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覺院登上人房老梅擅名滋久昔四靈與其先師道公方公游賦詠盈紙距今三世矣余每至其所輒徘徊不忍去登亦對坐不倦有前輩之風槐徑弟拉同游者賦詩因用其韻俾登藏之庶不愧昔日爾
年年心與雪霜期,一點寒生古樹枝。
昨夜故人相問信,隔窗無月坐移時。
四靈歿后誰知己,惟有清香滿舊枝。
頭白山僧猶愛客,為曾親見老師時。
年年心與雪霜期,一點寒生古樹枝。
昨夜故人相問信,隔窗無月坐移時。
四靈歿后誰知己,惟有清香滿舊枝。
頭白山僧猶愛客,為曾親見老師時。
年年內心都與雪霜相約,一點寒意從古老的樹枝上生發出來。昨夜老朋友來問候消息,隔著窗戶沒有月光,我坐著過了很長時間。四靈去世后有誰能成為知己呢,只有清香布滿了舊枝。頭發花白的山僧依舊好客,因為他曾親眼見過老師。
期:相約。
四靈:指南宋永嘉四靈,即徐照、徐璣、翁卷、趙師秀。
歿:去世。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在四靈去世后,詩人來到普覺院登上人房,看到這里因梅花而聞名,且四靈曾與這里的前輩僧人交往賦詩。詩人每次來都徘徊不忍離去,此次與槐徑弟同游,應要求賦詩。當時社會文化氛圍濃厚,文人雅士多有詩詞唱和,詩人在懷念四靈的心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四靈等故人的懷念和對山僧的贊賞。其突出特點是借梅花抒發情感,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情感和創作風格。
繞闌莫惜酒行頻,開到姚黃已暮春。瓊樹今朝歌正好,彩云昨夜夢非真。園林雖不異前日,車馬可憐非舊人。欲倩東風問蝴蝶,花前誰是百年身?
惆悵經年別謝娘,月窗花院好風光,此時相望最情傷。青鳥不來傳錦字,瑤姬何處鎖蘭房,忍教魂夢兩茫茫。
鳳凰山色媚芳塵,不著詩仙寫不真。靈境愛饒花氣味,老懷欣辦酒精神。煙霞里面長春洞,天地中間獨醉人。未續離騷唯痛飲,可憑誰說與靈均。
清溪直下幾千丈,桐廬山色相蕩漾。左回右抱徐卿門,鐘靈孕秀奇而壯。徐卿筡卿何可當,七十巳封司馬郎。童顏鶴發今八十,大夫□□尤輝煌。惟此生辰春欲半,東風醉人花爛漫。烏妙鏤帶紅錦袍,笑捧霞觴樂清宴。君不聞南斗之傍桃下人,□□更□三千春。
摘句尋章難得閑,為攻頑玉借它山。潘江陸海空神往,土飯泥肴自手團。憐島瘦,惜郊寒,深知高處費追攀。自珍敝帚未甘棄,一卷仍藏懷袖間。
一曲清歌繞畫梁,春風吹散舞衣香。酒酣卻笑蘇州守,何事樽前欲斷腸。
令弟今先達,諸郎復可人。一麾公出守,三徑我知津。香火它年社,山河后夜春。會須從幾杖,不必畫麒麟。
酒后要息懶,假床其制新。安排醉鄉具,康濟老夫身。兼坐尚似倚,半眠尤可人。山公不解此,倒載馬蹄塵。
帝寵新聞下鳳皇,明光舊殿許含香。十年不調勞為令,三仕何人薄拜郎。流水未須悲遇合,白云差可寄行藏。漢家自重艱難地,況復秋風是故鄉。
了了了,家近扶桑最先照。知知知,一雙紅杏換消梨。莫莫莫,金雞啄破琉璃殼。住住住,鳳棲不在梧桐樹。過者四重關了,五里牌在郭門外。
憶昔待月錢唐秋,眼寒桂樹枝相樛。桂枝半蠹花不實,折之不得令人愁。帝鄉幽燕邈吳越,還向山中弄明月。聞道君家待月壇,壇空風露何漫漫。便欲因之溯寥廓,倒騎玉蟾飛廣寒。廣寒宮殿殊清絕,素娥嬋娟皎如雪。笑指桂樹對我言,留取高枝待君折。待君折,須幾時。明年八月會相見,付與天香第一枝。
彩筆翩翩動,龍光夜色高。扶搖臨大海,睥睨破秋濤。城上搏羊角,臺中折鳳毛。聯鑣應獻賦,珠玉任揮毫。
鴉噪晚涼天,新晴景豁然。柳橋通水市,荷港入湖田。鷺影沙頭月,人煙渡口船。相過又相別,書到是明年。
驟作中年身,都無快心事。不知筋與骨,何處將衰至。
上將臨戎擁碧油,營屯萬灶駐貔貅。身輕百戰勇無敵,威重三邊功最優。刁斗月明嚴警夜,兜鍪霜冷正防秋。歸來擬掛封侯印,圖畫凌煙閣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