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郊居四首 其二
殘花啼曉露,落絮泊池荷。
帶蘂蜂須重,窺簾燕語多。
桑肥蠶趁暖,雨飽麥連坡。
帝力知難報,閑聽擊壤歌。
殘花啼曉露,落絮泊池荷。
帶蘂蜂須重,窺簾燕語多。
桑肥蠶趁暖,雨飽麥連坡。
帝力知難報,閑聽擊壤歌。
殘花在清晨的露珠中仿佛在低泣,飄落的柳絮停留在池中的荷葉上。帶著花蕊的蜜蜂,須上因花粉而顯得沉重;窺視著簾幕的燕子,嘰嘰喳喳話語很多。桑葉肥碩,蠶兒趁著暖和的天氣生長;雨水充足,麥子長滿了山坡。深知難以報答帝王的恩澤,只好悠閑地聽著百姓擊壤而歌。
啼曉露:在清晨的露珠中仿佛在低泣。
泊:停留。
蘂:同“蕊”,花蕊。
蜂須重:蜜蜂須上因帶著花粉而顯得沉重。
窺簾:窺視簾幕。
趁暖:趁著暖和的天氣。
帝力:帝王的恩澤。
擊壤歌:相傳堯時有老人擊壤而歌,表達太平盛世百姓的安樂生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描繪的春日郊居生活以及對帝王恩澤的感恩來看,可能創作于一個相對和平、穩定的時期,詩人處于閑適的生活狀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郊居的美好景象,展現了鄉村生活的生機與寧靜。主旨是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帝王的感恩。在文學上,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描繪鄉村風光,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鵝溪尺幅衣冠古,
貌出蒙莊辯論新。
劍客滿前毛發動,
須知繪事亦通神。
停驂望箕山,山色翠欲滴。美人招不來,清風滿泉石。
初喜見箕山,復欣飲潁水。棄瓢更何人,忽憶隱君子。
瀲滟湖光繞帝州,杖藜科跣任遨游。
欣看荷芰盈新夏,知是蓬瀛第幾洲。
待客云山今得主,逢君海屋正添籌。
人間欲問耆英叟,遙指蒹葭秋水頭。
巖下相逢不忍還,
狂歌醉酒且盤桓。
仇香莫問神仙事,
天上人間總一般。
背地卸羅襦,越顯纖纖盈握。被底勾留香夢,只銀燈知覺。
紅幫笑指繡鴛鴦,陡憶斷魂昨。索性難瞞狂眼,任檀郎輕薄。
秋色著人濃,門外鴉啼曉。
幾葉疏楊幾個蟬,各為秋煩惱。
煩惱幾多時,剩我長煩惱。
不是斜陽便是霜,多少青山老。
海岳搜尋小洞天,桃花迎笑識詩顛。
屐喧靈運驚山賊,琴撫成連續水仙。
緇白談禪參馬蹋,丹青寫本待龍眠。
只愁采藥迷歸路,飯熟胡麻定有緣。
世學推東楚,文名冠異科。
弟兄聯玉筍,父子擅金坡。
籌幄淵謀在,陪京惠愛多。
無因奠雞酒,清淚灑江波。
離披五色散秋容,三泖風流得坐逢。好語繁霜知愛惜,寒天留爾伴青松。
后圃香云拂曉臺,吳船新送菊花來。深秋客思渾無賴,野興崢嶸特地開。
年年心與雪霜期,一點寒生古樹枝。
昨夜故人相問信,隔窗無月坐移時。
四靈歿后誰知己,惟有清香滿舊枝。
頭白山僧猶愛客,為曾親見老師時。
大李班棘位,國法鑄鼎存。折民徵虞書,祥刑麗周官。
畢弋開一網,下車泣群冤。好生欽恤哉,資始尊乾元。
參辟興何世,奏讞誰能原。春露鮮時布,秋荼日以繁。
上有圣明君,播令弘湛恩。五聽夙申戒,三宥仍平反。
小臣忝末職,受憲敢不惇。邁種愧咎繇,愿察嘉石言。
卓然空倚傍,高放出云頭。
吳、楚分中界,金、焦截下流。
蕩搖空水國,孤秀矗僧樓。
來往風帆利,何人據上游。
翰墨平生友,江山數面親。
誦騷悲楚國,訪古失秦民。
丘壑豈無趣,塵埃空此身。
風行思數數,糧食厭頻頻。
杳杳靈巖洞府深,
有人巖下振潮音。
龍天聳聽生歡喜,
留得神魚立到今。
五曲溪回屋數椽,
上依翠壁下流泉。
幽居不用立名字,
大隱一峰高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