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壽人至聞五郎頗有老態作長句自遣
齒落發斑兒亦老,志衰力惰我寧悲。
埋盆便可為池看,折竹何妨作馬騎。
點誦內篇莊叟語,長歌半格白公詩。
此身未死須安頓,除卻山村百不宜。
齒落發斑兒亦老,志衰力惰我寧悲。
埋盆便可為池看,折竹何妨作馬騎。
點誦內篇莊叟語,長歌半格白公詩。
此身未死須安頓,除卻山村百不宜。
牙齒掉落頭發斑白,兒子也已年老,我意志衰退體力懶惰,又怎會為此悲傷。把盆埋起來就可以當作池塘觀賞,折根竹子不妨當作馬騎。誦讀《莊子》內篇里的話語,放聲高歌白居易風格的詩。只要這身子還沒死就得好好安頓,除了這山村,別的地方都不合適。
寧悲:怎會悲傷。寧,豈,怎。
內篇莊叟語:指《莊子》內篇的話語。莊叟,即莊子。
半格白公詩:半格,一種詩體;白公,指白居易,這里說的是類似白居易風格的詩。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年老體衰,兒子也已老去,此時他處于一種平靜的晚年生活狀態,在山村中安度時光,于是創作此詩來自我排遣。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年老后豁達的生活態度。其特點是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情趣和精神境界。
白發鬅鬙未得閑,有時覽鏡笑衰顏。
逢人載酒寧辭醉,寓意題詩不用刪。
幸有鑒湖堪寄傲,直慚書殿尚通班。
豁除簿領塵矣了,卻上蓬萊看好山。
生長在山間,從翁守蓬戶。
人言膏粱子,粗免污紈袴。
官居無多戀,暫止復遽去。
家法恐未傳,此心良已素。
義禪晚從我,似識此間趣。
西巖郁嵚岑,久斷俗子路。
聊持山中節,為我主留務。
封陲際湖海,云月皆所部。
今生你殺羊,后世羊殺你。
兩角還兩角,一尾償一尾。
假使百千劫,影響無差理。
見你氣崢嶸,無人敢啟齒。
巖石三年別,君恩未許歸。
從誰尋草徑,為我欵荊扉。
舊繞山千疊,新添竹一圍。
故人如見問,端欲掛朝衣。
世人皮底黠,肚里沒頭癡。
只取眼前樂,不憂身后非。
眼前樂不久,身后苦多時。
愿君早為計,后悔恐難追。
慧林鐵饅頭,做來年已久。
不是不拈出,自是人不受。
覷著齒牙寒,咬著眉頭皺。
不是張鵬舉,誰人敢下口。
城頭晚漏鳴丁丁,窗間月落卻未明。
衡陽歸雁過欲盡,汝陽荒雞初一鳴。
悠悠斷夢子不記,草草微吟還獨生。
成人得意須幾許,一睡稍足無與情。
佛以真實口,說法無虛謬。
人天常誦持,龍神知護祐。
施食放生命,決定報長壽。
過酒與僧尼,后世必無手。
驀直去,驀直去,草鞋跟斷人無數。
唱歌須是帝鄉人,一個拍兮一個舞。
舞得徹,勿多般,趙州婆子特用瞞。
今古五臺山下路,長松短檜聳云端。
巖邑相望數寄聲,十年湖海最關情。
談鋒尚憶傾甥舅,鬢雪何堪數弟兄。
飽讀父書聊自足,深知民事卻須評。
揚旗且逐樓船下,萬里波濤本不驚。
牛羊日晚下煙坡,病眼看花手自摩。
千里家鄉曾夢到,一年風景最春多。
樽前有酒須相覓,眼底無愁可奈何。
王事雖勞吾敢憚,猶勝乘雪下蓬婆。
椎牛饗士隘轅門,投老兵間強自論。
稍喜并邊無牧馬,卻慚空帳有驚猿。
乞盟似欲回天意,排難誰能報主恩。
壯志蹉跎真便爾,獨懷搔首望丘園。
人間官法中,畜生殺無罪。
朝烹與暮割,恬然不知悔。
世法雖不理,冤債何時已。
不見遂安公,五犬逼而死。
女色多瞞人,人惑總不見。
龍麝暗薰衣,脂粉厚涂面。
人呼為牡丹,佛說是花箭。
射人入骨髓,死而不知怨。
有人好臧否,信口亂比況。
張三小有才,李四大無當。
終日品藻人,不知是虛誑。
自己一靈物,拋在糞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