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杉寺途中即目
窄徑出叢碧,迤邐漸曠原。
山田高復下,方罫依云根。
暖翠結庵屋,清流抱柴門。
門前蔭桑柘,屋后羅雞豚。
山家禾黍熟,想見風俗敦。
比鄰無嫌猜,相對生春溫。
得非桃花源,無乃朱陳村。
誅茅儻終遂,試與荷筱論。
窄徑出叢碧,迤邐漸曠原。
山田高復下,方罫依云根。
暖翠結庵屋,清流抱柴門。
門前蔭桑柘,屋后羅雞豚。
山家禾黍熟,想見風俗敦。
比鄰無嫌猜,相對生春溫。
得非桃花源,無乃朱陳村。
誅茅儻終遂,試與荷筱論。
狹窄的小路從一片碧綠的叢林中穿出,曲折延伸漸漸通向開闊的原野。山間的田地高低錯落,像方形的棋盤依傍著云邊山腳。溫暖的翠色環繞著庵屋,清澈的溪流環抱著柴門。門前有桑樹和柘樹成蔭,屋后養著雞和豬。山里人家的莊稼成熟了,想必這里風俗淳樸。鄰里之間沒有猜疑,相對而處充滿春日般的溫馨。這莫非是桃花源,又像是朱陳村。倘若最終能在這里除草建房定居,我愿和那扛著竹筐的人一起探討。
迤邐:曲折連綿。
方罫(guǎi):方形的格子,這里形容山田。
云根:指深山云起之處。
暖翠:指青翠的山色。
桑柘(zhè):桑樹和柘樹。
朱陳村:古村名,相傳村中只有朱、陳兩姓,世代通婚,后用來比喻和睦的鄉村。
誅茅:芟除茅草,指結廬隱居。
荷筱:扛著竹筐,這里泛指山野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內容可推測,詩人在游覽萬杉寺途中,看到山村的美好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可能當時詩人身處喧囂塵世,對這種寧靜淳樸的鄉村生活心生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山村淳樸的生活和風俗,突出特點是描繪細膩,意境優美。它以清新自然的筆觸展現了鄉村生活的美好,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追求,有一定的審美價值。
林巒十里上巉巖,飛檻初憑縹緲間。 夔子風煙依白帝,夜郎耕稼接鳥蠻。 砌橫亂石遙臨澗,門對高峰近帶山。 咫尺驚湍呈莫測,每來登此念鄉關。
墨綬銅章招我輩,石田茅屋稱詩人。君看懷葛陶元亮,只戴東籬漉酒巾。
南宮畫燭春如夢,北道旗亭淚滿衿。江海風潮千萬里,都來此地作離聲。
雙雙玉佩朝丹闕,窅窅仙橋斷綵虹。但喜兩心如海月,千秋萬歲掛天東。
野老傳此水,源與洪河透。潺潺浩難窮,雨雹灑晴晝。
巖頭白龍掛,灘前寒玉漱。不見瑩心人,客衣冷如漚。
興來寫菊似涂鴉,誤作枯藤纏數花。 筆落一時收不住,石稜留得一拳斜。
書畫非小道,世人形似耳。 出筆混沌開,入拙聰明死。 理盡法無盡,法盡理生矣。 理法本無傳,古人不得已。 吾寫此紙時,心入春江水。 江花隨我開,江月隨我起。 把卷坐江樓,高呼曰子美。 一嘯水云低,圖開幻神髓。
舟行將八閘,湖水蕩無涯。 漁艇千家岸,蘆花一色沙。
地傾水瀉須憑閘,千里雷車信怒嗥。 卷浪拋開珠散彩,崩空舞碎雪分濤。 七十二門向北牢,東歸此去漸憑高。 錦云旋繞織秋袍,仙障中分虎勢絳。 鳴鑼擊鼓壯滔滔,行人駐看躍淵艚。 飛帆擁簇駕圖旄,推窗卷幔得揮毫。
千回百折故城河,東傾西長分嵯峨。 白楊灌木參天柯,處處成行古道么。 古冢荒碑廟逶迤,水流浪打雪狼窩。 行路之人嗟嘆多,崢嶸斧削飛巖坡。 樓船畫鼓快如梭,錦纜人來寸寸呵。 歸空糧艘爭天摩,歌聲歌徹青云和。
富貴本無心,何事故鄉輕別。空惹猿驚鶴怨,誤薜蘿秋月。 囊錐剛強出頭來,不道甚時節。欲命巾車歸去,恐豺狼當轍。
百年強半,高秋猶在天南畔。幽懷已被黃花亂。更恨銀蟾。故向愁人滿。 招呼詩酒顛狂伴。羽觴到手判無算。浩歌箕踞巾聊岸。酒欲醒時,興在盧仝碗。
千巖競秀。西湖好是春時候。誰知梅雪飄零久。藏白收香,空袖和羹手。 天涯萬里情難逗。眉峰豈為傷春皺。片愁未信花能繡。若說相思,只恐天應瘦。
銀河牛女年年渡。相逢未款還憂去。珠斗欲闌干。盈盈一水間。 玉人偷拜月。苦恨匆匆別。此意愿天憐。今宵長似年。
獨木小舟煙雨濕。燕兒亂點春江碧。江上青山隨意覓。人寂寂。落花芳草催寒食。 昨夜青樓今日客。吹愁不得東風力。細拾殘紅書怨泣。流水急。不知那個傳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