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覺真贊 其二
德山師之師,巖頭師之友。
有是師,有是友,而負一千五百人善知識之地,而于法道大成也宜矣。
至若開雪山,則忠懿閩王為之檀越。辦眾事,則興圣國師為之服勤。
定其宗,則有云門偃。正其派,則有玄沙備。
自余棱展勁孚,鵝湖鏡清流,皆分光四海,若揭日月。
嗚呼盛哉,瞻之仰之。
殺人老賊面前,球子井贓捉獲。
德山師之師,巖頭師之友。
有是師,有是友,而負一千五百人善知識之地,而于法道大成也宜矣。
至若開雪山,則忠懿閩王為之檀越。辦眾事,則興圣國師為之服勤。
定其宗,則有云門偃。正其派,則有玄沙備。
自余棱展勁孚,鵝湖鏡清流,皆分光四海,若揭日月。
嗚呼盛哉,瞻之仰之。
殺人老賊面前,球子井贓捉獲。
是德山禪師的老師,巖頭禪師的朋友。有這樣的老師,有這樣的朋友,并且肩負著教導一千五百人成為善知識的重任,那么在佛法之道上取得巨大成就也是理所當然的。至于開辟雪山道場,忠懿閩王是其施主。操辦眾多事務,興圣國師為之盡心盡力。確定其宗派,有云門偃。純正其流派,有玄沙備。其余如棱展勁孚、鵝湖鏡清流等,都像光芒照耀四海,如同日月高懸。啊,真是興盛啊,讓人瞻仰、敬仰。在這位如同‘殺人老賊’(這里可能是一種特殊禪門語境表達)的面前,如同在球子井抓到了贓物。
德山師之師,巖頭師之友:指真覺禪師與德山、巖頭禪師的關系。
善知識:佛教指能指引人得解脫的高僧大德。
檀越:施主。
服勤:指效勞、盡力。
云門偃:云門宗祖師文偃禪師。
玄沙備:玄沙師備禪師。
棱展勁孚、鵝湖鏡清流:可能是與真覺禪師相關的其他高僧。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內容推測,當時佛教發展較為興盛,各宗派交流融合。真覺禪師在佛教界有重要地位和影響力,作者出于對其崇敬,寫下此贊文來頌揚他在佛法傳承、宗派發展等方面的貢獻。
這首贊文主旨是贊美真覺禪師在佛教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列舉眾多佛教元素展現真覺禪師的影響力。在佛教文學史上,它為研究當時佛教傳承和高僧事跡提供了重要資料。
載酒簪裾散似煙。江樓風物落誰邊。過車惻惻熟梅天。茆屋愧譽鴟吻麗,花塍忍憶鳳儀妍。魂歸還傍縞衣仙。
依依楊柳映窗欞,時倚東風倒酒瓶。芳草黏云鋪地白,遠山和雨人簾青。雁來澤國春風暖,魚躍橫塘水氣腥。自喜蕭齋無俗累,終朝掃席聽談經。
京邑嘆離群,江樓喜遇君。開筵當九日,汎菊外浮云。朗詠山川霽,酣歌物色新。君看酒中意,未肯喪斯文。
歸夢隔揚州,空庭雨不休。女嬌頻乞果,婢小懶梳頭。
漸暖正當挑菜日,輕陰新變養花天。君王勤政稀游幸,院院相過理管弦。
至矣前人惠后人,愛之無不用吾情。寸心千慮規前定,六世一門家太平。愈久愈教同保守,不容不念始經營。業為可繼宜休養,夜夜春雷鼻息鳴。
破袱從東挾過西,何時再上惡鉗錘。怒雷一吼聾三日,自有怨憎會苦時。
家國知何在,風沙滿目愁。惟馀天上月,還似漢宮秋。
醉里筍輿宜,閒攜一卷詩。微吟因興寄,會意祇心知。谷霧連衣潤,天風帶葉吹。卷窮還自笑,那復記誰為。
一天寒意云邊重,霏霏六花飄到。細壓梅梢,勻鋪草腳,片霎裝成瑤島。隨風飛繞。正喚起陶家,幽情多少。待浣冰心,幾回頻帶落英掃。紅爐圍坐小院,看銅鐺滿貯,珠露般皎。點入龍團,煎過蟹眼,沸處松聲并鬧。傾甌味好。勝仙液瓊漿,渴消應早。莫管豪門,暗中偷歡笑。
新林生葉花交飛,珠簾初日流素暉。洞房夜燭光力微,起舞君前歌露晞。宛如游龍翩如鴻,骨柔態變不可終,高舉長袖云回風。鳳文雙履金縷衣,長跪為君擎玉卮,芳年逝者已若斯。
云屏入夜笙歌靜。不許愁人愁里聽。燕歸花底語言工,酒到月圓時候醒。盈盈恨靨還窺鏡。未信恨多銷鬢影。五更簾外又東風,明日南園花落定。
勞生苦役役,況乃值溫陽。林園有嘉榮,蹊者生柔芳。秉蕳跡已陳,韨褉難獨忘。駕言適蓮宇,迂紆陟虹梁。峨宮延暮色,陂樹藹青蒼。距知幽勝區,占茲佳麗鄉。居然心境寂,彌增塵路傷。眺遠及麗辰,登危開我襟。秉炬躡佛榭,杳杳夕光侵。芳湖遞澄鮮,幽隍覆層陰。畢景沒長甸,輕霏變春岑。仰矚雙龍闕,卻瞻上苑林。歸翼矯以翔,鴻雁多哀音。薈蔚桃李場,孰分松柏森。
聚散隨風揚柳綿。明湖依舊領詞仙。精廬楠竹想參天。矮紙莊書猶密字,么弦愁撫已遐年。輪囷肝膽更神全。
蒼蒼頭白叟,遁跡白云深。石帶流泉響,門遮眾木陰。海潮松鶴夢,山雨籜龍吟。我亦寒林客,悠悠悔陸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