勤。
定其宗,則有云門偃。正其派,則有玄沙備。
自余棱展勁孚,鵝湖鏡清流,皆分光四海,若揭日月。
嗚呼盛哉,瞻之仰之。
殺人老賊面前,球子井贓捉獲。
鼈鼻毒蛇橫古路,切忌當頭犯渠怒。
犯時性命俱喪亡,不犯依前無避處。
更有木蛇隨后來,草中毒氣觸還乖。
山頭老漢遭一螫,至今負痛聲如雷。
痛聲撼動大庾嶺,直至海南人猛省。
面前公案甚分明,莫負東山水上行。
醉撥春云一罋香,潛欣積雨破秋陽。
燈龕宜入詩書府,錢杖慵吟水石鄉。
忘慮不斑潘岳鬢,養恬難斷廣平腸。
賞音誰謂無蕭穎,時綴雄文吊戰場。
秦溪青田十日程,自彼到此小行腳。
念來三見楓葉丹,依然又帶天平錯。
問渠去矣再來無,游客雖好家山樂。
我亦無家可得歸,去去善為山路惡。
古木千章覆地陰,微風披拂遞幽吟。
化身大士久圓寂,歸命群黎無古今。
能使兵戈長偃息,要知愿力本宏深。
中原赤子方魚肉,愿廣當年濟物心。
寺藏兩山腹,路轉百步陰。
登高試病腳,掬冷清煩襟。
敗壁龕石刻,歲月不可尋。
唯應查公石,俛仰閱古今。
屋古困枝柱,摧頹力難任。
何當咄嗟辦,嗣彼鐘梵音。
興衰豈關吾,得酒且滿斟。
歸路有溪月,攬之醒吾心。
己自應無憾,人猶嘆不遭。
簪纓門已大,湖海氣方豪。
舊國牛磯外,新阡馬鬣高。
流芳傳教子,步武接夔臯。
這個老漢,渾無縫罅。點鐵成金,指鹿為馬。
以張拙秀才語擒縱多口,阿師跨三腳馿兒,指點諸方話霸。
遇賤時三世諸佛正眼難窺,遇貴時八大龍王亦難酬價。
阿呵呵,也大差。只因會春園里失卻眼睛,從此惡名滔滔流遍天下。
高掛虛堂兮如師子全威,一任百怪千妖暗中驚訝。
燈禪燈禪,第一不得容易與伊點化。
入凈信心宗,則無俗不真。
得幻智法門,而有佛皆子。
視人間為忉利天宮,坐平蕪乃臺山路上。
東山晚識此婆,蓋因其子止庵道人,幽巖和尚。
繡出園林霽色新,長郊芳草綠無垠。
日籠瑞氣輕浮幌,風掠花芬暗襲人。
蝶慕竊香爭趁暖,鶯思求友競啼春。
試將何物澆詩膽,活火調湯濺玉塵。
天工憒憒春無力,桃李顰心少顏色。
夢中矯首望三山,我是東南未歸客。
巖壑交游人姓支,相思江月半成規。
遙知草木代說法,豈是畫餠隨兒嬉。
此身分不過朝市,何日相從拂衣袂。
豈容陶令載白蓮,會作鄭虔書落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