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君道曲
大君若天覆,廣運無不至。
軒后爪牙常先太山稽,
土扶可成墻,積德為厚地。
大君若天覆,廣運無不至。
軒后爪牙常先太山稽,
土扶可成墻,積德為厚地。
君主就像天空覆蓋大地一樣,廣泛施恩沒有到不了的地方。軒轅黃帝的得力助手常先和太山稽,眾人捧土可以成墻,積累德行能使大地厚重。
大君:指君主。
軒后:即軒轅黃帝。
爪牙:指得力助手。
常先、太山稽:黃帝的臣子。
《相和歌辭》是樂府詩的一類,此詩創作具體時間和背景不詳。大致應是在封建王朝時期,詩人希望君主能以賢德治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勸誡君主廣施恩德、凝聚人心。其特點是用比喻和典故說理,在當時可能對君主有一定勸誡意義,在文學史上豐富了樂府詩中對君主之道的表達。
未出堯山云,既出云徐開。君侯與天通,造化力可回。
駕言訪巖扉,群彥森然陪。旗鉞映川原,笳吹喧蒿萊。
掃石坐夷曠,捫葛窺崔嵬。訾洲久蕪沒,草樹皆新培。
范張數君子,遺刻蒼蘚埋。方羊不忍去,返照明千崖。
沙禽就棲宿,彩鹢猶溯洄。眷焉宇宙間,此樂何常哉。
鄴都會應劉,梁園命鄒枚。主公富貴人,襟抱尤雄猜。
當年篇翰存,往往鄰俳諧。英英大都督,羔鴈招遺才。
云煙生妙筆,冰雪懸靈臺。況復是夕霽,素魄海上來。
一碧九萬里,空洞無纖埃。臨風惜飲量,孤負黃金罍。
座中盡文豪,授簡奚徘徊。吾詩固拙速,聊為石生媒。
奉使年三十,聲名滿四夷。
奇哉何物媼,生此丈夫兒。
墓竟同孫窆,家猶有婦持。
向來稱壽地,忍聽鼓簫悲。
猶記垂髫到此山,重游客鬢已雕殘。
寺經水后增輪奐,僧比年時減缽單。
絕壑云興潭影黑,疎林霜下葉聲干。
平生酷嗜朱翁字,細看荒碑倚石欄。
木落山凋水見涯,感時短發半蒼華。
人陪桓大將軍宴,誰管陶潛處士家。
砧動寒衣貧未剪,杯空鄰酒貴難賒。
病身索漠如黃蝶,繞匝籬邊未有花。
昔過臨平召伯時,小舟就買藕尤奇。
如拈玉麈涼雙手,似瀉金莖咽上池。
好事染紅無意緒,癡人蒸熟減風姿。
炎州地狹陂塘少,渴死相如欠藥醫。
深林不語抱幽貞,頼有微風遞遠馨。
開處何妨依蘚砌,折來未肯戀金瓶。
孤高可挹供詩卷,素淡堪移入臥屏。
莫笑門無佳子弟,數枝濯濯映階庭。
脫了荷衣事將臺,羈留又見嶺梅開。
詩因癸水辰山作,訟自雷州電縣來。
架上書從人借讀,墻邊竹是俸移栽。
小窗睡起無情味,閑聽饑禽啄砌苔。
農家望汝卜年豐,似絮如峰??不同。
縱有濃陰工閣雨,略無定態喜隨風。
往來與月為仇敵,舒卷和天盡蔽蒙。
安得竦身騰汗漫,叫開閶闔掃長空。
歲晚滄洲筑草堂,卻將逢掖換軒裳。
市朝共嘆鳳高翥,世俗或疑麟不祥。
童子舉扶猶忼慨,門人要绖各凄涼。
衰殘無復相鐫切,遺墨常留幾案傍。
曾究西方學,儒書亦有聞。
賜金存日施,遺珥病時分。
白首夫同穴,青山子結墳。
吾詩非溢美,字字考埋文。
一郡夸饒掾,才名果不虛。
忽聞歸去勇,極恨往還疎。
囚戴公平德,奴擔性理書。
京華逢友舊,為說閉門居。
闔郡留無計,匆匆奪父師。
使君三月政,遺老百年思。
遠宦生華發,輕裝載舊碑。
海山應有恨,未得謝公詩。
倦入承明聽履聲,朱轓今復厭專城。
蕩胸太華供吟興,照眼伊川洗宦情。
莼鲙何慙高士決,琴龜不減昔賢清。
未應便葺東山墅,出處方關世重輕。
晚出別村干,夜深徒步歸。
飯猶懸早稼,衣尚在鄰機。
關塞秋防急,田園歲入微。
喟然投耒嘆,事事與心違。
手選千株高下種,似行庾嶺泛湘江。
只銷一朵南枝拆,盡受群花北面降。
自愛空山吹縞袂,絕羞華屋照銀釭。
主林神禁人殘毀,深夜應無斫樹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