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襲美添漁具五篇 釣磯
揀得白云根,秋潮未曾沒。
坡陁坐鼇背,散漫垂龍髪。
持竿從掩霧,置酒復待月。
即此放神情,何勞適吳越。
揀得白云根,秋潮未曾沒。
坡陁坐鼇背,散漫垂龍髪。
持竿從掩霧,置酒復待月。
即此放神情,何勞適吳越。
挑選到白云繚繞的石根之處,秋季漲潮也未曾淹沒它。坐在起伏如鼇背般的石上,垂著散亂如龍須般的釣線。手持釣竿在霧中垂釣,擺上酒又等待明月升起。就在此地放松心情,何必辛苦地去吳越游玩。
白云根:指長在白云繚繞處的石頭。
坡陁:形容地勢起伏不平。
鼇背:傳說中大海里的巨鼇之背,這里形容石頭像鼇背。
龍髪:指釣線,形容其如龍須般。
適:到,往。
此詩是詩人奉和友人陸龜蒙(襲美)《添漁具五篇》而作。當時詩人可能與友人一同寄情山水,享受垂釣之樂,在這樣的情境下創作此詩以表達閑適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閑適的垂釣生活,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自然。它展現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在當時的唱和詩中別具一格。
元亨猶利正,
始可用純乾。
未了一貞字,
何由保性天。
碧天云晚。綠梧小院。簾額花輕,煙眉柳斷。珠淚裹寄誰傳。漬紅綿。
愁多自覺春相惹。怕相舍。則索廝守也。紅窗刀尺初罷。
銀漢西斜卜燈花。畫閣清悄。情思懊惱。旅雁生秋,哀蛩餞曉。葉底漸減蕉紅。怯西風。
鶯花步步郎行處,將夢去。歡儂忍相負。樓頭望斷,千里思化春云。遠隨君。
一痕痕、積沙吞岸,潮來猶是添漲。魯個難返西崦景,空負戀紅簾桁。山月上。撫對影、頭顱依舊風塵狀。乾坤浩蕩。擬棋局光陰,蘋花心事,并入五湖槳。
從來錯,塞海排山冥想。鄧林中道捐杖。焦頭爛額終何補,贏得狂名強項。君莫忘。斫地王郎,幾個留天壤。魑魅魍魎。算禹鼎圖形,山經寫貌,千古耿塵坱。
豐神綽約曳輕裾,鳳翥鸞翔任所如。
爬背當年遭斥后,可曾重款蔡經廬。
直宿尚書省,瀟瀟帶月過。
冬官寒更早,水部夜如何。
柝向風聲近,簾開燭影多。
少陵官不薄,醉后且長歌。
中有桃源天地寬,
杳然溪照武陵寒。
莫言洞府無由入,
試向桃花背后看。
未動荒雞夜寂寥,
風吹雪浪冷蕭蕭。
為看沙上青霜跡,
已有行人早度橋。
妙語流傳韻味深,玄經特許再追尋。
風塵荏苒驚三伏,空谷跫然戀五音。
挾筆方知人世異,銜林時感歲華侵。
乘閑結伴清機去,處處涼蟬入暮吟。
渡江桃葉歌聲歇,傷心竟成春恨。打槳親迎,橫琴側坐,想煞那回清均。護花最穩。有障掩青綾,墻圍青粉。刻翠裁紅,肩隨妝閣索詩印。
香衾拚負曉夢。但蘭羞早潔,纖手同進。璧月難圓,彩云易散,艷福從來非分。東風太緊。悵芳草天涯,柳綿吹盡。聽雨黃昏,畫簾三兩陣。
荊涂云一色,淮泗波千里。
山僧不出門,藤蒲對花水。
薝卜林皆玉,旃檀室是香。
供君鍮石罐,貯月在禪房。
風塵彈指過,于世已浮沉。
處處雙林客,年年五岳心。
洞庭波闊,問悲秋宋玉,賦情何許。見說紅衣南岸客,坐受西風老去。
殘畫滄洲,余程水驛,頭尾連吳楚。林疏露出,瘦山江上無數。
時節煙景江南,陰陰濃綠,指點春歸路。一碧無情千樹冷,今剩昏鴉爾汝。
客夢燈殘,蛩聲笛冷,又咽重陽雨。宮溝何處,題紅枉費情語。
畫舫油?紫玉簫,
棹歌緩緩度紅橋。
夫容落盡秋江闊,
歸去月明生夜潮。
古洞應曾到,依稀記石橋。寒泉微灑雪,絕磴曲連霄。野犬云間見,仙童竹外招。終當學辟谷,從此上逍遙。
短世將過半,春纓一濯清。眠沙看去犢,把酒聽啼鶯。□□□□□,亡師一勺羹。何如放縱跡,掉臂此中行。
逆隱緣流上,淩危倩竹支。翻疑鄭子谷,忽憶習家池。感舊山猿哭,開懷野鶴知。巖花無數好,回首惜紛披。
入澗耳如洗,看云眼未花。水邊馀筍蕨,松下有龜蛇。病痛渠能遣,癡呆我已賒。杖藜隨所至,好處即為家。
風林簫鼓合,春嶂畫圖開。立壑歌和鳥,巡檐笑索梅。諸公豈易得,十載是重來。醉倒忘歸路,呼童認屐苔。
矢擊巖隈石,杯分澗頂泉。縱狂成矍鑠,久病起沈綿。好景惟消酒,清風不賣錢。山靈催得句,云雨擁前川。
野水遺高韻,閑花送異香。冥心真得得,揣跡故涼涼。已勝湖邊釣,何須甕底藏。平生蓬矢志,矯首愧穹蒼。
何人窺石室,此地即瑤池。亂竹惟臨水,疏藤亦作籬。湍魚驚得飯,野鹿臥存兒。跳入虛無去,浮名不□□。
問徑隨春草,飛筇臥午云。歸來陶靖節,多病沈休文。水氣單衣稱,松陰小簟分。悠然天地別,白日絕塵紛。
混世終能否,耽幽奈癖何。一蓑聊自足,馀論敢求多。鳳鳥何時見,滄浪隔島歌。吾儕今灑落,不啻舞雩過。
次謙終以巽,
九卦至三陳。
圣人有憂患,
何況是凡人。
千里不同地,萬里本同天。
天豈在遠求,在君柱杖前。
蓮洞十日居,便作千年計。
獨憐未絕扳,與子坐超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