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岳陽言懷二首 二
翠煙如鈿柳如環,晴倚南樓獨看山。
江國草花三月暮,帝城塵夢一年間。
虛舟尚嘆縈難解,飛鳥空慚倦未還。
何似不羈詹父伴,睡煙歌月老潺潺。
翠煙如鈿柳如環,晴倚南樓獨看山。
江國草花三月暮,帝城塵夢一年間。
虛舟尚嘆縈難解,飛鳥空慚倦未還。
何似不羈詹父伴,睡煙歌月老潺潺。
翠綠的煙霧像花鈿,柳樹如環,晴天我獨自倚靠在南樓看山。江南三月草木與花已近暮春,而我在京城的塵世之夢已過去一年。空船還在嘆息被纏繞難以解脫,飛鳥白白慚愧疲倦卻未歸還。怎比得上無拘無束的詹父同伴,在煙霧中酣睡,在歲月里放歌,聽著潺潺流水。
鈿:花鈿,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
江國:指江南水鄉。
帝城:京城。
虛舟:空船,這里有自比之意。
詹父:春秋時周大夫,此處代指無拘無束之人。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曾在京城有過一番經歷,如今身處江南岳陽,在暮春時節觸景生情,寫下此詩以抒發內心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抒發內心的惆悵與對自由的向往。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表達含蓄深沉。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體驗與創作風格。
云無心而不羈,谷有應而相宜。
寂住通感,圓明了知。
性汪洋而海有受,氣突兀而山不移。
百年身后所須物,問取南陽忠國師。
枯木形骸,野云蹤跡。
照兮夜色月摩,默也潭空秋入。
三千界,露半身。九萬里,成一息。
隨類應緣,何翅百億。
屏跡苕溪少往還,時危尤覺故人歡。
相期臘盡屠蘇酒,速享春來苜蓿盤。
雪夜劇談金賊入,風江絕嘆鐵衣寒。
何年天上旄頭落,并滅穹廬舊契丹。
避謗疏毛穎,推愁賴索郎。
坐來春漏促,夢去畏途長。
故國書題冷,新詩齒頰香。
湖山雖好在,歲月已相忘。
二儀同根,萬物一源。
機活靜樞之臼,象成玄牝之門。
幽而不昏,湛而若存。
用妙觸而出礙,體至虛而無痕。
車轍出門而合度,桃李成蹊而不言。
花飛傷宿雨,山潤照清晨。
念子經時臥,嗟予一味貧。
稍聞疏藥餌,遐想整衣巾。
何日扶藜出,相陪醉晚春。
莫問蒲萄出月支,不緣瓜棗訪安期。
輕紅滿地人慵掃,空翠霑衣雨足時。
松蔭晴泉聽落澗,蟬嘶晚吹助裁詩。
公乎此去歸廊廟,無用山中怨鶴為。
氣清水秋,骨寒木槁。
青眼柳春深,白頭山雪早。
具大人相也空落不驚,有大力量也風吹便倒。
個些妙處難傳,向道畫工草草。
蒲寒柳衰,融懶顧癡。
坐穩實逾劫,心空佛是誰。
明而了妙,微而入離。
天清河漢闊,露冷斗杓垂。
借伴而來應供,分身在處成規。
百草頭邊春浩蕩,黃鶯之語對華枝。
智靜用沖,道明體空。
清白轉色,幽微借功。
一乘句里那回互,百草頭上還疏通。
虎頭之顧,牛頭之融。
且癡且懶,不謀而同。
是兮不是,別兮不別。
水冷涵秋,山寒帶雪。
傳家之印兮中間無文,常用之針兮兩頭無穴。
游世之身云月閑,說禪之口河漢決。
自然隨順因緣,向道不乖時節。
豹隱猶遮霧,鸞棲遂及瓜。
綠林方在境,彩服徑還家。
世路久來險,人情何用嗟。
胸中自丘壑,樂處是生涯。
舊游蘭若盡英才,坐上高談亦壯哉。
老去語音雖記憶,眾中容貌各驚猜。
津亭夜雨故人少,樽酒燈花鄉信來。
茂苑相逢話京洛,柂樓猶喜待春回。
寒木高蘿幾曲溪,斷碑零落臥荒祠。
澄潭想像云頭涌,懸瀑依稀雨腳垂。
地軸漫煩龍虎戰,天符那得鬼神私。
茫茫造物殊難曉,要是為霖自有時。
萬里天南客,三年日至歸。
群陰雖久否,吾道豈終微。
顧我民稱逸,如君遁正肥。
鯨魚波浪穩,云翼有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