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文見和謹用韻作二首 其一
禪翁憐病士,時枉數行書。
野寺尋荒逕,煙林接遠墟。
擬回逋客駕,仍挽故人車。
會赴山林約,無勞問久如。
禪翁憐病士,時枉數行書。
野寺尋荒逕,煙林接遠墟。
擬回逋客駕,仍挽故人車。
會赴山林約,無勞問久如。
禪翁憐惜患病的我,不時寄來幾行書信。我到野外寺廟探尋荒徑,煙霧籠罩的樹林連接著遠處的村落。我打算讓漂泊的游子回轉,還要挽留老朋友的車馬。定會趕赴山林之約,不必勞煩詢問我長久以來的情況。
禪翁:指修行的僧人。
病士:詩人自指。
枉:謙辭,有勞。
逋客:漂泊之人。
久如:長久以來的情況。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當時患病,禪翁關懷并寄信問候,詩人因此作此詩回應,表達赴約山林的想法,可能當時社會相對安定,詩人向往山林的閑適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禪翁關懷的回應和赴山林之約的意愿。其特點是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對山林生活的追求。
共居天地間,大類一間屋。推排出高下,何異車轉轂。
死生本晝夜,禍福固倚伏。誰令塵垢昏,浪與紛華逐。
譬如薪中火,外照不自燭。感君探至道,勸我減粱肉。
虛心有遺味,實腹不須粟。芬敷謝桃杏,清勁比松竹。
息微知氣定,睡少驗神足。胡為嗜一飽,坐使百神哭。
要知丹砂異,不受腥腐觸??蓱z山林姿,自縛斗升祿。
君看出世士,肯屑世間福。寧從市井游,與眾同碌碌。
不愿束冠裳,腰金佩鳴玉。斯人今何在,未易識凡目。
恐在廬山中,飛翔逐黃鵠。試用物色尋,應歌紫芝曲。
儒釋本同途,
遺經非爾殊。
未應普門品,
勝似仲尼居。
澗柳帶殘雨,鳥聲說晚晴。
絮輕隨馬度,村近有雞鳴。
兩岸夕陽淡,一溪春漲平。
山程慰遙役,蒼翠數峰橫。
翻身趯倒玉葫蘆,
神水華池一夜枯。
驀地夜行見月影,
水晶盤里走明珠。
堂前種黃葵,百結種葵畔。
同地不同心,徒令永相見。
看君圖畫里,秋意浩無窮。
水遠天涵碧,林疏霞映紅。
懸蘿低拂石,古木上撐空。
顥氣初過雨,晴嵐不動風。
舟閒依草薄,亭寂閟榛叢。
僧寺浮云外,人家落照中。
翠稀零岸葦,丹密變江楓。
遠字聯(lián)寒雁,危橋隱暮虹。
地蟠山矗矗,天杳樹濛濛。
眺遠秋容淡,尋幽野興濃。
乍疑牛渚客,又似鹿門翁。
咫尺窮佳致,尋常見化工。
金陵秋色晚,風景宛然同。
銀灣斜掛,金波徐展,天上人間今夕。黃姑渚畔路迢迢,何處問、支機消息。
錦屏紅燭,玉窗羅襪,剩喜鵲橋不隔。青鸞休促紫云車,且良夜倍、相憐惜。
亂云低瀉,向晚路迷荒野。重陽期近,釀成一種,別樣時光,滿城難畫。
漁蓑應未卸,讓汝蕨肥鱸美,釣竿閑掛。傍孤舟、冷敲篷背,誰把菊樽同話。
闌干曾倚梧桐下。和蕭蕭殘葉,暗逗鴛鴦瓦。冥漾今夜。便夢魂來覓,難驅征馬。
