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二八五
默默無思,閑閑不羈。
秋濯星河色,風吹月蕩漪。
二儀前是我,萬像里名誰。
似難去取,決定相隨。
默默無思,閑閑不羈。
秋濯星河色,風吹月蕩漪。
二儀前是我,萬像里名誰。
似難去取,決定相隨。
默默無言沒有思慮,悠閑自在不受拘束。秋天里洗滌著星河的色澤,清風吹拂月亮在水面蕩起漣漪。天地之前就有我存在,萬物之中我叫什么名字呢。看似難以取舍,卻堅定地相伴相隨。
默默:沉默、無言。
閑閑:悠閑自在的樣子。
不羈:不受束縛。
濯:洗滌。
二儀:指天地。
萬像:即萬象,指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或景象。
這首詩是宋代僧人正覺禪師所作。正覺禪師倡導默照禪,強調通過默默靜坐來體悟佛法。此詩創作可能與他的禪修理念相關,反映了他在禪修過程中的感悟和心境,展現其對自我、對宇宙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超脫塵世、追求內心自由與寧靜的禪意。其特點是意境空靈,語言質樸且富有哲理。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宋代禪詩的風格和特色,為研究宋代禪文化和詩歌創作提供了重要資料。
世故不可料,忽若浮云移。坐令百年內,顛倒殊歡悲。顧惟我與公,異代同一時。覽古既深慨,撫今亦馀噫。長川去悠悠,青山莫委蛇。向來遠游意,我行方遲遲。咄哉有志士,卒歲恒寒饑。況復托渺茫,欲與千載期。盈虛信天運,廢興豈人為。愿公姑舍是,一觴聊可持。
三泖浪冥冥,幽人渡晚晴。水天孤塔小,風渚片帆輕。嘗稻思農力,飄蓬見客情。十年柔櫓外,轉覺壯心驚。
玉兒睡起帕蒙頭。更嬌柔。見郎羞。縞袂仙人,一笑艷明眸。粉瘦紅憨春夢斷,畫闌畔,對西風,憶舊游。憶君恨君思悠悠。怕凄涼,不耐秋。艷絕韻絕香更絕,特地風流。宜與云鬟雙插倚妝樓。月又漸低霜漸冷,花似雪,滿蒼苔,總是愁。
春風定何物,所至成芳妍。墻陰樹憔悴,寧識歲月遷。今晨步吾屧,珠纓粲紅鮮。馀酲不勝扶,背面低晴煙。風日不貸人,坐恐隨翾翩。強起從吾游,一笑俱嫣然。
腹心主包藏,爪齒以自衛。折沖須豪英,靖國用君子。遐哉三五朝,此道無不備。晏嬰才愧管,齊景不霸世。商子德慚奚,秦彊仍早圮。
剪就天機云錦章,銀絲萬縷日爭光。應酬晚節冰霜志,猶帶前朝雨露香。袖拂苔痕封印匣,袂聯棠影上琴堂。三年制錦朝京闕,衣繡終當歸故鄉。
道人見此山,指作太極圖。中宵掛明月,請看頭上無。
歸船不遇打頭風,行腳何緣到此中?幽谷馀寒春雪在,虛簾斜日暮江空。林間古塔無僧住,花外仙源有路通。隨處看山隨處樂,莫將蹤跡嘆萍蓬。
薿薿庭前林,離離夾中道。靈柯結繁陰,顏色四時好。豈無霜雪侵,不改凌云操。緬懷壯士心,雅契幽人抱。如何方寸搖,懸若風中纛。吾廬偶與鄰,聊擬七松號。
東齋手植柏,今復幾尺長。知有桓司馬,榛茅為遮藏。近聞南臺松,新枝出馀僵。年來此懷抱,豈復驚凡亡。
茆齋馀十尺,香雪綻雕欄。獨樹孤山老,千花大庾寒。高樓吹漸落,古驛寄仍殘。欲喚娉婷語,師雄夢未闌。
唐皇欲喪亂,豺虎依山丘。君王信李訓,玉殿行戈矛。系狗不系首,遭噬血橫流。堂堂贊皇公,委棄不與謀。
依舊春風,料當初王謝,依舊人家。捎將隔年,絳樓辛苦天涯。巢痕試覓,好樓臺、別樣繁華。誰喚醒、烏衣夢境,是邪難道非邪。貼地休夸輕俊,盡珠簾卷起,人面今差。香泥欲銜又住,怕惹驚沙。雙雙倩影,傍昭陽、不及宮鴉。相慰藉、從頭領略,者番細雨桃花。
鴛鴦樓下萬花新,翡翠宮前百戲陳。夭矯翔龍銜火樹,飛來瑞鳳散芳春。
白發新梳見,青云往事嗟。西風驚落木,寒雨淡幽花。魚稻村村酒,漚波處處家。素懷何必問,一笑數昏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