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其一
兵弄潢池亂似麻,競尋覆轍太平車。
英雄崇拜梁山泊,兒女謳歌五月花。
軍府彈聲來刺客,講壇鬢影簇嬌娃。
東南民氣囂張甚,宵旰應勞仰屋嗟。
兵弄潢池亂似麻,競尋覆轍太平車。
英雄崇拜梁山泊,兒女謳歌五月花。
軍府彈聲來刺客,講壇鬢影簇嬌娃。
東南民氣囂張甚,宵旰應勞仰屋嗟。
士兵在地方作亂如麻,競相重蹈覆轍。人們崇拜像梁山泊那樣的英雄,兒女們歌唱著‘五月花’。軍府中傳來刺客的槍聲,講壇旁簇擁著美麗的女子。東南地區民眾的氣勢非常囂張,皇帝日夜操勞,只能抬頭望著屋頂嘆息。
兵弄潢池:指士兵在地方作亂,‘潢池’原指積水的池塘,這里借指地方。
太平車:原是一種載重的大車,這里比喻舊有的、已失敗的做法。
梁山泊:指《水滸傳》中以宋江為首的梁山好漢聚集之地,代表反抗力量。
五月花:具體所指需結合當時背景,可能是某種象征新思潮或反抗精神的事物。
宵旰:即宵衣旰食,指帝王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天黑了才吃飯,形容勤于政務。
仰屋嗟:抬頭望著屋頂嘆息,形容無可奈何。
此詩創作背景應處于社會變革時期,東南地區可能受到新思潮沖擊,民間反抗活動增多,社會秩序出現動蕩。作者站在維護傳統秩序的立場,看到社會亂象,對局勢表示擔憂。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當時東南地區社會的動蕩不安,突出特點是通過具體的社會現象描寫展現時代特征。在文學史上,它是記錄特定時代社會風貌的作品,為研究當時社會狀況提供了文學資料。
曲陵滄海上,那計五湖程。莫小池中物,時哉并四靈。
好山多在亂山叢,紫翠蔥蘢出半空。但覺鳥飛青嶂外,不知身在畫圖中。人間車馬塵難到,海上蓬萊路或通。最喜多情雙皂鶴,飛來飛去廣寒宮。
相見些時還又別,亂中休問行藏。荃魂蘭性一襟香。玉蛆酣醉夢,粉蠹蝕年光。暝色高樓成悵望,關山無限斜陽。云羅哀雁各低昂。人煙黃葉瘁,海氣綠塵涼。
榕自南州有,稱奇此獨存。八千椿樹歲,半死嶧桐根。車蓋臨官路,蒲團傍佛門。清涼深夏日,人識法云恩。
象之為獸,形體特詭。身倍數牛,目不逾狶。鼻為口役,望頭若尾。馴良承教,聽言則跪。素牙玉潔,載籍所美。服重致遠,行如丘徙。
梨花初點貼窗流,斜月笙蕭處處樓。醉里不知花是影,隔紗驚喚小楊州。
綠水輕搖野渡船,空山雨后靜無煙。佳人乘醉翩翩舞,新詠隨風再再傳。夢里青春猶十八,鏡中白發已三千。街頭倘遇同窗友,杯酒盤桓話昔年。
寒窗凍坐成何事,趣喚紅妝遣暖寒。卻把吟腸盛美酒,更令柔指撥清彈。
凜烈寒威戰碧蒼,蕭蕭原野盡荒涼。秾桃嫩李紛零落,獨看青松不避霜。
霜隼健毛骨,冥鴻高羽翰。來遲懷去速,退易挽留難。文物聲明郡,中和孝友官。大馮棠蔭在,多放一分寬。同是郾城客,對床如弟兄。秋風雙鬢改,落日寸心明。終古方書在,隨時局面更。公馀經濟學,講貫不嫌精。
謝子賢輔,沉敏有文。和靖御物,從容解紛。逸志高情,日短途促。召埭悲思,西州慟哭。
拜舞今朝樂有馀,農耕堪試卜牛初。君王已自除珰虎,不比徒聞寬大書。
四百峰頭始盡登,青鸞無力讓烏藤。百蠻煙雨隨方下,四極星辰已可憑。靈鳥不啼聞遠瀑,歸云忽到失崚嶒。仙飆來往寒威勁,畢竟能閒尚是僧。
大江西望接天長,山勢龍蟠是帝鄉。春日看花上牛首,知君忘卻在河陽。
都門楊柳映愁生,久客懷歸此送行。鄉夢昔曾隨去馬,春光今已別流鶯。舟移北渚龍光窅,路入南天劍氣明。他日一尊尋舊約,白云溪上濯塵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