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享太廟樂章 景云舞
景云霏爛,告我帝符。
噫帝沖德,與天為徒。
笙鏞遙遠,俎豆虛無。
春秋孝獻,回復此都。
景云霏爛,告我帝符。
噫帝沖德,與天為徒。
笙鏞遙遠,俎豆虛無。
春秋孝獻,回復此都。
祥云絢爛,向我昭示帝王的符瑞。啊,帝王品德謙虛沖和,與上天為伴。笙鏞的樂聲在遠方消逝,祭祀的器具仿佛已不存在。春秋兩季舉行孝祭,回到這都城。
景云:祥云,古人認為是祥瑞之兆。霏爛:絢爛的樣子。
帝符:帝王的符瑞。
噫:嘆詞。沖德:謙虛沖和的品德。
笙鏞:兩種樂器,這里代指音樂。
俎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用的禮器,這里代指祭祀。
孝獻:指祭祀祖先的獻享之禮。
此詩是唐朝祭祀太廟時所用樂章。太廟祭祀是重要國家典禮,用于緬懷祖先、彰顯統治正統。此詩創作應在祭祀儀式背景下,體現對祖先的尊崇和對帝王統治的宣揚。
這首詩主旨是祭祀祖先、歌頌帝王。特點是莊重典雅,充滿神圣感。在文學史上是唐代祭祀文化的體現,反映當時禮儀制度和文化風貌。
紅檠斜照人無語,圓冰對漾春無緒。陌上鶯啼,梁間燕乳,夢中怕到銷魂處。
小樓春色留難住,斜橋春水流將去。三月時光,一年節序,水晶簾外廉纖雨。
酒醒夜凄清。何處簫聲。被風吹斷又零星。知有幾多愁思在,訴不分明。
想得薄寒生。露濕簾旌。沉吟還自繞階行。依約碧桃花底影,斜月三更。
蜺羅跂諦水,神力移在茲。
何以西方空,東方經蠹緇。
末法三千年,東西兩陵夷。
惟有萬古泉,水碧溫流澌。
春深構飛檻,奇石乳巖垂。
定心足垂外,不畏虎跡欺。
我曾木癭瓢,蒸以丹房芝。
君亦汲烹之,容顏發華滋。
閑云不濟物,何似在山儀。
不傲南窗且采樵,
乾松每帶濕云燒。
庖廚卻得長兼味,
三秀芝根五朮苗。
挾持左右盡弓刀,
誰識書生膽氣豪。
談笑頭顱拼一擲,
馀生早已付鴻毛。
喜氣騰秋日,清飆灑夕霏。醉眠門得掩,散步袖堪揮。
奇遇千年盛,生還此日稀。慶云遙入望,五色繞金扉。
青年期豹變,白首聽龍吟。迥隔低昂位,終同報答心。
晉陽云路遠,淮甸雨泥深。共得歸鄉土,天光幸照臨。
一錢不值自興嘆,
為有妻孥訣絕難。
聲色豪華能死難,
古來只有一文山。
一花一葉自相連,
待得花開葉已圓。
應為施朱嫌太赤,
故將嫩綠間嬋娟。
顏回飲瓢水,陋巷臥曲肱。
盜蹠厭人肝,九州恣橫行。
回仁而短命,蹠壽死免兵。
愚夫仰天呼,禍福豈足憑。
蹠身一腐鼠,死朽化無形。
萬世尚遭戮,筆誅甚刀刑。
思其生所得,豺犬飽臭腥。
顏子圣人徒,生知自誠明。
惟其生之樂,豈減蹠所榮。
死也至今在,光輝如日星。
譬如埋金玉,不耗精與英。
生死得失間,較量誰重輕。
善惡理如此,毋尤天不平。
將軍獵后灞亭寒,磬折邀賓興倍歡。
桂樹似招巖畔隱,梅花偏愛月中看。
割鮮僮每持銅斗,下食兒能進玉盤。
沈醉不知霜霰過,箜篌猶向夜深彈。
曾綴金閨籍,欣聯玉露卮。杏花三月宴,蓂莢八年期。文采當朝彥,章縫此會奇。同心何所愿,隨分答明時。
四海逢知己,重過戚畹家。小春斟御酒,疏鬢憶宮花。逸興凌寒色,芳心共歲華。人生猶聚梗,□騎夕陽斜。
侯家金作埒,戚里錦成行。云漢齊鹓鷺,樓臺集鳳凰。上臺連帝座,列宿動文昌。此別何年會,王臣事四方。
星霜驚易序,鴻雁喜同聲。結翠青松合,凝光紫霧生。分庭俱下拜,列座細通名。半為離人思,翻多歡會情。
少別成經歲,重逢尚問年。登龍瀛海近,倚馬漢宮連。日色臨雙掌,陽光動八埏。愿陪芳躅后,長立泰階前。
穎出三十客,今趨萬里程。
才高官未稱,詞與筆俱精。
珠玉忘形穢,江山共眼明。
莫嫌巴蜀遠,揚馬各文鳴。
繞堤楊柳輕風里,
隔水樓臺細雨中。
酒放半醺重九后,
此時情味更無窮。
窮冬霜霰集,行路古今難。
舉眼看浮世,何人耐歲寒。
棄瓢將止酒,脫冕擬休官。
一室能容膝,吾生亦易安。
憶在冶城公膝下,圍棋年少知名。石頭兒女本輕盈。象床春縱博,珠袷夜彈箏。
倏忽過江門第換,滄桑飛渡群傖。吳霜點鬢不勝情。案頭無鬼論,肘后凈名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