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二首 其一
火樹銀花起夜煙,驂驔朱幰競駢闐。
一千戶外開金鎖,十二里中然玉蓮。
何日行宮祠太一,誰從摩詰問諸天。
歌臺且喜宜正月,柳岸今年勝去年。
火樹銀花起夜煙,驂驔朱幰競駢闐。
一千戶外開金鎖,十二里中然玉蓮。
何日行宮祠太一,誰從摩詰問諸天。
歌臺且喜宜正月,柳岸今年勝去年。
火樹銀花在夜空中綻放,煙霧升騰,華麗的車馬競相奔馳,熱鬧擁擠。千家萬戶打開了門鎖,十二里長的街道上燈燭如盛開的玉蓮。什么時候能在行宮祭祀太一神呢,又有誰能跟隨王維去參悟佛法呢。所幸歌臺正適合正月的喜慶,柳岸的景色今年比去年還要美好。
火樹銀花:形容燈光和煙火絢麗燦爛,多指上元節(元宵節)的夜景。
驂驔(cān diàn):馬奔跑的樣子。
朱幰(xiǎn):紅色的車幔。
駢闐(pián tián):聚集、擁擠。
然:同“燃”,燃燒。
行宮: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殿。
祠太一:祭祀太一神。太一,是古代神話中的天帝。
摩詰:指唐代詩人王維,字摩詰。
上元節即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熱鬧喜慶的節日。此詩創作時可能正值上元佳節,詩人身處熱鬧的節日氛圍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既描繪節日盛景,也融入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這首詩描繪了上元節夜晚的熱鬧繁華,展現了節日的喜慶氛圍。詩中既有對現實場景的描寫,也有對精神層面的思索,體現了詩人豐富的情感和細膩的筆觸,在描繪節日景象的詩詞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才道閒愁隨雁去,薄暖輕寒,又是春將暮。過盡飛花江上路,東風多傍垂楊樹。惆悵欲招雙燕語,門巷重來,依約當年否。繞遍珍叢空絮絮,烏衣夢渺知何處。
黃金滿屋,白玉盈房。兒孫羅列成行。饒你般般遂意,難免無常。要脫輪回生滅,除非是、云水溪傍。常清凈,也不須禮念,只爇心香。仿效風仙了道,繼史公歸逝,豁豁洋洋。兩個神仙,盡是與你同鄉。即非遠年傳說,是邇來、親見嘉祥。但放下,便管教云步蓬莊。
曾向斜街寄醉眠,燕城回首幾經年。風柔廣陌燈初掛,云散仙臺月正懸。吟筆欲揮詩唾玉,舞裙才動步生蓮。而今寂寞揚雄宅,獨對長檠雪滿氈。海子橋頭踏月明,金魚館里聽簫聲。九重燈火連三夜,萬井笙歌徹五更。綺陌人歸珠翠落,綵云仙下佩環輕。轉頭已作升平夢,誰信桑田碧海生。佳節相逢處處同,老來無復舊情悰。山城歲歉燈還惡,官舍愁深酒不醲。末路行藏詩句里,故鄉風物夢?中。夜深孤坐無人語,閑撥爐灰到暮鐘。
朝暮相煎急,誰人會個休。通來一寸血,點點逐浮漚。
歲序嚴凝日,仙蹤斷隔時。荒途無古劍,高冢有新枝。
宮闕逼虛清,千山雪獻晴。徂徠如拜頫,汶泗故回縈。五夜金波?,三秋海日生。晏溫秦觀曉,獨對紫霞明。
翛翛鳳尾拂云長,翠色涼陰護石床。午醉醒來心似水,恍疑清興落瀟湘。
中園斬蕭艾,幽花發孤妍。紛吾窮所諧,乃獨敘汝賢。豈無桃李花,諒非同心言。平生屈大夫,不為人所憐。
故鄉喬木隔山青,山郡人應候福星。民俗士風諳已熟,不須隨路借圖經。
牢落乾坤一腐儒,征岐半世泣楊朱。偶逢孤館呼君子,夜起挑燈讀古書。
秋水虛涵碧落清,塔尖檐角與云平。談空說有經千卷,漱石拈花茗一觥。劫外初瞻青竹影,座中還憶白鷗盟。他年倘侍蓮臺側,不問靈山路幾程。
小圃尋幽攬轡過,地偏花木得春多。燕回芳草輕輕舞,鶯入垂楊緩緩歌。薝卜引條舒翠幄,牡丹開萼捲香羅。浮生好向花前醉,歲月無情柰老何。張谷東頭訪隱君,柳花吹雪白紛紛。藥苗經雨和煙種,泉脈穿云帶月分。僧謁晨齋燒玉筍,客來晚飯煮香芹。清歡未盡催歸去,啼鳥一聲春日曛。
著力因求得,得后何庸力。無力卻有力,綿綿自消息。
壯歲同游地,今晨獨到時。夜臺無健筆,殘菊有空枝。
撲簌殘英千萬片,亂點淪漪,滟滟回文轉。莫向東皇悲聚散,飄蓬斷梗知何限。簾角風回頻拂面,縹緲輕寒,釀就春深淺。燕懶鶯嬌都不見,夕陽紅過欄干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