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洞
地骨鑿開云屋冷,
阿姑曾此絕風塵。
自從月下鞭鸞去,
瑤草空馀洞口春。
地骨鑿開云屋冷,
阿姑曾此絕風塵。
自從月下鞭鸞去,
瑤草空馀洞口春。
大地深處被鑿開,云屋透著清冷,阿姑曾在此地遠離塵世。自從她在月下駕馭鸞鳥離去,洞口只留下瑤草在春日里獨自生長。
地骨:大地深處。
云屋:指仙女洞,形容其如云中的房屋。
阿姑:仙女。
絕風塵:遠離塵世。
鞭鸞:駕馭鸞鳥,鸞是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
瑤草:傳說中的仙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詩人在游覽仙女洞時,被洞內的清幽環境和關于仙女的傳說所觸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心境或許是對仙境的好奇與向往。
這首詩以仙女洞為主題,借仙女的傳說,營造出神秘的氛圍,表達了對仙境的向往和對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在文學上展現出獨特的浪漫主義色彩。
翠蓋迎風舞。水陌遠,春歸路。欸乃聲中,夢落湖云祠樹。暈色涂妝,擁髻看人處。鴛鴦殘,瓦飛去。歲華暮。無計留教住。垂楊系船如故。黛蹙遙山,憑闌后約輕誤。脆笛波心,引洞庭龍女。晚來煙,曉來雨。
庭樹日已黃,白發日已短。候蟲鳴前除,秋霜蕙花晚。歲月如奔駒,六轡不可挽。泛舟涉方瀛,方瀛水清淺。安期邈難求,吾棹亦已返。花開醉復斟,黍熟饑自飯。逌然樂悟生,瑤島諒不遠。
誰識忘機者,當年削跡人。羊裘寧負漢,龍劍不游秦。明月青藜杖,秋風白鷺巾。江華能自主,世故久相賓。玄發三千丈,浮生六十春。少微久寂寞,今復在垂綸。
東白文章舊有聲,金縢國史誥初成。南都命下新承寵,九月秋高始啟行。鈴索不愁深夜警,官銜猶帶北門清。石頭城外秦淮口,一片輕帆掛月明。
漆園欲齊物,伯陽期守玄。脩軌務絕絆,沖志在潛淵。夕陰冥蕙幌,晨陽暖石田。外膠一以遣,澹泊返自然。五圖非謬記,九籥有真詮。青青林間雨,勃勃谷竇煙。松華行將熟,米之釀紅泉。
澄潭危岫四時佳,綠抱飛泉瀉斷崖。自去自來雙草屐,不遙不邇一茅齋。鳥叼盧桔搖金果,蜂撲蕉花墜玉釵。滿腹詩情未忘廢,偶牽興會動吟懷。
蓬萊咫尺五云間,取次臚傳玉筍班。黃蓋曉張迎榜出,瓊林春宴插花還。塵香官道催游騎,日暖宮袍映醉顏。更喜雙親同此慶,朝回舞綵祝南山。
中庭有棗,累累其實。零露既降,歲事孔疾。循彼階軒,有鳴蟋蟀。豈其觱發,而不栗烈。南山崒嵂,松柏蕭瑟。彼蘭斯蕕,彼枳斯橘。安得羽翼,載飛載鳴。泛濫八荒,以終永日。
知君才氣本無雙,拭目曾看古戰場。華萼風流今不墜,文章光焰自應長。詩從古錦傳家法,身□花塼是故鄉。它日萬錢供日費,更期粟賤致時康。
兜率未聞絲竹存,更無鈞樂壓驚魂。才離恨海滔天浪,又入深深愁院門。
粥魚聲已罷,日暮掩柴扉。送客月在地,出山云滿衣。燈明聞犬吠,松暗見螢飛。深夜長廊靜,多應獨自歸。
石橋路轉虎溪流,古寺江天物外幽。清梵每傳云壑響,長林不鎖篆煙浮。白蓮香斷陶潛社,明月寒生庾公樓。邀瀑捫蘿無已日,僧歸岳頂問重游。
一棹橫江,問訊盟鷗,太守謂誰。道皇華使者,光風灑落。元宵三五,樂與民俱。寶榼金韉,玉梅釵燕,斗鴨闌干花影嬉。人迎笑,似玉京春淺,長是燈時。風流不減人知。算岳牧詞人誰似之。把南樓風月,渚宮丘壑,竹西歌舞,行樂濡須。萬斛金蓮,滿城開遍,朵朵留迎學士歸。明年宴,看柑傳天上,月在云西。
圣門事業遠難攀,立志須同古孔顏。井不及泉猶棄井,山如虧簣未為山。
只恐老去被花惱,更欲忘憂須酒澆。何似山堂病居士,閉門高枕過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