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宰惠花木
曉圃分花品,煙耡手自攜。
未貪桃結實,且映李成蹊。
瞥見香蜂集,仍聞好鳥啼。
河陽春色晚,流過短墻西。
曉圃分花品,煙耡手自攜。
未貪桃結實,且映李成蹊。
瞥見香蜂集,仍聞好鳥啼。
河陽春色晚,流過短墻西。
清晨在園圃中挑選花卉品種,帶著煙鋤親自去栽種。不貪圖桃樹能結果,只希望它能像李樹一樣引得人來人往形成小路。忽然看見蜜蜂聚集在花叢中,還能聽到鳥兒歡快啼叫。河陽縣的春色已漸晚,春光流淌到了短墻西邊。
邑宰:縣令。
曉圃:清晨的園圃。
煙耡(chú):帶著霧氣的鋤頭,耡,同“鋤”。
成蹊:出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指人來人往形成小路。
河陽:古縣名,這里可能泛指春色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可能是縣令贈送花木給詩人,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應處于春天,詩人在園圃中感受著春日的生機與美好,心情愉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縣令贈花的感激及對春日的喜愛。其特點是語言清新,意境優美。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細膩感受。
默默無思,閑閑不羈。
秋濯星河色,風吹月蕩漪。
二儀前是我,萬像里名誰。
似難去取,決定相隨。
絳節霓旌下九天,括蒼初識地行仙。
桃華海上三千歲,鳳歷人間五百年。
可但彤弓尋節制,要知黔首望陶甄。
香凝燕寢森蘭玉,會見貂冠總附蟬。
跡像而無,純全而有。
陰陽不測之神,生滅不到而壽。
十方界聊現半身,三世佛不消一口。
只個山形拄杖子,與君觸處相隨走。
鳳眼鶴形,宗門偉匠。
量外提撕,聲前敲唱。
據令兮長劍倚天,應機兮明珠在掌。
太虛有月兮老兔含霜,大海無風兮華鯨吹浪。
須發老而覆霜,心念浄而發光。
妙照混三世,幽靈空十方。
口吞諸佛而不為大,舌拄梵天而不覺長。
剎塵無間說,鷗鳥不亂行。
平等是道,自然成章。
空巖儼若虎頭蒼,云膩巖前草木光。
竹吐錦萌春雨飽,松含黃粉野吹香。
石床蟠足散征倦,道境洗心聊坐忘。
投飯上方蘭若去,未能癡學顧長康。
個是何人,氣清骨貧。
煙霞面目,丘壑精神。
二儀自然一體,萬像況與同塵。
床上全威白額虎,鉤頭可意赤稍鱗。
風瀾未作見靈源,六處亡功體湛存。
諸法性空方得座,一彈指響頓開門。
寒梅籬落春能早,野雪欞窗夜不昏。
萬像森羅心印印,根塵超豁妙無痕。
出入離微,偏正之機。
變通動靜,殺活之柄。
飛流電火兮持林際之威權,函蓋乾坤兮得云門之號令。
相隨百草頭邊,恰恰初無欠剩。
霜縑寫病姿,寒木得春遲。
山居自肯束三篾,塵立每煩顰兩眉。
牛頭不懶,虎頭不癡,個事十成還自知。
飯塞饑腸衣補破,不妨唧溜出家兒。
身心山野,面目草灰。
默說一句,明暗全該。
機流電天上之火,動發陽地中之雷。
變化窮通有許事,向道俱從恁么來。
卓犖才名四十秋,屢攄良策動宸旒。
傾河議論誰能敵,唾手功勛未肯休。
方快九霄摶鸑鷟,俄驚長坂蹶驊騮。
天公應叱六丁下,著述文章盡卷收。
人生真寄爾,天問竟悠哉。
三載重兇釁,一門皆異材。
尚疑書未報,遽有訃先來。
淚盡余青血,秋風萬壑哀。
飲茶作別出蘿門,相送猶懷握手溫。
斷雁幾時歸綴字,浮萍隨處臥生根。
秋風窗外擁蘆雪,夢冷床頭墮月魂。
麈柄年來疲轉徙,卻思紅顆共炊盆。
額高眼深,該抹叢林。
人驚大膽,我自無心。
默轉機梭路,誰投缽水針。
覿面相呈了也,抬頭何處相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