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太夫人楊氏挽詩三首 其三
承顏雖一子,扶膝有諸孫。
壽祉膺難老,哀榮動至尊。
秖今懷顧復,猶想對平反。
天與牛眠地,何須返故園。
承顏雖一子,扶膝有諸孫。
壽祉膺難老,哀榮動至尊。
秖今懷顧復,猶想對平反。
天與牛眠地,何須返故園。
侍奉母親雖只有一個兒子,但眾多孫子也能在她膝前盡孝。她享有長壽福氣,本應高壽不老,她的去世,其哀榮之盛連皇帝都為之動容。如今懷念母親的養育之恩,還能想起她斷案公正的往事。上天賜予了風水寶地,又何必歸葬故鄉呢。
承顏:侍奉尊長,順承尊長的顏色。
扶膝:指在長輩身邊盡孝。
壽祉:長壽和福祉。
膺:承受,享有。
哀榮:死后辦得很隆重的喪事和生前受到的顯榮。
至尊:指皇帝。
顧復:指父母養育之恩。
平反:指審理案件,糾正錯判。
牛眠地:指風水好的墓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楊氏可能是一位有一定地位和聲譽的女性,她去世后,作者為其寫挽詩。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穩定,注重家族倫理和孝道,楊氏子孫滿堂,且其品德可能受到眾人敬重,甚至得到皇帝關注,所以有“哀榮動至尊”的描述。
這首挽詩主旨是悼念魯國太夫人楊氏,突出她子孫孝順、長壽有福的特點,表達對她的感恩與懷念。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家族文化和喪葬習俗。
世事終成夢,生涯欲半過。
白云心已矣,滄海意如何。
藜杖全吾道,榴花養太和。
春風騎馬醉,江月釣魚歌。
散帙看蟲蠹,開門見雀羅。
遠山終日在,芳草傍人多。
吏體莊生傲,方言楚俗譌。
屈平君莫吊,腸斷洞庭波。
前山帶秋色,獨往秋江晚。
疊嶂入云多,孤峰去人遠。
[夤]緣不可到,蒼翠空在眼。
渡口問漁家,桃源路深淺。
越客采明珠,提攜出南隅。
清輝照海月,美價傾皇都。
獻君君按劒,懷寶空長吁。
魚目復相哂,寸心增煩紆。
所思在建業,欲往大江深。
日夕望京口,煙波愁我心。
心馳茅山洞,目極楓樹林。
不見少微星,星霜勞夜吟。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
回瞻下山路,但見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蟲寒不聞。
衡門猶未掩,佇立望夫君。
卻訪巴人路,難期國士恩。
白云從出岫,黃葉已辭根。
大造功何薄,長年氣尚冤。
空令數行淚,來往落湘沅。
徘回宋郊上,不覩平生親。
獨立正傷心,悲風來孟津。
大方載群物,生死有常倫。
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
豈伊逢世運,天道亮云云。
淮南搖落客心悲,涢水悠悠怨別離。
早鴈初辭舊關塞,秋風先入古城池。
腰章建隼皇恩賜,露冕臨人白發垂。
惆悵恨君先我去,漢陽耆老憶旌麾。
秋月照瀟湘,月明聞蕩槳。
石橫晚瀨急,水落寒沙廣。
眾嶺猨嘯重,空江人語響。
清暉朝復暮,如待扁舟賞。
舊游憐我長沙謫,載酒沙頭送遷客。
天涯望月自霑衣,江上何人復吹笛。
橫笛能令孤客愁,淥波淡淡如不流。
商聲寥亮羽聲苦,江天寂歷江楓秋。
靜聽關山聞一叫,三湘月色悲猨嘯。
又吹楊柳激繁音,千里春色傷人心。
隨風飄向何處落,唯見曲盡平湖深。
明發與君離別后,馬上一聲堪白首。
羽族稟萬化,小大各有依。
周周亦何辜,六翮掩不揮。
愿銜眾禽翼,一向黃河飛。
飛者莫我顧,嘆息將安歸。
陳平無產業,尼父倦東西。
負郭昔云翳,問津今亦迷。
未能忘魏闕,空此滯秦稽。
兩見夏云起,再聞春鳥啼。
懷仙梅福市,訪舊若耶溪。
圣主賢為寶,君何隱遯棲。
東堂起集賢,貴得從神仙。
首命臺階老,將崇御府員。
送人鏘玉佩,中使拂瓊筵。
和樂薰風解,湛恩時雨連。
長材成磊落,短翮強翩翾。
徒仰蓬萊地,何階不讓緣。
關西楊太尉,千載德猶聞。白日俱終老,清風獨至君。
身承遠祖遺,才出眾人群。舉世貪荊玉,全家戀楚云。
向煙帆杳杳,臨水葉紛紛。草覆昭丘綠,江從夏口分。
高名光盛府,異姓寵殊勛。百越今無事,南征欲罷軍。
太空流素月,三五何明明。
光耀侵白日,賢愚迷至精。
四時更變化,天道有虧盈。
常恐今夜沒,須臾還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