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亂后自嬄雜詩 其四
廬舍經兵火,頭顱尚在門。
風掀灰??跡,月澀劍铓魂。
鼠穴頻遭斷,燕巢猶半存。
看花淚盈眼,寧忍復開尊。
廬舍經兵火,頭顱尚在門。
風掀灰??跡,月澀劍铓魂。
鼠穴頻遭斷,燕巢猶半存。
看花淚盈眼,寧忍復開尊。
房屋經歷了戰火的摧殘,門框還勉強立在那里。風吹動著殘留的灰燼痕跡,月光暗淡如含著劍刃的亡魂。老鼠的洞穴多次被破壞,燕巢卻還剩下一半。看到盛開的花朵淚水盈滿眼眶,哪里還忍心再舉杯飲酒。
廬舍:房屋,住宅。
兵火:指戰爭中的焚燒破壞。
灰??(mín):灰燼殘跡,此處指戰火留下的焦土。
月澀:月光暗淡,似有澀滯之感。
劍铓(máng):劍鋒,代指戰亂中的兵器或亡魂。
開尊:打開酒樽,指飲酒。
此詩創作于戰亂平息后,作者返回家園時。彼時兵火剛過,廬舍焚毀、民生凋敝,詩人目睹戰后殘景,感懷家國之痛,遂作此詩以記。
全詩以“兵亂后”為背景,通過細節化的場景描寫(如殘門、灰跡、斷穴、存巢),真實再現戰火對家園的摧毀,末句“看花淚”“忍開尊”直抒胸臆,將個體悲愴與時代苦難交織,具有強烈的現實批判意義。
新葉張翠幄,落花作紅茵。
山蔬旨且柔,家釀清而淳。
以我垂老境,送此將歸春。
我固惜流年,春亦記陳人。
江山處處佳,風月日日新。
蹇馿度松岡,短檝橫煙津。
蘭亭人已遠,遺韻猶清真。
卻下木柵市,天風吹角巾。
老境遺人事,窮居砭世肓。
茅簷聽云滴,瓦鼎??松肪。
不愿封侯印,惟求煮菜方。
杯羹須及熱,剩欲喚君嘗。
剪葉霜風勁,關門謝遠游。
深村梅映雪,前浦水明樓。
蜜熟蜂衙放,膻殘蟻陣收。
地爐無獸炭,炙背補衣裘。
我游鈞天,帝之所都。
是老先生,玉色敷腴。
顧我而嘆,閔世垢濁。
笑謂侍僊,畀以靈藥。
稽首徑歸,萬里天風。
碧山巉然,月墮江空。
憶自梁州入劍門,關山無處不消魂。
亞松托宿逢秋雨,小柏經行聽曉猿。
當日只知悲客路,歸來終亦老江村。
吾兒生晚那知此,聊對青燈與細論。
霜風利如割,霜葉凈如掃。
正當十月時,我行山陰道。
場功俱已畢,歡樂無壯老。
野歌相和答,村鼓更擊考。
市壚酒雖薄,群飲必醉倒。
雞豚治羹胾,魚鱉雜鮮薧。
但愿時太平,鄰里常相保。
家家了租稅,春酒壽翁媼。
金麟噴香煙龍蟠,玉燈九枝青闌干。
明瓊翠帶湘簾斑,風幃繡浪千飛鸞。
舞娥紫袖如弓彎,云中一笑天解顏。
銜杯快卷玻璃干,花樓促箭春宵寒,二十五聲宮點闌。
灰深火可宿,炷小燈耐久。
長流故不腐,易成必速朽。
我昔游青城,聞道巢居叟。
躬行雖不力,年少過九九。
固知適天幸,自養亦差厚。
傳家六兒子,其四今皓首。
寧聞澗底松,鬰鬰慕蒲柳。
雙屨青芒滑,輕衫白苧涼。
云生半巖潤,麝過一林香。
童子持棋局,廚人饋粟漿。
歸來更清絕,淡月滿林塘。
屐路緣虛壁,棋軒枕小灘。
玄言不愧籍,熟睡卻輸摶。
咄咄書常懶,便便腹本寬。
山園時節好,杏子已微丹。
齒落發斑兒亦老,志衰力惰我寧悲。
埋盆便可為池看,折竹何妨作馬騎。
點誦內篇莊叟語,長歌半格白公詩。
此身未死須安頓,除卻山村百不宜。
卻醫翻少疾,辭祿不加貧。
嘉木移俱活,村醪釀輒醇。
悠悠還過日,盎盎又逢春。
狂舞君毋笑,梅花插滿巾。
百尺西樓十二欄,日遲花影對人閑。
春風已入片時夢,寒食從今數日間。
折柳故情多望斷,落梅新曲與愁關。
詩成欲訪江南便,千里煙波萬疊山。
占星起飯犢,待月出輸租。
遇崄頻呼侶,扶轅數戒奴。
畏饑懷餠餌,愁雪備薪樗。
意象今誰識,當年賦兩都。
夏淺清陰滿,村深白日長。
言多思寂默,酒醒悔猖狂。
老馬漫知路,鈍錐寧出囊。
此翁真耄矣,懶放亦何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