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郭風雨朝齋悵然秋思
桐竹離披曉,涼風似故園。
驚秋對旭日,感物坐前軒。
江燕飛還盡,山榴落尚繁。
平生信有意,衰久已忘言。
桐竹離披曉,涼風似故園。
驚秋對旭日,感物坐前軒。
江燕飛還盡,山榴落尚繁。
平生信有意,衰久已忘言。
梧桐與竹子在晨風中枝葉散亂,涼風吹來仿佛回到了故鄉。面對初升的太陽驚覺秋已至,感慨萬物變化獨坐前廊。江邊的燕子都已飛走,山石榴花仍紛紛飄落。平生確實有許多心意,如今衰老已久無需多言。
離披:散亂、紛披的樣子。
故園:故鄉。
感物:因外界景物變化而觸發感慨。
江燕:江邊的燕子,秋時南歸。
山榴:即石榴花,秋季逐漸凋零。
忘言:指內心的情感無需用言語表達。
此詩為韋應物任地方官期間所作。詩人晚年歷經宦海浮沉,心境趨于淡泊,秋日晨起面對蕭瑟秋景,觸景生情,由眼前之景聯想到故園,又因秋意觸發對人生遲暮的感慨,遂作此詩以抒懷。
全詩以秋晨之景為引,由景及情,層層遞進,既寫秋景之蕭瑟,又抒思鄉與衰暮之嘆,情感真摯深沉。語言質樸凝練,體現了韋應物山水田園詩清峻淡遠的典型風格。
頹唐淡沱是今吾
同調如君骨已枯
最憶煙光明媚處
簪花筆格注三都
憶昔高樓明鏡里。彈指光陰,戲作拈花地。故卷紅簾驚睡起。遠山那及眉峰翠。
似有天涯淪落意。一段簫聲,說盡人間事。細磨麋丸催扇字。侯生去后桃花死。
古有高人興,今看靜者流。
江山成獨往,風雨一孤舟。
卓錫湘流暮,移帆桂水秋。
朝登覆釜觀,遠望蒼梧邱。
目極南中勝,心非道外求。
逢君看葉下,謫客共萍浮。
暫結三生愿,何孤萬里游。
白云懷舊國,細雨別津樓。
碧樹諸天迥,黃花絕塞愁。
行過五馬第,持此謝全州。
過婺游臺又倦勤,路旁馳看兩州民。
也知勝處青山舊,自恨來遲白發新。
暫憩瀛宮求道侶,載瞻方廣想仁鄰。
貳車章句猶憐我,為是云泉無事人。
蓮落紅衣玉露秋,
蕭蕭鶴發映中流。
若非太華峰頭種,
那得乘風穩似舟。
早被嬋娟誤,深宮二十年。
自題秋扇后,明月不長懸。
浴罷更昂藏,
濺珠滿地涼。
歸朝添渥澤,
散步有輝光。
鼻劃荷筒捲,
牙垂藕筍長。
遙看真可訝,
修影出城墻。
無懷葛天古遺民,種畬歸來束澗薪。亭長聞名不識面,豈知明府是何人。
雞鳴犬吠相聞地,穴處巢居上古風。飽飯不為明日慮,酣歌便過百年中。
露草乾時兒牧羊,朝日出時女采桑。一床絮被千萬足,不解城中有許忙。
山高正對燒畬火,溪近時聞戽水聲。破屋已斜猶可住,老牛雖瘠尚能耕。
莫笑山家拙治生,正緣亦足得身輕。滿爐葑火渾家暖,一碗松肪徹夜明。
故絮五更偏覺冷,薄糜未午已先饑。誰知人不堪憂處,正是降魔奏凱時。
氣全自可忘憂患,心動安能敵死生。若論老人真受用,已多稗飯與藜羹。
惜爾官難達,文章本鳳毛。
投簪歸海岸,掛席趁江濤。
張翰元思鲙,任公且釣鰲。
南逢徐孺子,應話舊同袍。
洪生資制度,被服正有常。
尊卑設次序,事物齊紀綱。
容飾整顏色,磬折執圭璋。
堂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
外厲貞素談,戶內滅芬芳。
放口從衷出,復說道義方。
委曲周旋儀,姿態愁我腸。
窗明幾凈室空虛,
盡道幽人一事無。
莫道幽人無一事,
汲泉承露養菖蒲。
大唐國里無禪師,
獨弄單提見也無。
茫茫宇宙人無數,
幾個男兒是丈夫。
表表懷先公,
舍子蔭其侄。
官子亦可輕,
何物足吾屈。
擴此仁一家,
纓冠救同室。
青箬笠還在短墻,漁汀樵徑盡披霜。明年春在柳仍絮,前夜雪深梅自香。天地龍蛇消一淚,河山烏鵲且孤翔。情知華頂酣眠客,蛻骨難留笑汴梁。
人間口耳總無權,對影忘言且問天。劉宋科名原荏苒,蘇張車馬自喧闐。水沈香篆青煙細,海霧空輪赤日懸。匣有寶刀隨老病,無勞堇土淬龍淵。
春煙澹欲流,禽聲導客往。
山行曲愈好,步窘勢轉上。
徑斷溪橫橋,冰消水平掌。
澗瀑懸山巔,塵襟快滌蕩。
游歷逮茲辰,傳聞自疇曩。
流風如可親,對鏡足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