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賜魏文貞公諸孫舊第以導直臣
阿衡隨逝水,池館主他人。
天意能酬德,云孫喜庇身。
生前由直道,歿后振芳塵。
雨露新恩日,芝蘭舊里春。
勛庸留十代,光彩映諸鄰。
共賀升平日,從茲得諫臣。
阿衡隨逝水,池館主他人。
天意能酬德,云孫喜庇身。
生前由直道,歿后振芳塵。
雨露新恩日,芝蘭舊里春。
勛庸留十代,光彩映諸鄰。
共賀升平日,從茲得諫臣。
賢相魏文貞公已隨流水逝去,他的池館如今已換了主人。上天之意能酬報賢德之人,他的遠孫欣喜能有安身之所。魏文貞公生前堅守正直之道,死后其美名仍流傳世間。在蒙受新恩的日子里,他故居所在之地也如逢春天般生機盎然。他的功勛留存十代,光彩照耀著鄰里。大家共同慶賀太平盛世,從此又能有像他這樣的諫臣。
阿衡:本指伊尹,后泛指宰相,這里指魏文貞公。
云孫:遠孫。
直道:正直之道。
芳塵:美好的名聲。
勛庸:功勛。
諫臣:直言進諫的大臣。
魏文貞公即魏徵,以直言敢諫著稱。此詩創作于朝廷將魏徵舊第賜予其孫時,當時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朝廷希望通過此舉來倡導正直敢諫的風氣,激勵臣子們直言進諫。
主旨是贊美魏徵的品德和功勛,肯定朝廷恩賜其后人的做法,突出正直諫臣對國家的重要性。該詩在當時有助于宣揚賢德之風,在文學上以質樸的語言表達了積極的思想。
昔年曾嘆小差池,官帶榮名自有時。
二火并光君有漸,一茅覆屋兩相宜。
心田自樂緣知足,世路無求亦少思。
好是一丘藏曲折,也無鄰里共追隨。
小槽瀝瀝流香乳,玉壺注入金鸚鵡。
甘脆鋪陳薦肴俎,環爐數客不停舉。
酒酣耳熱燈前舞,呼嗚不作兒女語。
未到山頹且撐拄,窗外蒙蒙正春雨。
橫橫直直迷人路,誰知恰是藏春處。
減春一片亦何傷,切莫輕狂作飛絮。
開正盡數一至七,無雨無風保休吉。
此游不記后難尋,聊寫長言記時日。
窮達乘除自有天,豈須騰上賦鳶肩。
千牛疾解多憂折,十駕徐行未必鞭。
再上公孫方見用,蚤成賈誼晚堪憐。
第令飽貯唐虞道,慷慨行觀孟子前。
自從文墨困徒勞,欽仰先生絳帳髙。
豹固可窺嗟擬管,牛雖未解見藏刀。
笑言契闊生離恨,歲月侵尋逼鬢毛。
金馬玉堂門戶敞,會須平步慰吾曹。
落落虛懷好自珍,一番舒展一番新。
搖風卷起窗鋪月,滴雨驚回夢愴神。
荔子丹時陪獻豆,丁香結處共愁塵。
本無顏色爭韶艷,野老由來不怨春。
蒲柳先衰祗自驚,靜思前事似前生。
力侔元氣推先覺,醉打愁城堪一行。
求援援暌緣富厚,鼓宮宮動亦虧成。
會當載酒論奇字,日暮江天得細傾。
相見還如相別時,杖頭眀月舊相隨。
五亭溪下西風靜,六合沙邉夏日曦。
洗缽又辭香積飯,傳衣仍是雪山兒。
要須桑下無三宿,不為淮南塞草衰。
火樹銀花起夜煙,驂驔朱幰競駢闐。
一千戶外開金鎖,十二里中然玉蓮。
何日行宮祠太一,誰從摩詰問諸天。
歌臺且喜宜正月,柳岸今年勝去年。
腐草漸時澤,翩然變化功。
分光衣作炫,乘暗力排空。
自表因存照,雖多不暖風。
偶緣膏火盡,得到兀窗中。
節物各自好,春風獨太華。
裝添山衣錦,零落地鋪花。
趁課蜂招侶,幽吟鶴自嗟。
放開平望眼,翠幕不須遮。
未春先以約春期,載酒如何卻負時。
搖想醉狂哦舴艋,也知歸客趁酴醿。
阿瞞氣懾周瑜陣,樊素心貪白傳詩。
橫槊賦詩俱占卻,據鞍矍鑠正相宜。
報我新詩疾轉舠,論文始信賴薰陶。
追風定見驥千里,鳴野今聞鶴九臯。
看劍為君傾薄酒,張弓何日畏春醪。
不煩更問珊瑚樹,舊繡年來拆海濤。
年齊甲子性同宜,相見論文更不疑。
小約同行先具酒,且推獨步放君棋。
庭前雁鷺能堪否,堂下龜魚暫付誰。
好向藍田報消息,多栽松竹待哦詩。
合倚金華步石渠,丹砂寧駐葛洪車。
有成用底三年政,必葺聊成一日居。
簿令優游閑制錦,籖牌盤礴飽觀書。
后來令尹須留意,莫道前人托宿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