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口送長寧楊明府歸荊南因寄幕府諸公
關西楊太尉,千載德猶聞。白日俱終老,清風獨至君。
身承遠祖遺,才出眾人群。舉世貪荊玉,全家戀楚云。
向煙帆杳杳,臨水葉紛紛。草覆昭丘綠,江從夏口分。
高名光盛府,異姓寵殊勛。百越今無事,南征欲罷軍。
關西楊太尉,千載德猶聞。白日俱終老,清風獨至君。
身承遠祖遺,才出眾人群。舉世貪荊玉,全家戀楚云。
向煙帆杳杳,臨水葉紛紛。草覆昭丘綠,江從夏口分。
高名光盛府,異姓寵殊勛。百越今無事,南征欲罷軍。
關西的楊太尉,千年之后他的品德仍為人傳頌。大家都在時光中老去,唯有您秉持著清風正氣。您繼承了遠祖的遺風,才能遠超眾人。世人都貪圖荊地美玉,您全家眷戀著荊南的云彩。船帆朝著煙霧駛去,漸漸模糊,水邊樹葉紛紛飄落。昭丘被綠草覆蓋,江水從夏口分流。您的高名使幕府增光,雖是異姓卻因特殊功勛備受恩寵。如今百越太平無事,南征的軍隊也將罷撤。
夏口:古地名,在今湖北武昌。長寧:縣名。楊明府:姓楊的縣令。荊南:唐方鎮名,治所在荊州。
關西楊太尉:指東漢楊震,他是弘農華陰(今屬陜西,古屬關西)人,官至太尉,以正直清廉著稱。
荊玉:指楚國的和氏璧,這里喻指美好的事物。
昭丘:春秋時楚昭王的墳墓,在今湖北當陽東南。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可能社會局勢相對穩定,百越地區戰事平息。詩人在夏口送楊明府歸荊南,觸景生情寫下此詩,既表達對友人的贊美與惜別,也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贊美其品德才能。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送別情懷和對友人的期許。
一莖草外隱全形,
翳盡叢林活眼睛。
破綻莫教輕捉著,
堂前高掛贖金名。
扁舟達夜行,明月出天際。
一見紫云城,再見龍津第。
遙水落風花,微香吹月桂。
風月涌金波,漾漾激湍逝。
激湍自快心,磷石多為厲。
寄語操舟人,灘高應少憩。
高樹鶯飛盡,流聲能幾聞。
微晴通雨色,深綠過花熏。
病淺心心在,歡遙曲曲分。
定知雙鬢謝,無復惜殷勤。
重明麗宸極,萬國熙王春。
翹首望德政,從今斯一新。
當年羽翼客,休戚一體均。
致主欲堯舜,規模戒因循。
古來王佐才,宇宙歸經綸。
期公繼前作,百世稱偉人。
美行商山老,高年渭水翁。
政留循吏跡,家有古人風。
操幾門庭在,安車里巷空。
子孫皆孝養,馀慶自無窮。
倒卷長江白浪飛,幽巖鐘磬靜禪扉。
秋風極浦雁初下,暮雨空山僧未歸。
漢上估檣千樹密,洲前漁火一星微。
與君更約齊安過,載酒題詩赤壁磯。
九秩復何憾,生榮沒更哀。
閨門天下則,地位佛中來。
貝葉從頭看,庭槐一手栽。
侍兒聞曉磬,猶恐坐禪回。
極目西南越萬山,德星曾羨照人寰。龍章煥引臨關紫,豸綵光添舞袖斑。玉樹淩霄長挺秀,金莖分露舊承顏。堂封片石知無愧,最是高蹤不可攀。
宰木蕭蕭望故岑,白楊猶似雪為林。燕貽家學承偏遠,侍從朝恩荷已深。孝友并堪書獨行,忠勤應與續徽音。遺文異日歸青史,不減丹厓頌國琛。
莫問甘醪濁與清。試將一酌破愁城。
海棠過后荼蘼發,堪嘆人間不再生。
心已老,眼重明。嫣然國色帶朝酲。
耳邊聽得蘭亭曲,一詠流觴已有名。
我老諳于役,茲行意惘然。
非關筋力異,祇與世情偏。
把卷忽自笑,看山更晚妍。
平生似桃李,寂寞竟何言。
默默從人事,悠悠感歲年。
孤蓬還自振,夕鳥羨歸便。
古驛深鐙出,疏林落照圓。
辭家才百里,一笑別情牽。
錦瑟知人恨已深。如何弦柱不侵尋。暗思前事擁輕衾。
燈灺自憐偏炯炯,更長難得是沈沈。一簪華發十年心。
棄置舊池閣,來從茅舍居。
命奴收落葉,課子理殘書。
官豈朝廷罷,身猶死喪余。
杖藜還嘆世,那敢賦歸與。
大塊文章點綴工,十分春色海東東。
晴光烘著閒花草,遮莫爭嬌綠與紅。
老柘西偏屋。冷卻叢花尋竹。東華香土夢、鎮相逐。并馬旗亭,長認青簾矗。忽聽歌金縷,嘶騎河橋,夕陽鞭影促。
江縣雷塘曲。最好雨晴山腹。琴邊兩鶴舞、煮茶熟。木懈庭閒見,印面文生綠。未妨吟飲興,問小譜翻時,可憶銅街人獨。
單騎赤手履艱屯,數語克回邊地春。
澤被豺狼曾入化,信孚蠻貉并知親。
屏圍錦字銘恩重,石載德音記事真。
文比頭陀碑更妙,撰人恐誤作王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