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柳子厚詩十七首 同趙叔問涉澗伐荒蘙得大石壁立喬木蒼然上蔽云日因平筑尋丈地時憩其下
披榛亦捫蘿,度此幽澗曲。
寒藤繞蒼壁,杉桂雜篁竹。
云泉固膏肓,大勝谿壑欲。
彼哉機士懷,冰炭甚寒燠。
披榛亦捫蘿,度此幽澗曲。
寒藤繞蒼壁,杉桂雜篁竹。
云泉固膏肓,大勝谿壑欲。
彼哉機士懷,冰炭甚寒燠。
分開榛莽又攀著藤蘿,穿過這幽深的山澗彎曲處。寒藤纏繞著青色的石壁,杉樹、桂樹與竹子混雜生長。云泉之美已深入我心,遠勝過對溪谷的欲望。那些心機深沉之人的想法,其內心冷熱矛盾比實際的寒暖更甚。
披榛:分開榛莽。捫蘿:攀援藤蘿。
幽澗曲:幽深的山澗彎曲處。
膏肓:這里指云泉之美已深入內心。
機士:心機深沉的人。
冰炭:比喻內心的矛盾。寒燠:寒冷和溫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與趙叔問在山林中游玩,看到優美的自然景色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紛擾,詩人借自然之美來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對世俗的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世俗心機的批判。其突出特點是通過自然景色描寫展現心境。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感悟和獨特的審美。
辛苦長安客,棲棲嘆此行。
故鄉空自阻,逆旅亦何營。
取友防輕薄,持躬問老成。
寄言百君子,努力事身名。
攜手上元燈火后,臨歧腹轉車輪。畫樓銀蠟帶啼痕。杏花紅一萼,新月破黃昏。縱使有花兼有月,那堪獨對芳尊。憐他此際晚妝人。冰紋衫子薄,憔悴小腰身。
雉堞參差殘照滿,春深掩袖重過。古碑無字野苔和。翠華虛想像,陳跡暗消磨。知有宓妃無限恨,只余一賦情多。梵聲曾否出煙蘿。魚山青未了,駐馬舊東阿。
云閣乍垂珠箔,霜林已綻金丸。從今應不試輕紈。纖羅才覆額,風景又初寒。暗憶年時蹤跡,幾番離合無端。心香猶在未消殘。瞥來閑處見,眠去夢中看。
豈料生逾七十年
孩提脫死瘴鄉煙
未能湯餅觴朋友
祇合爐香拜祖先
養性有書知道理
奪胎無藥學神仙
天都峰下舊茅屋
消得嚴灘十日船
霜月澄空萬象低,柝聲敲夢過橋西。
勞人役苦愁如訴,倦客心煩聽易迷。
一陣遙驚村犬吠,五更并入曉雞啼。
野廬巡僥渾閑事,但愿瀛壖息鼓鼙。
離離星斗滿璇霄,席上頻聞犬吠驕。謾道酒杯須一醉,胸中磊磈不能澆。
志驕氣滿可憐人,鄉里癡兒未足嗔。鐘鼓歸來成一笑,老梅檐角正含春。
悠悠歲月去如梭,富貴人生奈汝何。過眼已應天奪魄,樽前且賦考盤阿。
德公司馬徽,流寓同襄陽。峨峨鹿門山,近接水鏡莊。幼安昔避地,亦復偕彥方。吾友有謝生,夙昔同行藏。
黻佩不可期,負戴聊徜徉。攜家此偕隱,遠渡婆娑洋。豈不思東歸,故里今犬羊。買山共卜筑,耕鑿爐峰旁。
壚峰一何高?上有松蒼蒼。上枝古藤虬,下根茯苓香。山深富靈藥,同采佐糗糧。何須出雒市,名播如韓康?
下阻黃壚上九天,
白云望斷眼空懸。
濛濛零雨又寒食,
浩浩長流總逝川。
萬里游惟圖一飽,
三年淚忍到重泉。
此身俯仰都慚愧,
鞅掌猶言我獨賢。
客路憐佳節
鳥飛留篆沙
茅柴扣野店
笑語驚林鴉
拚醉心猶醒
放歌帽欲斜
莫言蒲饌惡
星斗落孤槎
樣不趨時合便休,
都將往事付東流。
眼看浮世自今古,
跡與孤云同去留。
泉石定非騎馬路,
功名不上釣魚舟。
有時但得句無問,
只與漁歌互唱酬。
一條帶水永紆回,南部名都此占魁。
吊古客尋鴻爪去,賣花娘抱馬頭來。
清時酒奏升平曲,劫后風悲瓦礫堆。
聽說雞鳴山半寺,梁皇尚有舍身臺。
風流華省接鹓班,一作冥鴻不易攀。前路數峰青似染,分明秀出是箕山。
依稀紅旆影前途,欲近仍遙問卻無。一片交情與鄉思,先隨明月到姑蘇。
遵新天子法永阜,
為先皇帝服通喪。
初元年素幄視草,
千萬世青史有光。
十年襆被老諸郎
負病趨朝重慨慷
懸筆未消秦吏獄
持旌難發漢家倉
鄉心橘柚寒煙外
旅館芙蓉別苑旁
客至玄談猶小劇
驚看青鬢欲如霜
隨雁過南岳,沖鷗下洞庭。
何如不出戶,手把離騷經。
徵君待訪錄,只在卷簾時。
南宮與北苑,彷佛夢見之。
水深石可灶,水淺石可磯。
多謝山中石,與翁不相違。