料偎燈簾罅。聽到那邊庭院,五更初打。怕隔窗蟬鬢,一聲聲里,濕將羅帕。
梨云欲墮,蕉雨才停,微煙低裊湘竹。夢境迷離,響聽瓶笙相續(xù)。文窗綃帷半卷,漾溶溶、翠痕如縠。詩魂悄,定應吟遍,萬山涼綠。
更著一庭花氣,約幾縷爐薰,暖香浮屋。徬佛天風,吹度碧城闌曲。惺忪慧心易警,正鸚鵡、簾鉤催覺。扶倦起,瀹靈芽、嫩湯初熟。
賞月已無月,蔽景九重天。故人招游湖上,彈指忽經年。正是天山歸后,暗里咨嗟不已,斯世別炎寒。桑海感今昔,秋氣有無間。
對殘蠟,窗外雨,不成眠。十年未盡離亂,骨肉幾家圓。放眼江淮遼薊,水火刀兵浩劫,茍活命難全。我為光明祝,今夜見嬋娟。
未明定觀三千界,
且看江西十八灘。
照出芙蓉城下月,
金波影里麥秋寒。
何人詠出韓家府,
是我建陽劉叔通。
盡道唐人工樂府,
罕能褒貶似渠工。
幾回聯(lián)絡幾回分,整整斜斜自作群。龍女波中呈樣帖,天孫機上出回文。長戈偶散平沙月,春蚓時盤塞壯云。翔鵠驚鴻徒有語,家雞那得健如君。
長鋒短折布空輪,筆勢蕭疏絕點塵。萬轉豈能無別意,千行何事只書人。青腰玉女霜前牘,大翮先生化后身。浙水巴江從此去,漫將老健敵清新。
常時風卷復霞舒,萬翥勾勾點點疏。云里豈煩蒼頡氏,空中誰讀典墳書。鵝溪展去綃千丈,榆塞回時載幾車。毛穎禿來今在否,月天試問老蟾蜍。
絹素無功法不傳,幾將封事達天邊。青山早似含鋒筆,碧霧濃如滲紙煙。體勢已超鸞翥上,契書知在鳥官前。明霞淡月疏疏見,染取成都十樣箋。
瘦畫娟娟半欲攲,分如釵服絡如絲。千行寫盡黃姑練,一字題成碧落碑。南浦逆風文破碎,西江披雨墨淋漓。斜騫蔓引黃沙去,譜出胡笳出塞詩。
篆煙劃月過瀟湘,流麗森疏綴幾行。禪客辨來知半滿,儒生記去識邊傍?;夭ㄓ俺鲭p鉤拓,暮雨催成急就章。鳳鳥不來河洛隱,年年編錄為誰忙。
秋風漠漠散毫端,謾道迷煙逗浦難。細去云棱如界墨,密來星點似鉛丹。才從夢筆驛前過,又向造書臺上看。入夜幾聲嘹喨去,梧桐枝上一鉤寒。
輕飄亂灑入纖濃,掛角羚羊那有縱。鴉點紛紜呈惡札,鷹蟠險怒出狂鋒。征圖每暗蓬婆雪,退墨虛留石廩峰。我亦頻年有蠹癖,扶搖猶可一相從。
一行行起布青天,只在明沙遠水邊。孤點乍隨如帶墨,數群中斷似殘箋。鶯簧借與填新曲,鳳史煩為記往年。莫道書成借虐燄,江南洲渚有秦煙。
儒生習氣總難除,萬轉千番楮墨馀。入地也應為帶草,化蟲依舊作蟫魚。江南塞北難移性,兄弟妻孥總解書。一掃云間狂跡去,研光千尺展空虛。
滇山看已遍,來上石虬亭。
嵌壁碑文綠,盈階草色青。
相逢原舊識,此別可重經。
倚柱閒吟句,神龍漫出聽。
家業(yè)傳丹經,幼小窺綠圖。
世路苦拘閡,寥廓意頗舒。
朅來陟云術,飄飖尋靈區(qū)。
羽人何代游,棲息白云閭。
雌蜺翔左右,六龍導前驅。
一攬羲和轡,倏忽陵太虛。
手翳若木枝,歷歷援白榆。
輕舉紫霞里,永與人代殊。
浮弋何崚嶒,璿臺入虛無。
茲焉遇石髓,呷吸粗穢除。
欲謝人間世,去矣從仙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