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香山新經堂招僧
煙滿秋堂月滿庭,
香花漠漠磬泠泠。
誰能來此尋真諦,
白老新開一藏經。
煙滿秋堂月滿庭,
香花漠漠磬泠泠。
誰能來此尋真諦,
白老新開一藏經。
秋天的堂屋中煙霧彌漫,庭院里月光皎潔,香花朦朧,磬聲清脆。誰能來這里探尋真理呢?白居易新開設了一處藏經之所。
漠漠:形容香花朦朧、彌漫的樣子。
泠泠:形容磬聲清脆。
白老:指白居易。
藏經:存放佛教經典的地方
白居易晚年篤信佛教,在香山修建新經堂。此詩可能創作于經堂建成后,當時他心境平和,熱衷于與僧人交往、探討佛法,希望更多人能來此領悟佛教真諦。
這首詩主旨是邀請他人來新經堂探尋佛教真理。其特點是營造出清幽意境,體現了白居易晚年的宗教情懷,在其作品中展現出獨特的佛教文化韻味。
游子驚西風,
霜意薄林樾。
所嗟故山蛩,
不負故山月。
丹桂暗飄香。瘦影橫窗。蜂黃初映越羅裳。金谷夢回人語寂,悄整新妝。
斜倚曲闌旁。雨霽風涼。玉杯承露醉仙鄉。不媚東皇甘寂寞,占盡秋光。
地骨鑿開云屋冷,
阿姑曾此絕風塵。
自從月下鞭鸞去,
瑤草空馀洞口春。
小謫三湘亦俊游,
彩鸞寫韻有高樓。
怪來詩思清于水,
玉女盆曾借洗頭。
為籌軍餉逼群蠻,慷慨捐軀不避艱。
昔嶺風云驚義膽,西充雨露泣慈顏。
雄才久冠青錢選,正氣旋膺紫誥頒。
自是慰忠綿俎豆,花溪時見鶴飛還。
杜宇鳴春已歇,薔薇尚有馀花。吾廬宛同彭澤,繞屋美蔭交加。
苦筍爭抽豸角,枇杷競吐驪珠。午飯松間睡足,茶甌滿泛云腴。
紈扇輕裁孤月,竹簟冷織雙紋。呼取涼襟幽吹,拂開亂眼浮云。
麥浪遙翻隴底,云峰忽起空端。拄杖支頤松下,直須細細吟看。
山月明含草木,溪風暗度襟裳。寂寂簾櫳夜半,羽蟲相趁飛揚。
陰洞石床初掃,誰來共飯胡麻。鳥道新疏碧注,為君沉李浮瓜。
古徑斜依杉竹,薰風永日無人。噪鵲鳴鳩去后,一聲幽磬南鄰。
門外溪行碧玉,林梢日墮黃金。好景莫愁吟盡,會看月出遙岑。
山雨洗開林幄,梧桐日射荊扉。傍砌榴花初吐,照人特地光輝。
遠壑尚馀殘照,飛蚊已鬧前檐。巢燕歸來何暮,呼童為汝開簾。
臥聞諸子到西湖,鵠鷺翩翩眾客俱。
紈扇藤鞋試輕駃,只雞斗酒助歡娛。
行歌久已饒渠輩,睡美猶應屬老夫。
春服既成沂可浴,孔門世不乏迂儒。
白雉重勞貢越裳,珠崖銅柱效梯航。
占星不藉南車指,就日曾觀北極光。
楊柳雪飛新傳舍,蓼蕭露湛古詩章。
何須更說珊瑚樹,彩筆凌云錦七襄。
不成麟閣寫朱顏,仙佛門中見一斑。
少學齋心求大藥,老思行世禮名山。
玄猿共戲當清夜,白鳥隨舟下碧灣。
莫到天臺便長往,匣中猶有大刀環。
暗草棲螢,香巢絮燕,嫩涼初潤琴弦。消盡年光,費伊幾縷壚煙。一春不聽西堂雨,問今宵、夢到誰邊。最凄然、水上青荷,枝上紅鵑。
美人可是青天月,祇一重簾押,隔斷嬋娟。何況新來,萬重又隔蓬山。回文玉簟涼如水,剩殘釭、冷照無眠。有誰憐、玉漏沈沈,自寫銀箋。
忽逢旗鼓去翩翩,
道上行人喜欲顛。
為說吾州新得雨,
使君惠政實關天。
飄飄秀色奪仙春,
只恐丹青畫不真。
能為君王罷征戍,
甘心玉骨葬邊塵。
揮手東寧事可哀,
騎鯨人去閟風雷。
迢迢平戶船頭望,
何日重生不世才。
是真是假認前身,
描就遺容不染塵。
歸到頭來都是假,
何妨假者奉為真。
多幸遭逢處,知交信有恩。
偏承相見重,頻沐厚光榮。
眷戀常推許,人情每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