杼山上峰和顏使君真卿袁侍御五韻賦得印字仍期明日登開元寺樓之會
道情寄遠岳,放曠臨千仞。
香路延絳騶,華泉寫金印。
日欹諸天近,雨過三華潤。
留客云外心,忘機松中韻。
靈嘉早晚期,為布東山信。
道情寄遠岳,放曠臨千仞。
香路延絳騶,華泉寫金印。
日欹諸天近,雨過三華潤。
留客云外心,忘機松中韻。
靈嘉早晚期,為布東山信。
將對道的情感寄托于遠方的高山,心懷曠達地站在千仞高峰之上。飄香的山徑上跟著紅色的儀仗,華美的泉水如同書寫著金印。夕陽西斜,仿佛離諸天更近;雨過之后,三華之地更加潤澤。留客的心意如在云外般高遠,忘卻機心聆聽松間的音韻。期待著早日能有美好的事情,為東山傳遞消息。
道情:對道的情感。
放曠:曠達不拘。
絳騶:古代帝王貴族出行時穿紅色服裝的儀仗侍從。
欹:傾斜。
三華:可能指當地的地名或泛指山水。
忘機:忘卻計較、巧詐之心,自甘恬淡。
靈嘉:美好的事情。
東山:可能有特定指代,也可泛指東邊的山。
此詩是作者與顏真卿、袁侍御等人同游杼山上峰時所作。當時文人雅士相聚,登山賞景,吟詩唱和,在自然美景中交流情感、表達志趣。詩人在這樣的氛圍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自然和道的感悟,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超脫。在當時文人的唱和活動中,展現了較高的文學水平,體現了唐代文人對自然和精神世界的追求。
窄徑出叢碧,迤邐漸曠原。
山田高復下,方罫依云根。
暖翠結庵屋,清流抱柴門。
門前蔭桑柘,屋后羅雞豚。
山家禾黍熟,想見風俗敦。
比鄰無嫌猜,相對生春溫。
得非桃花源,無乃朱陳村。
誅茅儻終遂,試與荷筱論。
江干石堰竹鱗差,
石隙春流淺溢絲。
每到中泓爭咫尺,
長年喧語點篙時。
政爾沉沉百念新,澗松誰復禁樵薪。
孤根自分空盤結,舊館何緣接燕申。
默向東風參造化,夢從碧落整星辰。
十年涕淚兵塵里,滿眼看春不當春。
洞徹是非如夢幻,
轉身未免墮深坑。
須知別有通霄路,
不許時人造次行。
嘉月戒行旅,信邁惟仲春。
解纜赤亭渚,弭棹浦陽津。
拳拳共飲餞,戚戚豈異人。
宴會良歡樂,別路成酸辛。
縞袂林中戛佩環,蛾眉天上影彎彎。底須更作羅浮夢,冷艷狂香鄧尉山。
云階月地漫相呼,粉本初描世外姝。我亦孤山舊游侶,神仙眷屬羨林逋。
冰雪清姿別樣嬈,枝枝淡墨暈生綃。一般棖觸伊誰喻,南浦東風紅板橋。
春色江南孰與爭,神人姑射可憐生。不堪暖日明蟾地,鐵石心腸宋廣平。
宋玉高唐賦。更相逢、洛川繡枕,袁家新婦。碧杜紅蘭香不已,間以明珠翠羽。正解佩、吳宮春暮。蝶粉蜂黃都褪了,看雕梁、燕燕交交乳。衣帶緩,低眉嫵。
夢中神女親攜付。寧馨兒、天上石麟,人間繡虎。才聽啼聲知大物,豪氣略如其父。請脫帽、為公狂舞。玉果金錢湯餅會,愧無功、厚賚吾能與。只愁寫,弄璋句。
圣孝心崇報,宮庭詔屢頒。
喪期逾易月,陵兆改因山。
已想天人樂,猶睎藥使還。
蟠桃舊亭上,時節壽觴間。
西風吹瘦黃花,斜陽更染胭脂樹。絢如蜀錦,澄如海日,燦如蓮炷。錯認玄都,劉郎重到,繁英迷戶。想赤城霞起,江南豆發,應難擬,停車處。
眼底清湘猶故。把秋光、盡情籠護。閑云弄影,疏鐘引籟,登高宜賦。珍重朱顏,肯隨溝水,羞同泥絮。望關山萬里,啼痕反映,入新詞句。
出門盡青山,擔頭縛斧柯。顧盻生得色,高林郁嵯峨。
軒軒舉趾健,倏忽重巒過。山詞連步起,與至口則哦。
聞聲不見人,杳靄隔煙蘿。有時驚鸛鶴,磔磔離其窠。
嘔啞字莫辨,余響飄林多。松風與澗瀑,天籟遙戛摩。
運斤以為節,逸調殊凡科。丁丁復許許,拉雜聲相和。
四體無乃疲,而非勞者歌。自歌還自罷,兀傲焉知他。
滿眼皆詩料,詩成稿自添。
好山長在眼,終日不垂簾。
風度云行水,鳥隨花墮檐。
爐香窗下坐,飛絮上書簽。
灼灼花開溪水上,天氣艷陽中。
斷橋野岸芳菲滿,把碧流、染就嫣紅。
沙鳥驚波,游魚駭浪,春到綃宮。
木蘭艇趁東風。好景武陵同。
最憐十里五里淺瀨,明霞一片輕籠。
漁父舊時應有,恨舍棹去匆匆。
洛陽才子越南客,傾蓋尊前便合歡。
別后仙舟無覓處,望窮雙眼海天寬。
仙郎愿我駐星槎,好似王猷訪戴家。
底事相逢皆惡客,晚風何處落烏紗。
前朝流派日星明,
圣代殊科更策名。
遺骨未寒丘壟廢,
可能宗黨不關情。
夢里驂鸞鶴。覺三山不遠,依前海風吹落。浮到五湖煙月上,剛被梅香醉著。粲玉樹、輕明疏薄。十萬瓊琚天女隊,捧冰壺、玉液琉璃杓。來伴我,薦清酌。
恍然夢斷渾非昨。問溪邊竹外,新來為誰開卻。無限冰魂招不得,擬把離騷喚覺。待抖擻、紅塵雙腳。萬里瑤臺終一到,想玉奴、不負東昏約。留此恨,寄殘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